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血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预测与评估价值

李雨薇  
【摘要】: 机体循环中血细胞形态和体积的变化与一些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甚至预后有一定的关系,而血细胞分布宽度的改变则可能对疾病的转归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本文希望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血细胞分布宽度包括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or Platelet size deviation width, PDW)与心力衰竭及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二者在临床上预测和评估心力衰竭及冠心病的应用价值,同时分析RDW及PDW能否用作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的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升高可能对冠心病及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和预后有一定的预测和评估作用,本为拟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RDW与冠心病及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了解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对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及所能为临床医生提供的相关信息。 方法:对250例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份因各种适应症在我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CAG(-)及CAG(+)两组,通过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间RDW是否存在差异。结合临床、实验室评价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参照纽约心功能分级,将患者进一步根据有无心功能不全分为CAG(-)/NYHAI、CAG(-)/NYHAII-IV、CAG(+)/NYHAI、CAG(+)/NYHAII-IV四组,再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各组间RDW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其后,应用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等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各组之间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血液学参数及生化等指标。 结果:CAG(-)及CAG(+)组的RDW分别为13.16±0.91及13.13±1.10,两组之间RDW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0.845),但是在包括由心肌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NYHAII-IV级的患者与NYHAI级的患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CAG(-)/NYHAII-IV及CAG(+)/NYHAII-IV组的RDW依次为13.55±1.08及13.36±1.27明显高于CAG(-)/NYHAI及CAG(+)/NYHAI组12.76±0.43及12.84±0.7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同为心功能不全患者的CAG(-)/NYHAII-IV与CAG(+)/NYHAII-IV两组间RDW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916),而同为非心功能不全的CAG(-)/NYHAI及CAG(+)/NYHAI两组间RDW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985)。而在控制了年龄、血红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白蛋白和尿素等与心功能不全相关的预后和预测因子后,RDW的升高仍然与慢性心力衰竭呈独立正相关(回归系数=0.879,OR=2.408,P0.01)。结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改变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并没有预测能力,但是RDW升高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密切且独立正相关,进一步对该指标如何且为何与慢性心力衰竭有关及二者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或者可以让我们更深入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 目的:血小板体积的变化和功能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作为反映血小板异质性的指标,PDW对冠心病的预测及其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 方法:资料为173例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份因各种适应症在我院心内科病房住院临床上排除了房颤及扩心、瓣膜病、风心等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NCHD组即对照组为冠脉造影排除了冠心病的患者,SCHD组即病例组1为冠脉造影确诊有冠心病且非反复接受介入治疗或曾经接受外科搭桥手术治疗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ACS组即病例组2为所有急性冠脉综合症(包括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PDW的差异,同时比较各组的其他血液参数及生化指标,再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了解各组之间PDW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PDW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结果:SCHD及ACS两组PDW的均值分别为13.83±2.63及13.84±2.13,皆为冠心病组之间没有差异(P=1.00),而两组的PDW明显高于NCHD组12.55±2.07(P0.01)。此外,SCHD组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 large cell ratio,P-LCR)也较NCHD组明显升高为11.11±1.20 vs 10.48±0.88和32.74±9.96 vs 28.39±7.66(皆为P0.01);而SCHD组与ACS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控制了年龄、性别等与冠心病相关的预测和危险分层因子后,PDW仍然与冠心病独立正相关(SCHD组OR=1.338, ACS组OR=1.352,P0.01)。 结论: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及大血小板比率都是反映循环中血小板体积变化的指标,它们的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指标。进一步研究大血小板的形态和功能,及大血小板与冠心病相关的机制或者可以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且在预防与治疗上有所突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曾纪羡;;在冠心病患者中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2期
2 王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4期
3 牛丽莉;王建玲;;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护理浅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01期
4 关英;;用强心通脉饮治疗268例冠心病患者临床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0期
5 何保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31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3期
6 余意君;顾晔;胡立群;白玉鹏;;平板运动试验心率恢复对冠心病预后评估作用[J];广东医学;2011年08期
7 陈文华;;美托洛尔治疗心血管病94例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10期
8 孙晋国;;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的降脂作用及安全性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09期
