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物流服务能力的系统化认知与战略性获取

吴保峰  
【摘要】:在全球化、信息化、动态化的市场环境中,物流企业依靠什么在市场上生存?其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什么?这些源泉从哪里来(企业内部还是外部)?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本文认为:①物流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依赖于其在竞争中所表现出的物流服务能力,即物流企业是依靠物流服务能力成功竞争;②企业所表现出的物流服务能力可以来自企业内部,通过企业的学习积累不断的获取与提升能力;但是这些能力不仅仅、而且也不可能全部产生于企业内部,外购是获取物流服务能力的另一种战略选择。 论文将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方法有效的综合运用,将企业能力理论、物流管理、服务管理、和外购理论相融合,按照如何认知物流服务能力(界定、识别与测度)和如何获取物流服务能力(从哪里以及如何获取)的逻辑过程,对物流服务能力进行了系统化研究。以期为物流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 论文在前面的铺垫和准备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物流服务能力的研究框架,本文的研究就是基于此框架而展开。论文从总体上回答了两个问题:如何认知物流服务能力?从哪里以及如何获取物流服务能力? 1.论文从界定、识别与测度三个角度进行了物流服务能力的系统化认知 (1)通过对物流服务能力的界定,回答了“什么是物流服务能力”。通过理论总结与文献归纳,并结合本文研究特点,建立了物流服务系统模型,对物流服务能力的内部逻辑结构、层级结构、外部表现形式进行了全面认知,依据物流服务能力的广度与深度特征,归纳出了四种具有不同能力特征的物流企业类型。 (2)通过对物流服务能力的识别,回答了“如何识别不同特性的物流服务能力”。一方而,受Kano的产品质量二维模型启发,建立了物流服务能力客户敏感类型的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提出了物流服务能力客户敏感类型的识别方法,并通过实证研究对识别方法进行了应用和验证;另一方面,受到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理论的启发,本文建立了基于客户的物流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框架,为物流服务能力成熟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焦玥;傅翠晓;黄丽华;;企业向平台型B2B电子商务模式的转型——基于上海爱姆意公司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9期
2 汪浩;兰振东;葛洪磊;;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服务外包业务模式与发展途径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6期
3 张孜异;;物流混战电子商务[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1年05期
4 罗飞;;芳村花卉龙头崛起的秘密:抓牛鼻子![J];深圳特区科技;2010年Z2期
5 耿小庆;;组织知识创新与企业能力成长:一个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1年08期
6 王刚;;基于物流服务中心的物流成本划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7 张军;金露;;企业动态能力形成路径研究——基于创新要素及创新层次迁移视角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6期
8 朱长征;;陕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企业经济;2011年08期
9 王雪冰;;基于决策树技术的铁路货运企业客户流失问题研究[J];河南科技;2011年14期
10 余浩;陈劲;;企业互搏意愿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7期
11 朱莉;;基于超网络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优化模型[J];系统工程;2011年06期
12 章宙;柳敏;;从运价的影响因素看我国公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策略选择[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13 刘冰雪;;浅谈JIT在国际会展物流中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11年18期
14 付娉娉;尚航标;田国双;;企业动态能力及组织能力演化:一个理论框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6期
15 傅枭雄;;浅谈第三方物流在中国的发展状况[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8期
16 纪寿文;黄婷婷;;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建模求解[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年09期
17 徐明川;;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研究[J];大众科技;2011年06期
18 王建华;李南;罗建强;郭慧;;价格敏感型供应链网络规划模型及其混合遗传算法[J];管理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19 尤功胜;;基于企业创新需求的政府分类扶持研究[J];云南科技管理;2011年03期
20 东岗;;企业国际化与制度供给匹配:一个三维分析框架[J];科学与管理;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尔锦;;浅析物流企业服务营销之策略[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2009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韩常海;;郑州邮政进军物流的策略研究[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桦;;物流系统中的客户服务与企业竞争力[A];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石化杯”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实施全过程物流服务 与制造业客户共同成长[A];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会议资料[C];2007年
5 ;开发生产资料物流服务 做大做强流通主业[A];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会议资料[C];2007年
6 李伟贤;李伊松;;物流企业顾客价值层次分析模型[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依托干线运输优势 延伸物流服务链条[A];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会议资料[C];2007年
8 许楚扬;;构建烟草区域性物流中心初探[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雄;;2003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回顾与2004年展望[A];第七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C];2003年
10 武晓芳;;关于传统物资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服务的思考[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乙明;企业能力视角的产业重复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林云;汽车物流服务供应链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何美玲;基于可靠性分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设计与协调[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晓立;供应链环境下物流服务集成商资源整合决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启兰;大规模定制(MC)物流服务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程跃;企业能力与新兴技术共生演化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丁蕊;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供应商选择与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刘光岭;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9 权锡鉴;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楼永;企业多元化:基于能力理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祝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顾客满意度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2 钱坤;基于博弈的物流服务定价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邹美;信息系统和全球网络支持下的现代第三方物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雁华;行业物流服务差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林锋;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外包的招标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崔亚慧;基于集成理论的西安烟草物流服务标准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王玲玲;产品研发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企业能力特点及相互关系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0年
8 罗洪;企业能力与突变式创新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9 赵骏先;电力物流服务站业务流程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钱蓉;FDX公司物流服务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世轶;物流服务成港口竞争最重要环节[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世 轶;港口竞争 物流服务最重要[N];经理日报;2005年
3 记者 王向华 实习生 雷晓艳 朱田凤;亨通把现代物流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N];陕西日报;2004年
4 ;物流服务成港口竞争最重要环节[N];物资信息报;2005年
5 曹飞;物流服务仍为短板[N];国际商报;2008年
6 赵辉 记者 孙中杰;河南首家物流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落户巩义[N];中国质量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邓军平 通讯员 于赣;物流服务中心:物资集约化在此凸显[N];国家电网报;2010年
8 小叶;今年俄运输物流服务市场增幅将不低于12%[N];远东经贸导报;2010年
9 党晓伟;全面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精心打造物流服务品牌[N];长治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杨兆敏;结构调整中转型考验企业能力[N];工人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