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危机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危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成为最为活跃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活动,但是由于自身的行业特征和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旅游业不断遭受着多层次、多角度危机的冲击,不仅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考验着政府和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虽然旅游业普遍意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但是无论政府还是社会都未能对危机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缺乏一套较为完善的旅游危机管理机制。
2007年5月底,无锡太湖蓝藻爆发造成水质危机,给无锡旅游业带来严重冲击。在地方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对水质危机的过程中,暴露出现有危机管理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旅游危机管理不仅关系到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也体现了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公共形象。
本文在探讨危机、旅游危机与危机管理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旅游危机的特性出发,分析危机对旅游业的冲击和旅游危机所导致的负面影响,指出旅游危机管理是避免和减轻危机给旅游业带来的严重威胁,达到恢复旅游经营环境、恢复旅游消费信心目的的非程序化决策过程。本文以无锡水质危机为例,对政府等危机管理主体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指出旅游危机管理最重要的战略选择是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围绕这一关键问题,本文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保障,旅游危机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以及该组织体系应承担的具体职能。通过研究,指出在管理包括旅游危机在内的种种公共危机事件时,各级政府尤其地方政府是最重要的应对主体,但不是唯一的主体。一套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应该集合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媒体甚至公民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有效地组织、协调和管理各种旅游危机,从而提高管理危机的能力,保证旅游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