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模型试验及承载性能研究

朱小军  
【摘要】:长短桩组合桩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桩基形式,对其承载性状、工作机理的研究很有必要。据此,本论文主要做了一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 首先,本文综述了复合桩基的发展概况和基本理论,并概述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的研究现状; 其次,设计并实施了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室内模型试验,对各级荷载下的长短桩组合桩基础中短桩和长桩的受力性状进行了测试; 再者,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研究不同长短桩数量比、不同布置方式下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荷载与沉降的关系、桩身侧摩阻力分布、桩身内力以及长短桩组合桩基础中长桩和短桩承载性状发挥状况等问题,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的、有价值的结论;同时对此次模型试验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从而为以后的模型试验提供经验; 最后,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试验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有益结论,为以后实际工程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并指导工程实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仰韶;田卿燕;吕建兵;;静力触探检测公路桥涵台背回填中粗砂的机理研究[J];岩土力学;2006年01期
2 ;关于正交异性钢桥面作为桥梁中加劲桁梁翼缘的计算[J];世界桥梁;1977年03期
3 朱小军;杨敏;杨桦;李锋利;;长短桩组合桩基础模型试验及承载性能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4 ;500吨快速锻造液压机焊接框架模型试验及计算[J];重型机械;1977年01期
5 吕建兵;刘仰韶;田卿燕;;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公路桥涵台背回填中粗砂的机理研究[J];公路;2007年02期
6 何江达;范景伟;;用有限单元法分析含断续节理脆性岩体断裂强度[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2年02期
7 王江南;;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综述[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6期
8 强晟;李桂荣;陈胜宏;;复合单元法的物理和数值试验验证[J];岩土力学;2008年S1期
9 郁惟仁;关于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车体强度计算的初步探讨[J];铁道车辆;1978年08期
10 黄少虎;;用有限单元法对冀东某水源地水资源的评价[J];工程勘察;1982年04期
11 林金木;有限单元法解钢板弹簧[J];汽车工程;1984年04期
12 I·巴布斯卡;A·密勒;陈玉田;;有限单元法中的后处理方法——第一部份:位移、应力及位移的其它高阶导数的计算[J];华水科技情报;1985年03期
13 杨恩德;丁跃武;;边界单元法基础与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1986年06期
14 陈招宣;衬砌内力计算的有限单元法[J];煤炭工程;1989年12期
15 张社荣,张崇文;混凝土空心壁圆管的力学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16 罗忠,蒋昌波,肖政,刘晓平;平原分汊河道水流数值模拟及其应用[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7 王春国;陈曦;;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有限元仿真分析[J];西北水力发电;2005年04期
18 欧阳祥森;;装配式斜交空心板桥受力特性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9 陈国军;文立辉;;同步推进电动机模态分析[J];船电技术;2009年12期
20 谢水友;;车辆荷载对沥青路面损坏的影响分析[J];华东公路;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晟;李桂荣;陈胜宏;;复合单元法的物理和数值试验验证[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2 李先炜;范欣荣;;锚拉支架[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3 曹万林;魏文湘;曲英华;张瑞捷;庞国新;;轻质填充墙异型柱框架侧移刚度试验分析[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3年
4 文立辉;;船用变频调速推进电动机模态分析[A];湖北省声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文集[C];2006年
5 胡安康;孙群;范佘明;华汉金;;高负荷螺旋桨敞水及空泡性能试验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6 王娟;王冬珍;刘汉中;;青草沙水库北围堤防渗墙结构对渗流场的影响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人类活动与河口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张耀春;周晅毅;刘玉姝;张福海;;截面为三角形的空间格构式刚架体系的整体稳定性试验研究及平面内稳定性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三)——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胜军;胡清娟;;宝泉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模型验收试验[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06)[C];2006年
9 ;前言[A];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10 孙秀珍;陈兆阅;刘迎曦;王莹;;数值模拟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可行性研究[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海林;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型梁剪力滞效应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曾远;土体破坏细观机理及颗粒流数值模拟[D];同济大学;2006年
3 苏超;基于有限单元法的高拱坝优化设计方法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4 王戍平;破碎围岩隧道的模拟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单炜;异形截面斜拉桥索塔锚固区节段受力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李育超;基于实际应力状态的土质边坡稳定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王培生;全回转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郑筱彦;压力分散型锚索加固边坡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朱彤;结构动力模型相似问题及结构动力试验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10 刘洁;冲击式水轮机内部流动数值模拟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小军;长短桩组合桩基础模型试验及承载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孟勇;大型上承式桁架拱渡槽的模型试验及三维有限元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3 刘海燕;隧道开挖对地面建筑结构的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4 何立明;桩—土—承台非线性共同作用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5 郭玮;土钉支护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工程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朱崇诚;大型海上平台滑移装船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7 苏红星;管式加热炉旋流场燃烧节能新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胡杰;青铜峡水电站尾水管中墩改造结构模型试验与计算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熊刚;独塔无背索斜拉桥主梁受载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刘刚;透水框架体水流特性及护岸应用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范颖华 通讯员 李之政;国家体育馆“模型试验”成功[N];华夏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推进黄河口模型试验基地建设[N];东营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陈佳南;为“南海一号”出水保驾[N];中国船舶报;2008年
4 原小利;黄委切实加快黄河河口模型试验基地建设步伐[N];黄河报;2006年
5 记者 林英 通讯员 何春权;我国核电厂第三代安全壳模型试验获得成功[N];光明日报;2000年
6 张银炎 徐春阳;七○八所船模试验量多质优[N];中国船舶报;2006年
7 刘丕建;黄河口物理模型基地建设初战告捷[N];黄河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石黎星;乐昌峡流激振动模型试验完成审查[N];韶关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由庆祝 通讯员 孙世岩;哈电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亮剑[N];中国工业报;2006年
10 时明立 姚文艺;建设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实体模型的要求分析[N];黄河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