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相互关系研究
【摘要】:
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是现代刑法判断行为人责任能力的基本条件,也是精神病人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判断依据。与其他生理性疾病相对而言,精神疾病的诊断难以把可数量化的客观指标作为依据,更多地依赖于临床表现的观察和分析。然而,各种精神疾病的表现可谓纷繁复杂,这不仅给精神疾病的诊断也给责任能力的判定带来了困难。
限于当前精神医学的水平,在精神疾病与刑事责任之间建立相互联系的最佳途径就是对精神症状的分析和考察。首先,分析哪些异常的精神表现是属于“无法辨认”、“无法控制”、或“不能完全辨认”、“不能完全控制”,这样就能够在责任能力和精神症状之间建立起相关联系;其次,与责任能力相关的精神症状由哪些疾病导致的,也就是说哪些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无法辨认”、“无法控制”或“不能完全辨认”、“不能完全控制”的精神症状,从而失去了责任能力。通过对精神症状的分析研究,揭示出精神疾病和责任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
本文按照这一思路,以“辨认能力”、“控制能力”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精神症状作为研究的客观基础,分析了各种精神疾病与责任能力的相关性,从精神病理学的角度为刑事责任能力的主观要素的判断提供切实可供参考的标准和操作手段。
|
|
|
|
1 |
方肖龙;齐咏华;;女性责任能力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
2 |
薛春生;;醉酒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评析[J];大众商务;2009年22期 |
3 |
霍克钧;刘协和;张伟;胡泽卿;;酒精性精神障碍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附16例分析[J];法医学杂志;1992年02期 |
4 |
谭常赞,李炬英,李芳标;暴力犯罪案92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
5 |
王平铭,吴天明;醉酒性精神障碍及其刑事责任能力之浅析[J];人民司法;1994年09期 |
6 |
徐厚才,罗明,衡克礼,李沛亨;2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刑事案例司法鉴定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2年04期 |
7 |
牛牪;;我国刑法中责任能力与“醉酒”问题新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
8 |
马柳颖;;对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的探讨[J];政法学刊;2009年02期 |
9 |
王亚辉;乔可;朱广友;;精神分裂症与司法精神病鉴定[J];法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
10 |
赵秉志;论限制责任能力精神障碍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及其完善[J];法律适用;1994年08期 |
11 |
王玉;癔症司法鉴定案例刑事责任能力的资料分析[J];吉林医学;2004年02期 |
12 |
汪志良;;迷信犯罪的类型及司法精神病学鉴定[J];上海精神医学;2006年S1期 |
13 |
张诺维;;故意自陷麻醉状态下实施犯罪行为的可罚性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
14 |
宋振铎,满昌华,王庚鑫;69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刑事犯罪责任能力评定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1年03期 |
15 |
李植荣,高镇松;不同年代精神分裂症违法者责任能力评定比较[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年01期 |
16 |
王健;;有关毒品所致精神障碍的鉴定问题——1个案例引起的思索[J];上海精神医学;2006年S1期 |
17 |
纪宗宜;“有病无罪论”辨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05期 |
18 |
贾谊诚;安军;;迷信犯罪与司法精神病学鉴定[J];法学家;1990年03期 |
19 |
吴纪奎;;刑事责任能力鉴定启动难的成因分析[J];中国司法鉴定;2009年02期 |
20 |
麦慈任,关念红,韩自力,黄维纲;司法精神鉴定责任能力评定多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