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上海市知识服务业发展研究

吴艳  
【摘要】: 知识服务业已经成为当前新经济的增长点,并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机会及其国际竞争力,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这个城市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如何,进一步地,与国外发达的城市,尤其是与纽约市相比,上海市知识服务发展的差距和优势在哪里? 接下来,我们试图了解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这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都不约而同地汇集在国际大都市呢?知识服务业在我国是否也是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大都市呢?如果是,那原因是什么?更深入一步的话,知识服务业在一个都市的内部空间是如何布局呢? 本论文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研究上海市知识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空间布局,力求回答上述问题。因此,本论文聚焦的两大主题:其一研究上海市知识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其二研究上海市知识服务业的布局情况。 论文共分十一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三章在对国内外与知识服务业相关的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的基础上,对知识服务业涵义、特点和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和描述。 第四、五、六三章主要围绕知识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第四章介绍我国知识服务业的发展状况,首先构建了知识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五大类别24个分指标,两个层次分别为知识服务业显示性指标体系和知识服务业解释性指标体系,五大类别分别为知识服务业显示性综合竞争力、发展力、创新力、基础设施力、开放力,其中后四类属于知识服务业解释性指标,其次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知识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排序;第五章根据上海市第一次经济统计年鉴和上海市统计局的资料,在对上海市发展知识服务业的必要性和潜力分析的基础上,对上海市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接着分析纽约市产业结构,在NAICS产业分类系统下,利用大量的美国统计局数据,从各年份分别对纽约市各产业的就业人数、从业人员总收入和人均年收入进行分析,得出卫生保健、金融保险、信息、专业、科学与技术服务这几个产业无论是从就业人数的绝对值、相对值,还是从总收入、年人均收入这几个方面来说,相对于其他产业都是位于前列的并保持着稳步上升的趋势。第六章通过与纽约市知识服务业的对比,得出一些结论。从总体规模上来说,上海市知识服务业900亿人民币的规模比纽约市1700亿美元要小的多,上海知识服务业增加值的总量约为纽约的1/16。就单单把上海市知识服务业的增加值900亿元和纽约市知识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收入833亿美元相比,上海市的知识服务业也仅仅是纽约市的八分之一而已。结论为上海市知识服务业与纽约市知识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差距。结合与纽约市的对比,以及上海市本身具有的优势,提出上海市知识服务业中最具潜力的产业是健康服务业。 第八、九章针对知识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和布局情况进行研究。第八章侧重于理论部分的研究,首先通过研究国外相关学者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整理出信息技术对知识服务业的影响;接下来,分三个层面对影响知识服务业集聚的因素进行考察,即行业本身的特殊属性、城市土地利用和产业布局的一般性规律、外部性等;第九章侧重于理论部分的研究,首先依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中的相关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我国知识服务业的因素进行计算,得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创新环境和人力资本情况对知识服务业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在研究上海市知识服务业的分布情况时,把知识服务业分成三类来讨论。结论是上海市知识服务业作为一个整体是以集中布局为主,但由于受到市场、公司规模的大小以及每个产业部门属性的限制,一些规模较小或是分支机构知识服务业分散在城市的城区,但无论是集中还是分散基本上都在城区,没有出现大面积扩散到郊区的现象。接下来笔者分别就三类知识服务业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 第十、十一章分别针对上海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就全文进行总结。 本论文的创新分四个部分,分别表现在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方法、使用数据和理论研究上。 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首先构建了全国知识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五大类别24个分指标,两个层次分别为为知识服务业显示性指标体系和知识服务业解释性指标体系,五大类别分别为知识服务业显示性综合竞争力、发展力、创新力、基础设施力、开放力,其中后四类属于知识服务业解释性指标。 其次,在深入研究了上海市知识服务业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国际比较,在借鉴美国产业分类的演变思路并结合知识服务业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在国内第一次完整地提出知识服务业的统计指标体系。从层级上,我们根据知识服务业的特征并结合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将知识服务业指标分成三大板块、八大一级产业,一级产业下分别设置二级产业和三级产业,其中三级产业分别对应着国家产业指标(2002年版本)中的四位代码和美国产业分类的六位代码,这不仅为上海市统计局将来对知识服务业开展统计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应用和操作基础,而且对与纽约市知识服务业进行对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方法上,首次对知识服务业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在全国进行了排名;在对影响知识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分析中,利用SPSS和EViews等软件运用逐步线性回归法对影响我国知识服务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统计结果进行了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的诊断,得出影响知识服务业的几大因素;运用区位商法对全国以及上海市服务业的布局情况进行了分析。 在数据上,利用2006年10月新近出版的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和上海市2006年11月出版的上海市第一次普查数据对全国和上海市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和布局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与此同时,还利用了美国统计局等国外网站上北美产业分类指标体系(NAICS)和纽约市最新的数据,这使得本论文在分析过程中有大量的数据做支撑,其结论更加有力度。 在理论上,研究知识服务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具有创新性,因为以往对空间布局的研究均针对制造业,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输费用,但知识服务业受运输费用的影响几乎为零,在研究信息技术对知识服务业的布局影响时,发现信息技术并没有使知识服务业更加分散,相反,它是面对面交流的一个补充。在研究知识服务业聚集的成因时,分三个层面对影响知识服务业集聚的因素进行考察,即行业本身的特殊属性、城市土地利用和产业布局的一般性规律以及外部性等。 最后,从现实意义上看,目前国内外对某一个城市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和空间布局的研究并不多见,根据纽约市知识服务业发展情况,与上海市知识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并对知识服务业的分布,特别是知识服务业内部各个子部门的分布情况予以不同的考量和分析,这对上海市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有着借鉴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中共上海市国资委党校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9期
