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MD的超声多普勒血流和管壁信号的分离方法
【摘要】:
超声多普勒技术因其能无损地进行血流测量,成为血液循环系统特别是心血管方面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的重要手段。但临床检测到的超声多普勒血流信号中往往包含管壁信号,它会干扰血流速度的测量,从而影响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因此精确分离超声多普勒血流与管壁信号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提出了两种新的超声多普勒血流与管壁信号的分离算法——结合自适应小波阈值的EMD分离算法和基于瞬时频率的EMD分离算法。两种算法都充分利用了血流与管壁信号在时频域的物理特性,并在论文后面的改进部分中将算法的适用范围扩展到了双向血流信号。
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分别仿真了单双向的连续波和脉冲波超声多普勒血流信号进行分离实验,并与高通滤波器法、空间选择性降噪法和原EMD降噪法作了比较。实验表明:与以往的分离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两种方法在分离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都令人满意,其分离误差比高通滤波器至少减小了50%。当管壁信号最高频率为100Hz时,结合自适应小波阈值的EMD分离算法表现出了更好的分离效果,而当管壁信号最高频率为150 Hz和200 Hz时,基于瞬时频率的EMD分离算法更为适宜。
论文最后将算法应用于采集自人体颈总动脉的超声多普勒信号,实验也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种新方法在滤除管壁搏动信号的同时,相对其他几种方法保留了更多的低频血流信号,有望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
|
|
|
1 |
石丽英;王友云;;血流速度绝对值的几种超声多普勒测量方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3年01期 |
2 |
于德林,姜炜,韩璞;经颅超声多普勒睁闭眼对照检测的临床价值[J];天津医药;1994年07期 |
3 |
徐平,厉志洪;超声多普勒对临床轻度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J];现代医学;2005年02期 |
4 |
潘志浩,姜桢;食管超声多普勒监测指导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病人容量治疗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年08期 |
5 |
周惠英;超声多普勒对胎儿脐带绕颈的探讨[J];重庆医学;1983年06期 |
6 |
田晓先;;应用超声多普勒对脐动脉血流频谱分析[J];广西医学;1994年Z1期 |
7 |
刘成国;朱苏阳;;肾积水时超声多普勒检测肾血流的意义[J];沈阳部队医药;1996年06期 |
8 |
孙建设,吴毓敏,司徒碧颖,孙敏,严震文,陆文俊;超声多普勒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的意义[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年05期 |
9 |
邢晨芳,张烨峰;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年05期 |
10 |
杨书玉;杨虎;熊显名;;基于DSP的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仪研究与实现[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6年04期 |
11 |
郑艳霞;张沧霞;邵春燕;魏宝丰;;针刺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球后血流的即时效应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03期 |
12 |
白力军;蔡宗霖;;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仪超声源的检定[J];中国计量;2009年02期 |
13 |
官辉煜;;对超声多普勒胎儿心率仪综合灵敏度检测的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年11期 |
14 |
顾志明;季利江;翁立平;;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痔病30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1年18期 |
15 |
陈福杰;;应用连续波超声多普勒电子计算机经皮测定心排出量[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5年02期 |
16 |
王全华;门脉高压症患者门脉血管阻力的测定[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87年04期 |
17 |
付文瑾,于皆平;超声多普勒在消化系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0年04期 |
18 |
忻琦;;电视乳房图象装置[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1年04期 |
19 |
;胎儿心跳间期超声多普勒记录的谱分析[J];医学信息;1996年06期 |
20 |
Y Kimura;胎儿心跳间期超声多普勒记录的谱分析[J];医学信息;199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