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研究
【摘要】:
2001年6月,中国股市触摸到2245点后开始步入调整期。大盘持续下跌,至2004年底流通市值的缩水高达10000余亿元,至少有100余家上市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400余支股票市值低于净资产值,投资者平均亏损幅度高达60%。股市长期低迷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导致机构投资者巨额亏损和企业融资困难;二是导致银行坏帐增多,风险加大;三是导致证券公司生存状况持续恶化。
股市的长期低迷,使中国证券公司固有的问题暴露无疑。2004年底,中国证券公司资产净额仅960余亿元,而不良资产却高达487亿元,资产不良率超过51%。可以说,我国的证券公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自2004年初南方证券被托管以来,被关闭或托管的证券公司已达20余家;另据中国证监会估计,整个证券行业涉及挪用保证金超过600亿元以上,委托理财规模达2000亿元以上。乐观估计,如果依靠政府援助和财政出资解决证券公司的危机至少需要花费1000亿元。
针对以上情况,有关部门已意识到事态之严重,于2004年下半年先后出台了《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关于证券公司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管理办法》等法规对证券公司进行整顿。目前,部分问题券商已浮出水面,但券商危机能否从根本上化解还是未知数。证券公司是证券市场中最重要的媒体,是一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国金融系统的效率和作用,因此解决我国证券公司的生存危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的表现及危害,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度剖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尚在发展初期的中国证券公司面临这种全行业性危机呢?为全面透彻分析券商生存危机产生原因,笔者将证券公司生存空间划分为四个区域,并细致分析了每个区域的外部环境因素、证券公司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约束条件下的证券公司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上,得出应对证券公司危机的解决对策。
结构安排上,本文侧重点放在对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及危机解决方案的提出上。论文共分三篇。
第一篇包括一章,指明我国证券公司正在面临严峻生存危机这一事实。概述了我国证券公司的面临生存危机的历史由来,界定何谓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分析其表现及危害。
第二篇包括第三章到第六章共四章内容,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状况和深层原因加以分析。首先,本文采用分析矩阵,按外部约束条件和企业内部制度成熟与否两个维度将券商生存空间划分为四个区域——中国证券公司的理想生存状态、中国证券公司的外部环境缺陷、中国证券公司的自身缺陷、证券公司面临综合性危机。然后分别对中国证券公司的外部环境缺陷、中国证券公司的自身缺陷、证券公司面临综合性危机三种情况加以详细分析。分析表明,从外部原因看,证券市场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问题,其中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对证券公司的生存危机所造成的影响极为重大。从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自身原因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治理结构和证券公司的所有制问题两个方面。在对三种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本文还对证券公司的多种违规行为做出了实证分析,并指明了证券公司面临危机状态下采取种种违规行为的理论根源。
第三篇是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化解对策,共四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发达国家的证券公司危机概况以及他们的处理经验,并分析了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以第二篇的分析为基础,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这些对策主要包括:特殊时期的政府保护性干预措施、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的处理、健全和完善中国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鼓励中国证券公司的所有制多元化、大力发展民营和外资证券公司、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中的政府监管、强化中国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等等。
中国目前暴露出来的证券公司违规行为问题导致了部分证券公司的关停并转,整个证券公司行业的信用处于危机之中,进而威胁到证券市场的生存,更严峻的是,整个金融体制也将因此面临着相当大的困境,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我们相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改革的深入、证券公司治理结构和证券市场监管的逐步完善,我国证券公司必能渡过本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