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养老机构老年人群的膳食评价及其硫胺素和核黄素需要量估算探讨

王劲  
【摘要】: 目的:发现养老机构老人膳食营养摄入问题,并建立相应的综合膳食评价工具,提出改善该人群的措施对策。揭示养老机构高龄老人的能量摄入、能量消耗与体质指数三者间关系,为高龄老年人获得理想体重提供合理建议。进行养老机构高龄老年人硫胺素和核黄素需要量的研究,为高龄老人硫胺素和核黄素参考摄入量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经分层抽样,采用3天膳食称重法对上海市4所养老院177名60岁以上自理老人进行膳食调查,并根据老年人的营养需要特点,调整2005年中国DBI的部分单项指标定义和计分取值建立和验证针对老年人的DBI(膳食平衡指数)评分系统。 采用5天膳食称重法、体格测量和要因加算法对35名65岁以上养老机构老人进行营养调查和总能量消耗估算。采用《中文版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血浆MDA(丙二醛)、血浆T-SOD(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浆CuZn-SOD和血浆Mn-SOD检测35名老人的认知功能状况和抗氧化能力。 以4小时负荷尿中硫胺素和核黄素排出量及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为指标,采用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回归预测和残差分析方法,对35名较高龄老人进行为期14天的硫胺素和核黄素需要量研究。 结果:177名养老机构老人的膳食缺乏粗粮、薯类、乳类、坚果和种子类等食品;大多数营养素摄入量以不足为主,尤其是维生素B_1、维生素B_2、维生素C、叶酸、碘、锌和硒等;能量和大部分营养素摄入量与膳食支出呈负相关;各营养素摄入量基本没有超过ULs,但脂肪和钠摄入量超过AI值的个体比例较高。蛋白质和脂肪食物来源尚可,但钙和铁的食物来源较差;饱和脂肪摄入过多,而单不饱和脂肪摄入不足;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供能比稍不足,而脂肪供能比过多:早餐能量分配比偏低。 老年人DBI评价系统总体上可反映上述177名样本人群的绝大多数食物种类和营养成分摄入的实际状况,并可综合反映膳食中各营养素摄入不足、过量和不平衡状况的方向和程度。样本人群膳食总体摄入不足,性别、年龄和伙食费对膳食质量均有影响,影响该人群膳食质量的食物种类主要是奶类豆类、蔬菜水果、食用油和动物性食物。 35名较高龄老人基线期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硫胺素和核黄素摄入量分别是(5.63±1.32)MJ、(193.8±51.3)g、(45.2±9.9)g、(43.3±11.6)g、(0.82±0.25)mg、(0.46±0.15)mg,能量、蛋白质、硫胺素和核黄素的摄入不足比例分别是88.6%、77.1%、88.6%和100%,能量消耗为(4.90±1.26)MJ、体力活动水平为1.12、BMI超重和肥胖比例为48.6%。 35名较高龄老年人群补充核黄素后,出现了抗氧化能力提高,脂质过氧化产物下降和认知测量评分提高等现象 35名抽样养老机构较高龄老年人硫胺素的估算EAR值为1.26mg,RNI值为1.48mg;核黄素的估算EAR值为1.35mg,RNI值为1.63mg。 结论:177名研究对象膳食营养以不足为主,应减少高钠食品、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偏高食品的摄入量,并增加早餐摄食量。所建立的针对老年人群的DBI评价系统基本能反映研究对象的膳食质量和主要问题。 35名较高龄住养老机构老人总体体力活动水平和营养摄入低下,能量入超。补充核黄素后出现抗氧化能力提高,脂质过氧化产物下降和认知评分提高等现象。硫胺素的估算EAR值和RNI值分别是1.26mg和1.48mg,核黄素的估算EAR值和RNI值分别是1.35mg和1.63mg。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法伋,郭俊生;上海居民膳食结构与健康和疾病[J];上海医学;2000年12期
2 张亚非;澳门护士的膳食结构调查[J];营养学报;2000年01期
3 詹瑄,朱宝玉,吴绍彬;河南农民膳食结构中不良趋势的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03期
4 林桂洪,刘姝倩,苏江莲,胡先芝,姚崇华,贾培琪,张芸;社区膳食干预效果评估[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5 段红,张丽;合理膳食结构及有关措施[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1年06期
6 盛伟,胡玉华,李剑平,赵茂辉;沈阳市老年人2000年与1995年膳食结构比较[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8期
7 ;改善膳食结构 增强人民体质[J];中国供销商情;2003年07期
8 张予平,王立萍,孟伟;日托幼儿园幼儿膳食供应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2003年01期
9 赵宏;青海省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状况变化研究[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关于改善膳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食用菌,增强人民体质的倡议[J];食用菌;2003年04期
11 许言午,王芳芳,张江虹;儿童膳食知识干预近期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2 ;我国著名专家联名倡议 改善膳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食用菌、增强人民体质[J];中国果菜;2003年04期
13 阚志英,于利娟,盛伟,周波,王晓红,王松涛,郭连营;东北大学退休教师春秋膳食结构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3年05期
14 周北凡;;经济转型期中国膳食的特点和心血管病[J];营养健康新观察;2003年03期
15 王淑娥,郭冬梅,于红霞,冷家峰;济南市某区老年人膳食结构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年02期
16 刘忠义;;调整膳食结构 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7 王启现;孙君茂;刘自杰;;长寿人群膳食消费特征及其对我国饮食调整的启示[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年07期
