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BMP信号通路在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中作用及机制研究

宋檀婧  
【摘要】:肥胖的产生是由于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和数目增多。其中,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则是由于脂肪组织中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的增多,后者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从多潜能干细胞发育成为脂肪细胞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包括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前脂肪细胞增殖、生长抑制及终末分化。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前脂肪细胞到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对于如何从干细胞以及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研究甚少。 Tang等研究表明BMP-4促进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但是其下游机制并不明确,并且对于其它在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过程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了解很少。在本课题中,我们观察了BMP家族另一成员BMP-2对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过程的影响,并且重点研究了BMP-2和BMP-4共同参与的信号转导通路在促进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的作用机制,弥补了这一部分研究的空白。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BMP-2可促进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并且按照标准脂肪细胞分化方案诱导后,已定向的前脂肪细胞可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细胞由成纤维形态变为圆形,胞浆内聚集甘油三酯,脂肪细胞特异性蛋白质脂肪酸结合蛋白(422/aP2)表达。BMP-2因此成为被发现的除BMP-4以外能够促进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的又一重要细胞因子。 为了进一步研究BMP信号通路在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过程中作用机制,我们观察了不同类型BMP受体对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的作用。首先,我们检测了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内各种类型BMP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3H10T1/2细胞表达BMPR-ⅠA和BMPR-Ⅱ,而BMPR-ⅠB不表达。这一结果暗示了BMP-2或BMP-4N能是通过BMPR-ⅠA发挥功能。然后,我们构建了含有持续激活BMPR-ⅠA、BMPR-ⅠB和激酶部位缺失的BMPR-ⅠA(可竞争抑制BMPR-ⅠA活性)基因的质粒,利用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将持续激活的BMPR-ⅠA、BMPR-ⅠB和激酶部位缺失的BMPR-ⅠA基因导入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结果表明持续激活BMPR-ⅠA和BMPR-ⅠB的细胞不需BMP诱导,直接经MDI诱导后可分化为脂肪细胞,而激酶部位缺失的BMPR-ⅠA显著抑制了BMP-2或BMP-4引起的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这一系列结果证实了BMP-2和BMP-4促进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是通过BMPR-ⅠA实现的。 BMP受体主要可激活两条重要的信号通路,即Smad和p38 MAPK信号通路。我们检测了BMP-2和BMP-4处理分裂期的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后下游信号通路激活情况,Smad和p38 MAPK信号通路均可被BMP-2和BMP-4激活。目前少量文献报导,BMP还可激活Ras/ERK信号通路。 为了进一步明确BMP在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中作用机制,我们使用特异性化学抑制剂抑制某些信号分子活性和/或利用RNA干扰方法下调特定蛋白质,观察了Smad、p38 MAPK和ERK信号通路对BMP引起的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的影响。我们利用RNA干扰手段下调了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内共介导Smad即Smad4的蛋白水平,从而阻断磷酸化的调节性Smad(R-Smads,Smad1/Smad5/Smad8)与之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达到阻断BMP/Smad信号通路的目的。结果显示下调Smad4蛋白水平能明显抑制BMP-2或BMP-4引起的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同时,我们还研究了p38 MAPK和ERK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我们分别使用p38 MAPK化学抑制剂SB203580和ERK激酶MEK1的化学抑制剂PD98059预先处理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再给予细胞BMP处理,经MDI诱导后,我们发现SB203580明显抑制多潜能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而PD98059对此没有影响,表明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BMP引起的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而ERK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是很明显。为排除药物副作用,我们合成了p38 RNAi,结果表明p38下调以后BMP引起的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被部分抑制。另外,当我们在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内共同转染了Smad4和p38 RNAi时,BMP引起的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几乎被完全抑制。综合这些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BMP-2和BMP-4促进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依赖Smad和p38 MAPK两条信号通路,与ERK信号通路无关。 Smad和p38 MAPK信号通路激活后究竟调节什么基因的变化而导致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呢?为了更深入的研究,我们对BMP处理前后的细胞进行了基因芯片检测,发现了一系列基因的改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bHLH家族成员Id3的变化,至于这一系列变化基因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丁克祥;韩晋云;董萍;杨永鹏;丁宇;丁振华;;人神经肽Y及其受体对脂肪生成影响的研究[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2 朱丽华;;干细胞研究进展消息[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3期
3 马悦;蒋卉男;官文征;陶琳;;BMP载体的运载系统及其分类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9期
4 荣文;王慎田;;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1年12期
5 焦倩;章海霞;吕海侠;刘勇;;新生大鼠器官型脑组织片培养和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观察[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6 王啸啸;朱亦堃;史书红;郗光霞;李兴;郭志新;刘素筠;赵宝珍;;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在破骨细胞培养中表达时相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7 陈玉丙;贾全章;李东君;孙景海;吴传真;王风华;徐爽;刘丽萍;姜大伟;高德萱;张红梅;;移植后的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年08期
8 陈新生;尹国才;郑爱芳;罗斌;王志高;谢翎;吴甘霖;;血性脑脊液对人胎脑神经干细胞影响的体外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4期
9 陈国庆;;运动对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1年02期
