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门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目标演化与实施过程中的制度因素分析
【摘要】:
我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信息技术应用,特别是近几年,电子政务建设蓬勃开展,仅2005年在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就达到了478.6亿元人民币。但是关于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效果不佳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后发现,电子政务在其概念与发展阶段研究方面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在采纳和实施研究方面也以政府门户网站为基础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相对来说,针对电子政务项目,尤其是复杂的跨部门电子政务项目采纳和实施过程中为什么项目执行不力或未达到预期目标的分析很少。本文针对跨部门电子政务项目,试图从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目标演化的视角,通过对多种理论的探讨,来深入分析跨部门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电子政务项目的引入或建设实施过程本质上是政府工作中引入信息技术的过程。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基于组织变革管理的钻石模型,阐述了电子政务项目执行中必然会导致各种问题产生;从技术执行(technology enactment)框架分析了电子政务项目中目标变化的过程;基于组织制度理论,深入讨论了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强制性压力、规范性压力和模仿性压力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跨部门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的过程模型,选择两个上海市跨部门的电子政务项目作为案例,详细讨论并分析了这些项目的执行过程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制度、组织因素的影响。
通过解释性案例研究发现,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过程是目标变化的过程,其间问题不断发生、发展、解决,最终导致了项目目标在变革幅度上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进,跨部门电子政务项目目标的变化呈现C形的演进轨迹。研究还发现,项目组织因素在实施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制度因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决定性的,既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又是推动因素。具体而言,政府目前公共服务的理念是项目目标的提升力,而现行的政府职能、财政使用和绩效评价相关的政策法规、强势部门以及部门直接到影响都是项目目标缩减的主要作用力。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的组织间网络协调关系可对政府组织结构起补充作用,高层决策在目标变化的转折起着关键作用,推动者和专家在建立与调节共同的理念方面也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的最后,对如何更好地推进跨部门电子政务项目提出了一些管理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