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可贸易性问题研究
【摘要】: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假定所有商品都是可贸易的基础上,但在现实中,由于产品属性、交易成本、运输费用、贸易保护等限制,使得部分商品成为非贸易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非贸易品的存在会影响到经济的方方面面,从价格(产品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等)决定到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转移)与经济增长(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再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内外政策以及内外平衡)。因此,非贸易品的存在使对经济问题的研究范围、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发生了变化,由此延伸,产生了在贸易品—非贸易品框架下关于众多经济热点问题(如实际汇率)的研究思路,对于可贸易性问题的研究正是此种研究思路下的一种途径。作为一个国际贸易大国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可贸易性具有非常潜大的研究价值。具体区分我国经济的可贸易性对解释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贸易条件、福利水平及国际收支变化等都有许多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正是出于此目的。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