2 徐大为;杨天文;;方寸天地颂伟业 职工邮苑展风采 上海市职工邮协举行辉煌的历程——班组一框邮展暨上海市职工邮协成立30周年纪念座谈会[J];上海集邮;2011年08期
3 ;上海市种猪场简介[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1年03期
4 孙建新;;李斌继任上海市技师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J];流体传动与控制;2011年03期
5 ;上海市锦江航运有限公司招聘船员启事[J];航海技术;2011年04期
6 ;计量器具生产企业名录[J];上海计量测试;2011年03期
7 ;2011年第二批“上海市节能产品”名单[J];上海节能;2011年08期
8 ;上海市[J];中国纺织经济;2003年01期
9 本刊通讯员;;上海市质监局领导赴市辐射环境监督站调研[J];上海计量测试;2011年03期
10 ;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当选上海市出版协会常务理事单位[J];水运管理;2011年07期
11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2 ;企业资讯[J];中国食品工业;2010年02期
13 ;2011年拟备案的第二批农药制剂企业延续核准名单[J];山东农药信息;2011年07期
14 ;2010年上海市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发布[J];互联网天地;2011年05期
15 陈永峰;;上海市第一届“纽荷兰杯”农机技能竞赛成功举办[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1年06期
16 丹群;;上海市医药工会召开职工爱好者协会交流会[J];上海集邮;2011年07期
17 叶寒萍;;上海市标准化协会接待ISO主席默尔曼先生一行[J];中国标准导报;1996年06期
18 ;上海市预算会计研究会召开二届五次理事会[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2年02期
19 ;2011年第一批“上海市节能产品”名单[J];上海节能;2011年07期
20 ;上海市科普基金会成立了[J];科协论坛;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洪梅;;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以上海市为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王德;李光德;;上海市商业结构变化分析——基于四个居民小区的消费行为调查[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詹运洲;颜文淑;;上海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探讨[A];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2000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孙焱婧;;上海电子废物回收利用现状及其体系建设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5 郭曙纶;张红武;柏亚东;;上海市小学语文教材用字的统计与分析[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静静;;上海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李婷婷;高寿利;杨仕国;吕英民;;上海市设施园艺发展模式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2009[C];2009年
8 ;上海市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A];饮用水安全暨突发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徐昕;;城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质量评价——以上海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赵静芳;吴锦海;黄卫琴;王凤仙;王力;顾乃谷;;室内~(222)Rn浓度调查及相关性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艳;上海市知识服务业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汤文巍;上海市老年长期护理保险(LTCI)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张仁桥;上海工业集聚区的空间整合与模式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田波;面向对象的滩涂湿地遥感与GIS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岳文泽;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景观格局及其热环境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闫国平;上海房地产市场价格影响因素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张政;浦东新区水资源环境管理控制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郑晓阳;基于SDSS的感潮河口城市水灾减灾辅助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芮建勋;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景观信息图谱及其模型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国清;都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演化的网络化机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晓霞;沈阳知识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D];沈阳大学;2010年
2 吴文博;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艳菲;上海市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小媛;上海市竞技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胡波;上海市星级饭店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王慧敏;上海工业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金玉;上海市乡村旅游品牌营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潘钧;上海外商投资环境中政府行为因素的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9 张丽;上海工业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张志明;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洁;上海知识服务业成长快[N];上海金融报;2002年
2 记者 郭易楠;知识服务业助推虹口经济发展[N];上海科技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杨洁;上海:知识服务业成长为“第七根支柱”[N];经济日报;2002年
4 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胡卫;知识服务业如何成长[N];解放日报;2009年
5 吴学安;新型知识服务业风生水起[N];中国审计报;2007年
6 记者 王蔚;上海崛起知识服务业[N];文汇报;2002年
7 韩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区域发展比较及政策建议[N];友报;2007年
8 记者吕网大;黄菊当选上海市委书记[N];人民日报;2002年
9 记者 顾定海;知识服务业可成为新“亮点”[N];联合时报;2000年
10 蔡炜;苏南悄然兴起新型知识服务业[N];新华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