9 李枝萍;;冠心病患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8期
10 田云朋;王虹艳;曲鹏;牛楠;陈亮;;老年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硫化氢水平变化[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年06期
11 简嘉佳;;静心有助于缓解心力衰竭[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9年06期
12 周碧燕;吴署粤;;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关系[J];内科;2011年05期
13 赵发虎;;基层医院心力衰竭的治疗用药解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29期
14 毕颖斐;毛静远;陆一竹;王贤良;;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的性别差异及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9期
15 丁真;;心脏不好别大口喝水[J];家庭医药;2011年07期
16 丁大植;丁江山;金振一;秦孝智;关立克;崔勋;;环磷腺苷葡甲胺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心衰疗效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4期
17 林岫芳;金莉子;;冠心病患者的营养治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6年03期
18 何玉英;朱振仙;高淑霞;;冠心病患者的辨证施护[J];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07期
19 吴裕燕;;56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指导与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5期
20 ;如何防治冠心病[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力恒;王磊;张敏州;;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及通冠胶囊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梁峰;;药物洗脱支架对冠心病患者的近期疗效[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3 赵志宏;邢雁伟;王阶;;冠心病心气虚证与冠脉病变及心功能不全关系分析[A];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论坛暨第二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资料汇编[C];2011年
4 任桂芝;修运强;蔡智荣;林淑美;张宁宁;朱霞;;心电频谱图对冠心病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5 李定良;巫相宏;;冠心病患者趋化因子CXCL16的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王莉娜;智宏;朱一;张钰;成浩;张学宁;张珍;王蓓;;miRNAs相关基因变异与冠心病发生及预后的关联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烨;孙兰军;;孙兰军教授运用药对治疗冠心病[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齐齐;邱原刚;;2000和2006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陈锁平;吕继有;;中医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10 张静云;王玲;;冠心病频域心电图与心电图阳性率对比分析[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婕;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特点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2 张秀锦;内源性雄激素、雄激素受体水平及雄激素受体CAG重复序列多态性与老年男性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3 张芃;心力衰竭相关的血清标记物的初步筛选及与心室重构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4 郭亦杰;DDAH1和ALDH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及冠心病易感性的关联关系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孙贵香;冠心病中医证候数据库系统的构建及其BP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Cyprien MBA MBA(恩巴);大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二维应变成像早期诊断冠心病的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汪奇;CT冠状动脉造影结合心肌灌注显像指导冠心病诊疗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8 徐伟;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稳定性冠心病“瘀毒”表征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张晶;重组人B型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的冠脉循环和肾循环血流动力学效应的系列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10 屈岚;三种不同肤色人种冠心病中医证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帆;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的病例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晓卿;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心电图动态缺血变化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雨薇;血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预测与评估价值[D];复旦大学;2010年
4 龚厚文;冠心病患者局部左心功能与B型利钠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0年
5 薛艳梅;不同糖耐量人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6 徐海燕;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预后的评估价值[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7 徐建;血浆内皮脂酶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王新磊;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吸烟的交互作用对维吾尔族冠心病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9 严建军;Visfatin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10 邢燕;老年、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结果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副主任医师 李越;冠心病患者赴宴注意啥[N];中国老年报;2004年
2 晴晨 编译;拂晓 心力衰竭者危险时刻[N];大众科技报;2001年
3 ;测试心力衰竭的准确方法[N];大众科技报;2002年
4 汪敏;心力衰竭年龄增高,死亡率下降百分之五十六[N];科技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陈铮;冠心病患者安全过节注意事项[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教授 阎书春;冠心病患者的心理保健[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7 扬州市中医院心内科 王道成;“保心、护心”莫等病急时[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8 吴志;冠心病患者睡前喝杯水[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9 记者王朝君;冠心病患者应常规检查糖耐量[N];健康报;2009年
10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王有国;冠心病患者要数着脉搏运动[N];健康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