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研究

梁咏  
【摘要】: 本文探讨中国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所涉及的法律保障制度问题。随着中国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利益显著增加。为了更好地保障中国投资者乃至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利益,必须就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保障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并适时予以完善。本文中将中国投资者所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称为“海外投资”。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导论,对海外投资、中国投资者、法律保障制度和海外投资中的基本法律关系等基本概念作了界定;并对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活动的现状、特点、理论和法律风险等做了介绍和分析。第二章分多边协定、双边协定和国内法三个层面对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的法律渊源进行评述。在评述法律渊源的基础上,本文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针对法律保障制度中所保障的投资、所保障的中国投资者、所保障的范围和所保障的救济机制等关键性问题,通过研读文本规定、分析国际投资仲裁实践等多种方式,针对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行分析和思考。最后,将视野从具体问题扩展到全局,作出相关结论。 本文认为,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本身是一个宏大的体系,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和风险,由于篇幅所限,只能选取若干个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尽管中国加入或签署的多边协定和双边协定以及国内法中有不少涉及对海外投资法律保障问题的规定,但是,其中很多规定是从中国作为投资东道国的角度出发的,对中国作为投资者母国的关注度不够。本文从中国作为投资者母国的视角出发,强调中国政府应对中国投资者在海外投资中的利益予以高度重视,认为应从多边协定、双边协定、国内法等三个层面对法律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尤其应关注对双边协定的完善。 完善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保护中国投资者的利益,首先要明确法律保障制度所保障的海外投资、中国投资者和法律保障制度的概念。本文探讨的海外投资是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对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直接投资,不包括仅购买有价证券或债券工具而无意控制或管理投资事业的间接投资。本文探讨的中国投资者仅指中国内地投资者(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本文探讨的法律保障制度仅包括中国政府层面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对投资者层面的风险防范和权益保障进行安排。 在明确基本概念和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的法律渊源后,本文对法律保障制度所保障的投资、所保障的中国投资者、所保障的范围和所保障的救济机制等四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以投资活动的周期为内在主线,将所保障的范围划分为投资准入、投资运营和投资退出等三阶段,针对法律保障制度在三个阶段所保障的不同内容,分别对投资准入、投资待遇、资金转移和征收及国有化问题展开讨论。本文认为海外投资保险机制和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作为海外投资救济机制中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构筑起对海外投资利益的根本保障。 既有的多边协定、双边协定和国内法的规定反映出,中国目前对保障海外投资的利益的关注度还不够。在现行的规定中,尚存在一些规定的“模糊”和“重叠”,这些会带来法律适用中的分歧和困难。中国投资者尚未使用过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对海外投资进行相关救济,因此,中国对这些机制的实践经验有限,同时中国对ICSID仲裁庭对某些关键性问题的发展也未予以足够重视。 结合目前的法律的规定和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国需要从多边协定、双边协定和国内法等层面对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尤其应重视完善双边协定。中国应高度关注海外投资中的利益,以更积极的姿态来完善相关规定,同时兼顾中国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中的利益和需求,区分不同的国家,区分不同的投资项目,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尽量使资源达到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对中国投资者予以保护,并实现有效监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石珏;;MFN条款在BIT争端解决程序上的适用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2 乔娇;;论BIT中最惠国待遇条款在争端解决上的适用性[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1年01期
3 陈忠谦;;仲裁员自由裁量权探析[J];仲裁研究;2009年03期
4 徐崇利;;从实体到程序:最惠国待遇适用范围之争[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5 王楠;;试析外资公平公正待遇标准[J];时代法学;2008年06期
6 王楠;;浅析近年来中外双边投资协定的若干特点及问题[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6期
7 董墅;;我国海外投资立法现状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1年S1期
8 赵燕;;论伞式条款在双边投资协定中的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7期
9 倪明仿,李庆全,黄俊,王兵;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 实现军事物流跨越式发展[J];物流科技;2004年04期
10 湛茜;;论ICSID仲裁中当事方的“同意”[J];北京仲裁;2010年01期
11 陈丽洁;;论中国法治进程中农民的平等权及其保障[J];特区经济;2010年12期
12 邢克波;被告人权利保障现状及对策[J];现代法学;2001年02期
13 谷春德;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人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12期
14 李春成;我国公务员是否、应否具有揭露权?[J];行政与法;2001年04期
15 李烈满;论公务员选拔任用的四大保障[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03期
16 周武军;新形势下边防后勤保障工作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7 王宏璎;论沉默权的程序保障规则[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8 李文顺;有尊重有保障有保护才能有更好的发展[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9 汪元贵,陈九光;计量保障资源参数评定[J];航空计测技术;2003年06期
20 李俊杰;谫论现代刑事诉讼的功能[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烨;;国际投资条约中投资定义的扩张及其限度[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2 刘天姿;;析2004年美国BIT范本对仲裁管辖权的规定——兼论我国在BIT中设置ICSID管辖权之策[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3 徐泉;;WTO体制下多边投资协定的新发展与我国的对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4 李文青;;公正与公平待遇标准在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应用——以CMS v.Argentina案为例[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5 袁文忠;;城市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A];吉林省测绘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8年
6 张国杰;张方友;;现代战争与空间天气保障[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航空与航天气象技术交流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黄学贤;;公民财产权的行政法保障论纲[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玫黎;宋秋婵;;法院与仲裁庭“伙伴关系”论[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田惠;周爱莲;;对失地农民保障的一个福利包的设计[A];2007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娄玉芹;;科学技术——和谐社会的保障[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咏;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卡利娜;拉美国家应对ICSID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林爱民;国际投资协定争议仲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冯涌;国际投资规范对FDI流动影响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李琛;跨国经营政治风险及其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逯改;生命权及其保障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赵莹;宗教自由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黎晓武;司法救济权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朱拥政;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刘京莲;阿根廷国际投资仲裁危机的法理与实践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毅;国际投资中的公正公平待遇原则[D];复旦大学;2008年
2 宋苹;BITs中的投资争端管辖权相关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何怡瑾;对构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思考[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智嵬;论服刑人员权利的法律保障[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5 丁庆宇;劳动教养人员权利及保障[D];苏州大学;2007年
6 吴常柏;关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7 韩文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8 周玲;我国经济适用住房运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钟玺波;论银行业反洗钱的法定义务[D];湖南大学;2007年
10 王忻怡;我国农民工权益及保障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博;谈谈海外投资保险[N];中国保险报;2003年
2 李志博;谈谈海外投资保险[N];中国保险报;2002年
3 张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保障[N];国际商报;2009年
4 沈陵;浅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投资待遇规则[N];经理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刁萃;海外投资企业早该撑起的“保护伞”[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通讯员 徐顺东 本报记者 邓宏鹰 钟少鸿;享受最惠国待遇 贸易零关税 产地证成“护照”[N];中国食品报;2010年
7 记者 赵冰;信保签下海外投资保险第一单[N];国际金融报;2003年
8 王政;仲裁庭对仲裁案件管辖权的判断[N];国际商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张玲 本报通讯员 刘存德;公正 快捷 省时 省力[N];济宁日报;2007年
10 高青;如何选择仲裁庭组庭方式[N];青岛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