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离子掺杂的NaYF4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与光谱表征
【摘要】:
本论文研究稀土离子掺杂的NaYF_4的纳米材料,包括核壳纳米粒子、纳米棒和探索水溶性纳米粒子三部分。
我们发展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钕掺杂的纳米粒子α-NaYF_4:Nd/α-NaYF_4。制备的纳米材料经过了XRD、TEM、XPS、稳态荧光光谱和瞬态荧光光谱。其中,XPS分析确认了我们开发的水热法合成核壳结构的策略是可行的。对α-NaYF_4:Nd和α-NaYF_4:Nd/α-NaYF_4中掺杂的钕离子的激发态~4F_(3/2)的寿命分析表明:核壳结构的钕离子平均寿命较之核的增加约13%,而表面钕离子的寿命增加了近125%,说明生长的未掺杂壳层对表面钕离子的保护是明显的。α-NaYF_4:Nd/α-NaYF_4纳米粒子的钕离子激发态的量子产率达到了52%。
通过水热法合成Eu~(3+),Tb~(3+),Nd~(3+)and Yb~(3+)/Er~(3+)掺杂的六方相的NaYF_4(β-NaYF_4)纳米棒,XRD和SEM测试表明:结构是纯六方相,直径约400nm,长度约5μm。Eu~(3+)和Tb~(3+)掺杂的纳米棒发射典型的可见光,主发射峰分别在615nm和544nm,而Nd~(3+)和Er~(3+)掺杂的纳米棒发射典型的近红外光。同时,对不同浓度钕离子掺杂的纳米棒的寿命分析得知,浓度淬灭效应很明显。β-NaYF_4:1.2%Ndandβ-NaYF_4:10%Yb,2%Er纳米棒的Nd~(3+)和Er~(3+)的发光量子产率分别约是37%和33%。重要的是,β-NaYF_4:Yb,Er纳米棒在980nm激光二极管的激发下可以同时进行上转换和下转换发光。上转换的机理是常见的两个光子参与的过程。
探索了月桂酸和11-溴代十一酸代替油酸的在水热合成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并转化为水溶性可能性。
|
|
|
|
1 |
文自立;新兴纳米功能材料[J];青海科技;1995年04期 |
2 |
朱念,朱建国,朱果扣;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开发[J];今日科技;1996年10期 |
3 |
唐电,陈士仁,蔡传荣,王平;Ti-17%Si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形态与结构特点[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7年02期 |
4 |
全宏声;用纳米材料对士兵进行生化防护[J];材料工程;2001年12期 |
5 |
李景新,黄因慧,沈以赴;纳米材料的加工技术[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3期 |
6 |
刘伯元,黄锐,赵安赤;非金属纳米材料[J];中国粉体技术;2001年01期 |
7 |
吴烈善,王瑛辉,薛柳;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前景[J];矿产与地质;2001年06期 |
8 |
杨砚儒;纳米材料研究现状及应用[J];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
9 |
崔凯;我校成为新加坡纳米材料科技公司股东[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0 |
马剑华;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J];温州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1 |
吴春华,赵黔蓉,张加研;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云南化工;2002年04期 |
12 |
马运柱,范景莲,熊翔,黄伯云,汪登龙;几种常见制备纳米粉末的方法[J];有色金属;2002年04期 |
13 |
王帆,宋晓秋,柳翱,李宏涛;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其在化学和医学方面的应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4 |
孟弘;纳米材料制备研究进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3年04期 |
15 |
方克明,邹兴,苏继灵;纳米材料的透射电镜表征[J];现代科学仪器;2003年02期 |
16 |
刘东亮,栾道成;纳米结构材料热稳定性分析[J];化工时刊;2004年02期 |
17 |
曹标,陈明;纳米材料及其检测技术[J];检验检疫科学;2004年01期 |
18 |
陈伯华;“纳米材料”可助农业增产[J];山西农业;2004年05期 |
19 |
张人韬;含氟乳胶及纳米材料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4期 |
20 |
王宝和;张伟;;纳米材料干燥技术进展(三)[J];干燥技术与设备;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