18 徐晓莉;杨军;刘晖;郭向晖;孟丽萍;;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膳食与营养现状及变化趋势[J];中国健康教育;2007年08期
19 李洁;;新老兵集中转运期间膳食供应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8年06期
20 甘婵芬;龚仁蓉;林佳;李正科;汤慧;黄鑫;李蓉辉;方定志;;高糖低脂膳食对健康青年血脂比值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慧;黄明骆;邓峰;杨国光;陈瑞仪;;广东城乡居民十年膳食结构的变化特点[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张晶;袁丽娟;魏梅;;3-6岁超重肥胖儿童膳食结构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吴永宁;;膳食结构与疾病谱的生态学变迁[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4 陈兴乐;唐振柱;林霞;张惠君;陈正清;;1959~2002年广西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的变迁[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八次会议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营养改善与膳食相关慢性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付泽建;马文领;陶懂谊;徐广飞;郭俊生;;长途货运司机膳食结构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七届学术会议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6 黄磊;赵耀;;北京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闫雅更;孙淑芝;孙璐;孙文广;徐东华;;膳食结构与经济收入关系探讨[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8 王在民;黄炳文;冷毅;徐建华;范辉;张燕;;山东省城乡居民1982-1992年膳食结构变化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侯为道;李建华;谢先国;李晓辉;;成都市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变化及改进建议[A];四川省营养学会1997年学术会议暨妇幼营养保健学习班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10 丁军辉;;温岭市职业女性的膳食结构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金瑛;我国居民膳食多样化与营养状况及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2 王劲;养老机构老年人群的膳食评价及其硫胺素和核黄素需要量估算探讨[D];复旦大学;2008年
3 周继昌;稳定性同位素评价彝、藏族成年男子代表性膳食中铁、锌吸收率及膳食影响因素[D];四川大学;2005年
4 彭咏梅;膳食不饱和脂肪酸与儿童相关健康问题的人群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田颖;中国青年女性膳食蛋白质参考摄入量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6 王昕晔;吉林省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现状及综合干预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刘爽;湖北居民膳食与营养变迁及糖尿病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松权;基于小域估计的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牛小丽;膳食来源的人群汞暴露水平的定量分析及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翔;云南贫困山区五个高海拔山村居民膳食多样化现况及对策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4 李林风;长沙市大学生膳食结构与体质健康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5 胡旻;福建省居民膳食结构和碘摄入水平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陈天金;铅高暴露地区人群膳食安全暴露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杨镜琳;重庆地区饥荒年(1959-1961年)及其前后出生人群现时生活质量和膳食结构调查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8 杜晓林;食品中除草剂残留检测技术及膳食暴露评估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
9 黄玉华;膳食脂肪酸平衡性的调查与营养平衡调和油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张丹英;膳食结构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绪琴;专家讲解科学膳食和粮食加工知识[N];毕节日报;2008年
2 李玉玲;合理调整膳食结构选择科学健康生活[N];家庭医生报;2005年
3 纪京林;老人膳食:粗细搭配保安康[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陈雪寒;用纤维编织膳食结构[N];保健时报;2003年
5 马志德;幸福指数虽居首 膳食结构需调整[N];西藏日报(汉);2011年
6 刘长忠;专家认为调整膳食结构是补钙最佳途径[N];云南政协报;2000年
7 冯杰;合理调配膳食 提高饮食质量[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8 秦文;微机操作者的膳食[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刘垠;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营养失衡[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朱安平;“膳食革命”风起云涌[N];中国妇女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