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厌氧膨胀床处理城镇污水工艺和机理研究

蒋柱武  
【摘要】:厌氧处理工艺以其低能耗、建设和运行费用省、污泥产量低、占地面积少、能产生甲烷气体为能源回收提供可能等特点而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一些气候适合的地区,利用厌氧工艺处理城镇污水将是一项很有吸引力的技术。厌氧处理与合适的后续处理相结合,不仅可以削减有机污染负荷,还可进一步净化城镇污水并达到严格的排放标准。本课题立足于目前的现状,研究了低能耗、易管理的厌氧膨胀床+接触氧化及厌氧膨胀床+土地处理组合工艺。通过小试实验研究了以颗粒污泥和矿化垃圾分别作为厌氧膨胀床生物载体处理城镇污水的效果,研究了进水COD波动、温度突变、进水SS等对反应器稳定性的影响;以中试装置及组合工艺研究了处理实际城镇污水的效果及机理,分析了颗粒污泥的特性,并对厌氧膨胀床的水力学特征和组合工艺能耗进行了探索。 以颗粒污泥与矿化垃圾分别作为厌氧膨胀床的污泥载体,对比研究了低浓度高上升流速和高浓度低上升流速两种启动方式,出水COD、颗粒污泥的生成量及粒径等表明,低浓度高上升流速启动要比高浓度低上升流速方式快10d使出水低于100mg/L。颗粒污泥床只需要45d顺利启动,矿化垃圾床需要55d才能成功启动。评价城镇污水厌氧可生化性的结果表明,厌氧处理可能达到的处理效率为81.5%;城镇污水中的悬浮物能通过吸附、拦截及降解作用较好地去除悬浮物,COD_(SS)去除率稳定在60%左右。停留时间增加,COD去除率提高,停留时间(X)与有机负荷去除量(Y)的关系为:对颗粒污泥床反应器,Y=0.2619Ln(X)+2.1662;对矿化垃圾床反应器,Y=0.2715Ln(X)+1.9799。在系统长期运行时,厌氧膨胀床对进水COD变化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当温度发生变化,会对厌氧膨胀床系统的稳定性带来影响,但随着系统的逐步适应,会逐渐降低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增加回流比、提高水流上升速度,可有效提高厌氧膨胀床降解效果。由于单位体积中颗粒污泥床比矿化垃圾床生物量要丰富,在面对温度变化、有机负荷冲击和水力负荷冲击时,颗粒污泥膨胀床适应能力较强;而由于在单位体积内矿化垃圾的Ca~(2+)、Mg~(2+)等阳离子要比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多,矿化垃圾膨胀床对磷的去除效果较好。 在现场建立了中试装置,具体探讨了低温下厌氧膨胀床启动和二次启动特性,并进一步考察了上升流速、停留时间、温度和碱度对厌氧膨胀床处理城镇污水的效果。在处理低温或常温的城镇污水时,当进水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hr,污泥膨胀床对进水中的COD去除率可达80—90%,实现了仅用厌氧膨胀床工艺一次性处理就能使出水COD值达到城镇污水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在进行二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新;;EGSB反应器处理有机污水的可行性研究[J];四川建材;2010年04期
2 王征;王成端;;常温下低浓度EGSB反应器的启动运行[J];江苏环境科技;2008年03期
3 王征;王成端;;常温下EGSB反应器的启动运行[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袁志宇;杨珍珠;代华军;;常温下强化UASB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王俊安;李冬;田智勇;张杰;朱兆亮;付昆明;;常温城市污水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研究[J];环境科学;2009年07期
6 路金喜;马恒泽;王德宏;李宏伟;王彦惠;陈丽;;城镇生活小区污水生态原位净化回用处理工艺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王俊安;李冬;张杰;;低氨氮条件下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快速启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8 丁春华,朱金华,杨虹;农业废弃物两相厌氧处理技术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993年S1期
9 杨虹,伦世仪;两相颗粒污泥UASB结合离子交换工艺及模型化研究[J];环境科学;1995年02期
10 郝丽芳,周岳溪,张寒霜;厌氧颗粒污泥对五氯酚(PCP)的吸附、解吸及生物降解[J];中国环境科学;1999年01期
11 任洪强,丁丽丽,陈坚,伦世仪;EG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床工作状况及污泥性质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1年03期
12 杨麒,李小明,曾光明,谢珊,刘精今;固定化微生物脱氮技术[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年10期
13 周洪波,陈坚;五氯苯酚对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的毒性作用[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14 王妍春,左剑恶,肖晶华;EGSB反应器处理含氯苯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15 阮文权,陈坚;同步脱氮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及其反应过程[J];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04期
16 冯亮,吴静,陆正禹;高温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试验研究[J];中国沼气;2003年03期
17 董春娟,吕炳南;废水处理中污泥颗粒化及生物附着化作用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18 李宗义,王海磊,王鸿磊,李培睿,程彦伟;强化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J];水处理技术;2004年02期
19 徐金兰,黄廷林,王志盈;ABR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学特性[J];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10期
