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梅,张勇;光参量放大耦合方程的近似解[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2 |
王丽,韩秀友,白晓东;超短强激光作用下的CsLiB_6O_(10)晶体的光参量放大理论分析[J];中国激光;2004年12期 |
3 |
朱鹏飞,钱列加,薛绍林,李美荣,林尊琪;飞秒光参量放大过程中高阶非线性效应的影响[J];中国激光;2002年10期 |
4 |
徐光,钱列加,王韬,朱鹤元,范滇元;用于超短脉冲扩展的时间望远镜[J];物理学报;2004年01期 |
5 |
马晶,章若冰,张伟力,王清月;BBOⅠ类相位匹配光参量放大中群速失配的补偿[J];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
6 |
严柏生,雷海容,李家泽,张少军;光参量产生中KTP晶体的Φ角调谐特性[J];光电工程;1998年01期 |
7 |
马晶,章若冰,张伟力,王清月;飞秒光参量放大中三波群速失配的补偿[J];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
8 |
刘红军,陈国夫,赵卫,王屹山;高质量高效率高稳定性参量放大光产生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4年01期 |
9 |
邵敏,薛绍林,朱鹏飞,陈柏,林尊琪;BBO晶体类相位匹配光参量放大理论分析[J];中国激光;2004年09期 |
10 |
张瑞宝;刘红军;杨延龙;赵卫;王屹山;陈国夫;李永放;董淑福;;双泵浦光子晶体光纤参量放大研究[J];光子学报;2006年08期 |
11 |
鹿建江;;基于准相位匹配技术的光参量放大过程研究[J];科技资讯;2010年09期 |
12 |
黄小军,张树葵,袁晓东,王晓东;光参量啁啾脉冲放大过程中脉冲特性理论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1年06期 |
13 |
黄小军,张树葵,袁晓东,王晓东,唐军,曾小明,魏晓峰;光参量啁啾脉冲放大增益特性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年04期 |
14 |
刘涛;喻松;张华;史培明;顾畹仪;;基于准相位匹配晶体的宽带可调谐光参量放大过程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04期 |
15 |
刘建辉;柳强;巩马理;;光参量过程中的逆转换问题[J];物理学报;2011年02期 |
16 |
朱鹏飞,钱列加,林尊琪;啁啾脉冲参量放大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1年04期 |
17 |
宋立伟;李闯;王丁;许灿华;冷雨欣;李儒新;;载波-包络相位稳定的周期量级近红外超短脉冲激光系统[J];物理学报;2011年05期 |
18 |
;位相共轭、自聚焦等相关效应[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3年02期 |
19 |
杨华;钱列加;朱鹤元;傅喜泉;范滇元;;二阶非线性飞秒激光技术的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6年06期 |
20 |
宋啸中;刘红军;王屹山;赵卫;;基于预啁啾控制的极宽带光参量放大[J];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