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是减量化效果显著,体积可减少90%,但仍有20%~30%的质量留在了焚烧灰渣中。焚烧灰渣主要包括飞灰和炉渣,飞灰因其可浸出重金属含量高,且含有二噁英等有机污染物,属于危险废物。炉渣是灰渣的主要部分,占80%左右,在我国是属于没有毒性的一般废物,可直接进行填埋或作建筑材料加以利用。
随着垃圾焚烧工艺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和对污染控制的愈加严格,焚烧炉渣内重金属的活性及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性应引起足够重视。
近年来,我国在垃圾焚烧处理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焚烧工艺和焚烧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研究多集中于飞灰这种危险废物,而对属于一般废物的焚烧炉渣研究极少,且局限于与炉渣作工程集料或建材利用相关的工程性质,对炉渣中重金属的来源、分布规律和活性大小以及在炉渣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性评定研究尚少。另外,除作建材、骨料等简单利用外,有待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高附加值的炉渣利用途径。
针对这种现状,本文通过对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重金属含量、存在形态分布及浸出特性的研究,对炉渣在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性做出评定,并通过对炉渣基质反应床处理高含磷禽畜废水的工艺运行参数优化、污染物的去除机理考察等,致力于开发出一条炉渣利用的新途径。
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垃圾焚烧炉渣的基本特性:从组成上看,主要包括熔渣、玻璃、陶瓷和砖头、石块等物,还含有一定的塑料、金属物质和未完全燃烧的纸类、纤维、木头等有机物;炉渣中大于4mm的颗粒占60%左右,适合作建筑材料使用,小于4mm的颗粒可考虑做水处理介质。
炉渣的主要组成为SiO_2:35.3%~42.3%,CaO:19%~27.2%,Al_2O_3:7.4%~7.8%,Fe_2O_3:3.9%~5.1%,还有少量的Na_2O、K_2O、MgO、TiO_2等。SiO_2、Al_2O_3、Fe_2O_3、Na_2O、K_2O的含量随炉渣粒度的减小而变小,相反地,CaO、P_2O_5、MgO、TiO_2等物质的含量却随粒度的变小而增大。
炉渣含有较高的重金属,且炉渣粒度变小,重金属含量升高:重金属在炉
|
|
|
|
1 |
李波;王君;杨学权;辛美静;蔡玉良;;不同pH值浸取液对重金属长期浸出行为的影响[J];中国水泥;2010年05期 |
2 |
张永涛;张增强;唐次来;王娟;;杨凌城市生活垃圾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3 |
安晓雯;杨凤林;仉春华;国强;张照明;;大连市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重金属污染物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4 |
李新明;乐金朝;马清文;;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灰应用于路面基层的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6期 |
5 |
李静玲,张锦玫,魏鸿榕,蒋晓瑜;城市生活垃圾生产有机复合肥可行性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6 |
杨福云;吴国防;刘清才;刘艺;黄本生;;城市垃圾焚烧飞灰理化性质及处理技术[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
7 |
秦莉;李玉春;尹莉;丁湘荣;李国学;;城市生活垃圾工厂化堆肥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
8 |
龚慧仙;;玉溪市部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J];环境科学导刊;2010年06期 |
9 |
孔丝纺;刘阳生;曾辉;解庆龙;吕晓蕾;;焚烧源挥发性重金属的排放对周边土壤和植被污染的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4期 |
10 |
林兰清;浅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J];热带农业工程;1998年01期 |
11 |
;国外控制城市生活垃圾的方法(一)[J];陕西环境;1999年01期 |
12 |
杨荫凯;发挥联动优势 实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J];资源.产业;2000年12期 |
13 |
赵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及其处理方法[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3年04期 |
14 |
黄威;磁选法有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J];再生资源研究;2003年01期 |
15 |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体利用前景广阔[J];环境;2003年01期 |
16 |
;包头市引进新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J];机电设备;2004年04期 |
17 |
吴克,蔡敬民,俞志敏,刘斌,金杰,Michael Nelles,Petja Stoever,Thomas Fritz;合肥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和实施措施[J];环境卫生工程;2005年03期 |
18 |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工艺设备[J];中国乡镇企业技术市场;2005年07期 |
19 |
吴满昌,孙可伟,李如燕,孙艳,张海东;温度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5年05期 |
20 |
杨先海;吕传毅;;城市生活垃圾压缩站环境污染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