20 蓝惠霞,陈中豪,陈元彩,陈荣;微氧条件下培养降解五氯酚的好氧颗粒污泥[J];中国造纸;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敏;罗会刚;黄英;吴兴贵;;ABR—EGSB组合工艺在常温下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A];四川省水污染控制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小芳;李广科;;矿化垃圾用作草坪土的改良初探[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汪明勇;郭小平;王玮璐;张平;苏昭辉;张劲松;;矿化垃圾腐殖土在绿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与填埋场绿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田静思;张后虎;张毅敏;高月香;蔡金榜;;矿化垃圾填料对污水中氮磷去除能力的动力学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5 李敏姝;王海鹏;;基于手持设备的低能耗人机界面设计与实现[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6 冯彦;张澄博;林伯韬;;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永青;张茜;何晓俊;;浅谈广西小城镇污水特点及处理工艺研究[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臧广辉;杨启才;邓正强;杨丽;;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A];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与填埋场绿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管锡珺;涂剑成;;UASB反应器的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孙晓君;王志平;刘莉莉;;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油田驱采出水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柱武;厌氧膨胀床处理城镇污水工艺和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袁志宇;常温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蕾;双污泥系统颗粒污泥的培养及脱氮除磷性能[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4 张云霞;颗粒污泥SBR中试研究及颗粒污泥氧传质机理与胞外聚合物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5 喻伟;住宅建筑保障室内(热)环境质量的低能耗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张斌;MBR和GSBR中微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徐金兰;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系统的特性及调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8 管锡珺;高效厌氧反应器开发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王志平;好氧颗粒污泥脱氮特性及其过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韩志英;分步进水序批式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工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华军;常温下强化UASB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王磊;常温下向ABR反应器中加入惰性载体促进颗粒污泥形成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谢丽;常温下EGSB反应器的运行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高俊峰;常温下UBF处理器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柳顺莲;SBR中缺氧反硝化颗粒污泥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邹林琳;生物造粒流化床颗粒污泥物理化学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侯伟忠;膨胀颗粒污泥床处理PTA废水的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肖本益;UASB反应器的启动及厌氧颗粒污泥的特性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2年
9 薛来平;玉米酒精废水处理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肖义平;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未培养和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及新种的鉴定[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骏;城镇污水纳管展开“百日攻坚”[N];宜兴日报;2008年
2 实习记者 陈艳艳;努力完成全区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N];毕节日报;2008年
3 记者 周永源 吕瑾;楚雄州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速[N];云南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李光华 通讯员 陈冠军 彭娟;湘潭城镇污水不再直排湘江[N];湖南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李天涛;省人大环资委来我州调研城镇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N];团结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莫艳萍 本报通讯员 宁国用;一个引人注目的跨越[N];广西日报;2011年
7 韶关日报记者 魏生革 通讯员 王婧 刘佰骐;我市获中央资金4950万[N];韶关日报;2011年
8 记者梁佳佳 通讯员宁国用;今年23亿建设城镇“污垃”处理设施[N];广西法治日报;2011年
9 陈文闵怡;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城镇污水纳管工作[N];宜兴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张如月;自治区对我市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开展督查[N];钦州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