10 谢西梅;陈波;崔瑾;杨运宽;;体外动态力学刺激对SD幼鼠前脂肪细胞形态及肿瘤坏死因子表达释放影响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6期
11 王文忠;赵禹仲;马承东;徐淑英;张雅芝;李双齐;;甘草锌治疗糖尿病牙周病实验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12 刘威;张绍昆;闫明;刘理迪;;诱导多潜能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骨伤;2011年07期
13 谭钢;罗磊;康鹏德;裴福兴;;激素对骨髓基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13期
14 王荥;徐惠成;;Notch信号通路对干细胞分化的影响[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4期
15 赵伟;陆家瑜;邹德荣;张秀丽;华丽;曹春花;;山羊乳牙牙髓细胞分离培养与矿化诱导的体外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11年03期
16 曾现伟;吕翠;胡振波;潘顺;季泰令;杨斌;;体外诱导兔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6期
17 卢明;;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18 刘波;滕晓华;段答;周蓉;潘林香;卢明;;人胚嗅鞘细胞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19 杨洁;吴琪;张鸿雁;卢静;霍兴华;李振华;;毛囊神经嵴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其向雪旺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0 刘博武;吕安林;燕学波;黄炜;候婧;李垚;;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移植后的心脏电生理特性(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林;杨孝良;巫国辉;曾瑞;;瘦素对人前脂肪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2 赵春华;;多潜能干细胞生物学及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3 罗卓荆;刘艳武;;BMP-2对脊髓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俞远怀;王启之;王志荣;;骨形成蛋白-2信号系统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5 皮卫峰;郭雪君;徐卫国;;骨形成蛋白-2对低氧状态下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周虎;洪尚宇;廖侃;夏其昌;曾嵘;;3T3-L1脂肪细胞及前脂肪细胞的分泌蛋白质的大规模鉴定[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陈勇;王鑫源;;骨形成蛋白复合制剂盖髓的临床疗效观察和临床病理学研究[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8 陈新梅;肖明振;倪龙兴;刘军;;甲状旁腺激素对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骨形成蛋白表达的影响[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黎明;阴津华;吴从愿;;人网膜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基因表达和脂肪因子分泌的研究[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宋沙;冯丽萍;苏华维;曹兵海;;油酸对肉牛肾周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檀婧;BMP信号通路在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中作用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张学进;眼眶前脂肪细胞在甲状腺相关眼病发病机理中作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吴雄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损伤模型小鼠体内向肝细胞分化[D];四川大学;2005年
4 仇丽鸿;静磁场对大鼠成骨细胞及其牙周炎组织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5 孙彦洵;Smad5基因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中的功能与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6 田海滨;小鼠和山羊胚胎干细胞建系及其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的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张翠萍;低氧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HIF-1的作用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8 黄毅;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集团利益分化与整合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9 王晶;人类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10 谢玲玲;淫羊藿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心肌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文娟;瘦素对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琨;血管紧张素Ⅱ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及分化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3 胡玲玲;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在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中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邹臻寰;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肾小管上皮样细胞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5 郭晓农;地黄寡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和机理的体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王生余;HDAC抑制剂Depsipeptide对Hsp90功能的影响及其诱导细胞分化机制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7 刘雨潇;昆白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克隆及向心肌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段建钢;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_1)在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4年
9 管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内耳毛细胞前体细胞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高元奇;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塞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凡胜 窄幅震荡 板块分化[N];中国信息报;2000年
2 西南证券 毛祖宏;反弹后的分化[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3 国信证券赵秋燕;震荡加剧 分化明显[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4 李红;互联网面临第二次分化?[N];中国企业报;2001年
5 上证联;热点分化 震荡加剧[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6 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办)研究发部 厉建超;PC类上市公司日益分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7 兴业证券 张俊东;厦门板块出现分化[N];福建工商时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周劲飞;家电化PC 分化PC[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9 陈翔;国内厂商将分化[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10 杜昊;二线主板厂商分化加剧[N];计算机世界;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