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参数水平和分布;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影响因素;评价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人口社会学资料调查表、糖尿病足相关资料调查表、糖尿病患者足部保护知识问卷、足部自护行为问卷、足部自我效能量表、足底压力分析仪作为研究工具,对上海市2个社区的31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参数水平与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基线调查。第二阶段,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从第一阶段基线调查研究对象中符合干预研究入选条件且愿意继续参加第二阶段研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9例研究对象为干预组,49例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在人口社会学资料和糖尿病足相关资料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接受社区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接受社区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为期6个月,包括4次群体教育,1次病友会,个体指导平均5~6次/研究对象,电话咨询平均1-2次/研究对象。以糖尿病患者足部保护知识、足部自护行为、足部自我效能、足底压力参数中冲量、最大力、峰值压力作为评价指标,于干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价。
结果第一阶段基线调查结果:①糖尿病患者足部保护知识问卷总均分为21.33±3.21,足部自护行为问卷总均分为78.05±10.63,糖尿病足自我效能量表总均分为11.20±3.24。②86.83%的患者左足底压力异常,89.34%的患者右足底压力异常;足底压力参数中左足总冲量为(604.73±261.39)N·S,右足总冲量为(580.08±224.02)N·S;左足总最大力为(742.77±163.35)N,右足总最大力为(728.62±168.09)N;左足总峰值压力为(26.62±12.18)N/cm2,右足总峰值压力为(27.17±12.42)N/cm2。③糖尿病患者冲量值最高的5个区域依次为足底中部、足后跟外侧、足后跟内侧、第二跖骨、大足趾。④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10g尼龙丝检查结果、胼胝、ABI、穿鞋种类、鞋跟种类、糖尿病患者足部保护知识、自护行为、自我效能的患者,其足底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以足底压力的3个参数即平均总冲量、平均总最大力、平均总峰值压力为应变量,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形回归,在α=0.05的水平上,BMI、性别、足部自我效能、足部保护知识、年龄、有无胼胝、文化程度、足部自护行为和10g尼龙丝检查结果9个变量进入以平均总冲量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β=0.270、-0.150、-0.149、-0.148、0.148、0.142、-0.131、-0.122、0.118,综合这些因素可解释糖尿病患者平均总冲量36.9%(R2=0.369)的变异;BMI、性别、足部保护知识、10g尼龙丝检查结果、常穿高跟鞋、有无胼胝、足部自我效能、足部自护行为和ABI9个变量进入以平均总最大力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β=0.434、-0.159、-0.145、0.133、0.123、0.114、-0.104、-0.093、0.088,综合这些因素可解释糖尿病患者平均总最大力48.7%的变异;性别、ABI、穿鞋种类和足部保护知识4个变量进入以平均总峰值压力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β=0.197、0.148、0.120、-0.110,综合这些因素可解释糖尿病患者平均总峰值压力12.3%的变异。第二阶段干预研究结果:①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足部保护知识问卷总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②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干预组足部自护行为问卷总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干预后3个月足部自护行为总分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足部自护行为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2个时间点干预组足部自我效能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干预组足部自我效能总分有随着时间上升的趋势。④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足底压力参数中左足总冲量、右足总冲量、左足总最大力、右足总最大力、左足总峰值压力、右足总峰值压力均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组足底压力各参数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足底压力各参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01),且这种趋势因分组的不同而不同(P0.001)。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2个时间点干预组足底压力各参数低于对照组(P0.001)。
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足底压力异常者比例高,影响足底压力的因素有BMI、胼胝、穿鞋种类、足部保护知识、自护行为和足部自我效能等。针对足底压力的影响因素,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社区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提高患者的足部保护知识,改变自护行为,增加足部自我效能,可有效地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
|
|
|
|
1 |
张潇,卢世璧;人体足底压力的测量与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1994年02期 |
2 |
袁刚,张木勋,张建华,程家明,闫世强,徐向东,景创新;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及其临床应用(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9期 |
3 |
高军艳;李树屏;;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年09期 |
4 |
董海山;吕肖峰;;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14期 |
5 |
兰月;在增荷训练系统中足底压力减少的研究[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8年04期 |
6 |
兰颖,王爱红,王玉珍,李家兰,张美,许樟荣;糖尿病患者足底胼胝去除前后局部压力的比较[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5年03期 |
7 |
白姣姣;孙皎;曹文群;郑文韬;王峥;王素美;;足底胼胝体去除术对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影响[J];上海护理;2009年03期 |
8 |
杨青;钱晓路;白姣姣;陆敏敏;高键;吕探云;;社区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与足部保护知识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年01期 |
9 |
肖进;尹庆水;;足外侧柱延长术后患者足底压力与疼痛之间的关系[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0年02期 |
10 |
肖辉盛;严励;陈黎红;王永慧;杨川;程桦;;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检测及影响因素探讨[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年06期 |
11 |
王爱红;许樟荣;;缓解足底压力与糖尿病足溃疡的防治[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6年04期 |
12 |
王明鑫;俞光荣;;正常人足底压力分析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年22期 |
13 |
孙皎;白姣姣;曹文群;郑文韬;沈宇峰;王峥;王素美;;社区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调查[J];上海医学;2010年09期 |
14 |
严励;;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检测的意义及影响因素[J];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26期 |
15 |
王爱红;许樟荣;;足底压力缓解与糖尿病足溃疡的防治[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年06期 |
16 |
王爱红;李家兰;许樟荣;王玉珍;刘彧;;2型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年06期 |
17 |
严励;王永慧;杨川;肖辉盛;陈黎红;戚以勤;程桦;;非糖尿病人群足底压力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年02期 |
18 |
杨青;钱晓路;白姣姣;陆敏敏;高键;吕探云;;糖尿病病人足底压力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年34期 |
19 |
喻锦成;符俏;黄东锋;;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分析[J];海南医学;2010年20期 |
20 |
李立;陈玉娟;翟凤鸣;崔巴特尔;;老年人不同运动形式下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