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摘要】: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控股股东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上市公司之中。这样的股权结构下,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已由过去的股东—管理层的代理冲突转化为控股股东—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可从公司获得私利,造成了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害,这在对投资者保护不完善的法律环境中更加突出。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非常普遍,将近占到全部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并且股权质押比例非常高,最高能达到上市公司全部股份的68%!明星电力(600103)的案例表明股权质押会带来不良经济后果,造成对中小股东的严重侵害。股权质押一方面预示着控股股东存在较强的资金需求动机;另一方面,股权质押为控股股东转移了股权价值波动的风险。因此,研究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大陆学者的足够重视。
本文以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的现状,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所带来的代理冲突,发现股权质押会降低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成本,加剧控股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本文实证分析的结论显示股权质押会带来不良经济后果:股权质押使得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程度更加严重;股权质押会降低公司价值,给公司经营绩效带来负面影响。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影响因素:民营性质的控股股东更加倾向股权质押,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减少股权质押,而其他股东的制约均与股权质押显著负相关。
本文提供了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初步证据,为相关监管部门提供了决策的依据。从经济学角度对股权质押进行系统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