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探讨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改革在不断深化,其中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改革的关键之一。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是要在由众多利率组成的利率体系中确定一个基准利率(Bench Mark),并在此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市场利率体系,在国际上通常选择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2007年1月4日,备受金融市场瞩目的上海银行业间同业拆借利率(Shanghai InterbankOffered Rate,简称SHIBOR)开始正式运行。这是央行打造中国式“联邦基金利率”、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开创了利率新时代。
本文归纳总结国际上基准利率的选择原则和惯例,分析研究了适合我国利率体制开放环境下的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及其问题;通过分析SHIBOR的功能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着重对SHIBOR能否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进行论证;并从培育市场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增加覆盖面、完善市场管理等多方面,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加快货币市场发展,提高货币市场的运行效率,使SHIBOR对资金供求能够产生灵敏的反应,真正成为市场基准利率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