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增强应对资源为重点的护理干预对减轻脑卒中居家照顾者负荷的研究

张锦玉  
【摘要】: 目的描述脑卒中患者主要居家照顾者的负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检测以增强照顾者应对资源为重点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减轻脑卒中患者主要居家照顾者负荷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问卷、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量表(FIM)、照顾者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需求问卷、BCOS量表、SRB、照顾知识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对上海市区五个社区中180例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居家照顾者进行照顾负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线调查。第二阶段,以Lazarus和Folkman的压力-评估-应对理论为指导,自第一阶段基线调查研究对象中筛选出符合干预研究入选条件并愿意继续参加研究的照顾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和照顾相关资料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社区护理的同时,给予以增强照顾者应对资源为重点的综合性护理干预,为期3个月,包括群体教育4次,照顾者交流会2次,家庭访视平均4~6次/研究对象,电话咨询平均3~4次/研究对象。以BCOS量表、照顾知识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量表作为主要评价工具,于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分别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价。 结果第一阶段基线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主要居家照顾者BCOS量表总均分为48.83±8.05,SRB的得分为70.67,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61(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家庭收入、慢性病情况、日均照顾时间、日均照顾项目、日均陪伴患者的时间、照顾动机、自我效能以及照顾对象功能独立性水平不同的照顾者,其照顾负荷有显著差异(P<0.05)。以BCOS总分为应变量,单因素分析及文献回顾显示对照顾者负荷有影响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在a=0.05的水平上,FIM分级、照顾者慢性病情况、日均照顾项目、家庭收入情况、共同照顾者数目和照顾者自我效能6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P<0.05),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β=0.353、-0.180、-0.164、-0.162、0.153和0.140。第二阶段干预研究结果: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干预组BCOS总分及身体负荷和社会负荷2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01)。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2个时间点,干预组照顾者负荷总分,身体负荷得分、社会负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心理负荷得分于干预后3个月高于对照组(P<0.001)。上述结果表明,干预后干预组照顾者总体负荷明显降低,尤以身体负荷和社会负荷的降低明显。②照顾者应对资源增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组照顾知识总分以及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和康复知识3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P<0.01;P<0.05;P<0.001);干预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2个时间点,干预组照顾者照顾知识总分以及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和康复知识得分和社会支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和行平均分差法检验的结果显示,干预后2组研究对象FIM总分、躯体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得分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功能独立性分级的构成变化趋势图显示,干预后干预组脑卒中患者基本独立和有条件独立者逐渐增多,中、重度和极重度依赖者逐渐减少;对照组脑卒中患者重度、极重度依赖者逐渐增多,且出现了完全依赖的患者。 结论脑卒中患者主要居家照顾者以患者的配偶为主,女性居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和经济状况较差。居家照顾脑卒中患者给其照顾者身体、心理、社会和经济各方面均带来较重的负荷。FIM分级、照顾者是否伴有慢性病、照顾者日均照顾项目、经济状况、共同照顾者数目和照顾者自我效能为影响照顾负荷的主要因素。以增强照顾者应对资源为重点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通过提高照顾者的照顾知识、社会支持水平和自我效能,以及改善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水平,从而明显地减轻了脑卒中患者主要居家照顾者的负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锦;;脑卒中患者便秘的诱因及治疗[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30期
2 霍勇;徐希平;;依靠我国循证医学证据,更加安全有效预防脑卒中——H型高血压防治的现状和展望[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年03期
3 王海丽;秦玲;张志华;王海君;王新刚;;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管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0期
4 张雯雯;李宁华;;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年02期
5 吴航;;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15期
6 周金莲;;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11期
7 邓红旗;;自拟祛风化痰醒脑汤对急慢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10期
8 张卫平;;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医疗管理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8期
9 次旦卓嘎;巴桑普赤;李海英;;拉萨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现状[J];西藏医药杂志;2011年03期
10 申如;董艳;;重症脑卒中监护患者的营养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23期
11 魏立春;;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12 马俊艳;;脑卒中120例康复运动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08期
13 苏月珍;;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1年09期
14 张大威;叶祥明;林坚;谭同才;孙德标;;下肢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15 席建明;冯晓东;;核心力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及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16 王泽颖;王向雷;;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治疗中的作用与意义[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09期
17 邵敏;何翠萍;;156例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年S1期
18 张敏;;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探讨[J];当代医学;2011年20期
19 赵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13期
20 毛宏;门莉;;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外医疗;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代群;宋锦平;李伟;;脑卒中患者抑郁的调查分析[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王勤;;脑卒中患者院内健康教育及策略[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李江东;冯建斌;;432例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综合康复治疗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郑立学;张杰;;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A];全国第5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少石;杨江胜;陈真理;周晓宇;沈树红;朱鑫濮;;社区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孙伟平;阿依古丽·艾山;刘冉;袁云;黄一宁;;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内镜评估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吴泽秀;;神经内科患者家属脑卒中一级预防知识知晓状况调查[A];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郑雅丹;胡昔权;李奎;陈颖蓓;解东风;;双侧上肢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应用的初步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9 刘惠如;;脑卒中患者偏瘫的康复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张巧俊;于叔麒;张凤;赵英贤;;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和相关因素分析[摘要][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口服避孕药及遗传变异与中国女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2 邹赢锌;核黄素激酶对脑卒中发生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于晖;C反应蛋白、血管生成素2遗传变异及其血浆浓度在脑卒中发病风险及复发中的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4 孙新刚;长沙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监测及早期识别与快速转运技术评估[D];中南大学;2012年
5 钱春荣;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建立和效果评价[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6 鞠忠;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和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1年
7 龙泳;汉中市农村脑卒中患者疾病负担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刘路然;急性脑卒中后排尿障碍电针治疗、尿流动力学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宋艳丽;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10 王兵;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的系列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锦玉;增强应对资源为重点的护理干预对减轻脑卒中居家照顾者负荷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桂雅星;脑微出血与脑卒中的联系[D];浙江大学;2005年
3 解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4 张旭;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5 陆蓉蓉;脑卒中患者静态平衡与脑电特征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孔静;血清瘦素、胰岛素抵抗与急性脑卒中早期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性[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7 谭燕;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刘腊平;脑卒中急性期动态血压监测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9 林晓燕;C-反应蛋白和单纯疱疹毒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D];青岛大学;2005年
10 胡乃文;89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TOAST病因分型及危险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海清;正确抢救脑卒中患者[N];健康时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王丹;专家呼吁——树立卒中患者全面管理观念[N];健康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吴红月;“蓝卡、蓝车工程”将联防脑卒中[N];科技日报;2010年
4 保健时报记者 吴正友;提高医患对脑卒中防范意识[N];保健时报;2011年
5 记者 张沛 通讯员 苗圃;我市首个脑卒中筛查基地落户市中心医院[N];许昌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曾令浩;让脑卒中患者尽早“动起来”[N];医药经济报;2011年
7 记者 隗晨雪;脑卒中成世界人口第二大死因[N];北京社区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颖;脑卒中:正向年轻人“靠近”的隐形杀手[N];科技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朱丽丽;脑卒中患者务必要及时就诊[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10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朱丽丽;我国脑卒中患者溶栓不及时[N];健康时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