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斜拉索振动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

周海俊  
【摘要】: 作为斜拉桥主要承重构件的斜拉索,由于其质量轻、柔度大、阻尼低,极易在外界激励下产生各种类型的振动。为抑制拉索的大幅振动,在拉索锚固端附近安装阻尼器以提高拉索模态阻尼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减振方法之一。然而,一些斜拉桥的拉索在采用减振措施后仍然发生了大幅振动,表明现有的工程技术对于拉索-阻尼器系统的振动特性和阻尼器参数优化等问题仍然没有能很好的把握并予以解决。本文回顾了拉索风致振动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现状,着重讨论了各类阻尼器特点、理论分析方法、半主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等。进行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①进行了几类拉索减振阻尼器的单体试验。试验发现各类不同的阻尼器的力-速度关系符合不同的简化数学模型,粘性阻尼器较符合分数非线性模型,而油阻尼器(包括MR阻尼器)则符合线性或双线性模型。同时发现几乎所有的阻尼器均带有一定的刚度,且在阻尼器起动时可能具有很小的摩擦力。试验表明阻尼器的实际工作特性比较复杂,建立精确模型来模拟阻尼器的全部工作特性很困难。但在设计阻尼器的参数时,可以采用简化模型,针对拉索减振的要求,通过对安全系数的把握就可以指导减振设计时的阻尼器参数优化工作。目前,许多阻尼减振装置在结构和桥梁中已得到了应用,并有其相对应的简化模型和对应的优化设计方法。这些简化的模型可能不一定完全适合拉索减振的优化设计要求,但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可以在修正后予以采用。 ②进行了附加11种阻尼器的斜拉索实索减振试验,论文详细描述了其中非线性粘性阻尼器、油阻尼器、MR阻尼器和摩擦型阻尼器的实索减振试验结果。试验发现无阻尼器拉索的内阻尼很小,在外界激励下振动难以衰减;而在附加阻尼器后,拉索的阻尼有了很大的提高。试验发现这四类阻尼器提供给拉索的对数衰减率值随拉索波腹点振幅及振动模态阶数的变化而变化;线性阻尼器设计方法无法解释该现象。将非线性粘性阻尼器试验结果与非线性设计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发现拉索所能获得的理论最大对数衰减率值远大于试验值,经分析是刚度的影响,该刚度可能是阻尼器的刚度,也有可能是由于阻尼器支架刚度的不足所导致。同时在粘性阻尼器试验中发现由于阻尼器内部构造或连接所导致的摩擦力而使得试验测得的对数衰减率值与理论计算值在小振幅段对应不是很好;在油阻尼器、MR阻尼器的实索减振试验中均发现了该摩擦力对拉索所能获得的对数衰减率在小振幅时的影响。试验发现由于支架刚度或连接的原因导致附加油阻尼器后拉索的对数衰减率均值相较于其它三种阻尼器要低,说明除阻尼器参数外,支架刚度和连接对于拉索减振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试验发现附加增强电压的MR阻尼器的拉索的阻尼特性可分为两部分,原因是由于有增强电压后的MR阻尼器力-速度特性符合双线性模型。在摩擦型阻尼器的实索减振试验中观察到了拉索所能获得的理论最大对数衰减率值;同时试验得到的拉索阻尼值与理论预测值在变化趋势上一致,但两者在阻尼器的起动振幅及最大对数衰减率值所对应振幅不一致,原因可能是由于理论计算假定不合理所导致。 综上所述,由于各种非理想因素的影响,很难以线性设计方法予以解释,也难以用非线性设计方法完全预测其试验结果;这些因素包括阻尼器的内摩擦、内刚度、非线性粘性阻尼、支架刚度和连接非线性等等。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优化阻尼器参数时,需针对所采用不同阻尼器的非线性特性采用不同的非线性模型进行分析,同时设计时需保证拉索的支架具有足够的刚度,并在最终通过对安全系数的把握以提供拉索足够的阻尼。 ③分析了阻尼器的并联刚度对拉索模态阻尼比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忽略刚度影响的阻尼器类似,考虑刚度影响后的阻尼器同样存在着通用优化设计曲线。由于刚度的影响,拉索-阻尼器系统所能获得的最大模态阻尼比将显著的减小,而所对应的阻尼器最优阻尼值将要增大。将上述结论推广到非线性分数阻尼器,并将考虑刚度影响后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粘性阻尼器实索减振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考虑刚度影响后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更接近。但同时也发现考虑刚度影响后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在拉索小振幅区域对应仍不是很好,分析是由于阻尼器的摩擦力所导致。由于简谐振动时,阻尼和刚度并联关系可以转化为等效的阻尼和刚度串联关系,通过该换算关系,按模态阻尼比的折减率确定了拉索阻尼器支架的刚度要求,并进行了拉索减振工程应用的计算分析。 ④对双线性油阻尼器的参数优化进行了了计算分析。分析发现由于双线性阻尼器在小速度时表现出线性及大速度时表现出双线性的两种工作状态,拉索在这两种状态下表现出不同的阻尼特性。且这两种状态在切换时与拉索波腹点振幅是增大还是衰减相关,在设计时需仔细分析在这两个状态过渡段的阻尼特性,取不利值作为设计值。同时将MR阻尼器的实索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在变化趋势上吻合,但在小振幅时拉索的阻尼值由于存在着阻尼器的内摩擦而导致两者相差较大。由此进行了实桥拉索减振用双线性油阻尼器的参数优化设计计算。 ⑤针对阻尼器减振措施的减振效果受阻尼器安装位置的限制,提出在拉索端点设置形状记忆合金(SMA)作动器,通过加热、冷却方式以改变SMA弹模(长度)从而改变拉索内张力的半主动控制方法。进行了国产SMA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及模型拉索半主动控制试验。试验发现,采用SMA作动器可以有效的控制拉索张力的变化,SMA作动器的相变切换时滞约为0.3秒;说明采用SMA作为作动器控制拉索的张力变化进行半主动控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但由于模型拉索试验中采用自由振动衰减测阻尼的方法评价制振效果,采用等间隔周期利SMA作动器施加扰动的方法制振效果不够理想,数值分析亦验证了试验结论。数值分析同时也表明,如果在拉索振动至不同相位时,通过改变SMA作动器的状态以改变系统刚度的制振方法减振效果明显,但这种控制方式需要SMA作动器具有更高的响应频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王金峰;刘斌;;斜拉索的振动与抑振措施探讨[J];中国港湾建设;2006年01期
2 潘飞;张又进;牛松山;;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斜拉索减振系统性能试验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08期
3 梁鹏;陈金涛;曹琳;;CFRP斜拉索力学特性[J];中外公路;2006年01期
4 刘志辉;姜剑峰;罗勇强;;荆州长江公路大桥斜拉索挂索工艺[J];湖南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5 李昊天;;襄阳汉江三桥斜拉索振动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33期
6 刘发;岳红宇;谢民滇;胡星宇;;腐蚀斜拉索承载力退化模型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17年03期
7 赵珧冰;孙测世;;温度变化对端部激励斜拉索共振响应影响[J];计算力学学报;2017年05期
8 彭俊钦;童少伟;姜金;刘丁丁;;斜拉索——阻尼器耦合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建筑;2017年05期
9 俞建群;张海良;汤亮;何旭初;黄冬芳;金芳;方雷;;光纤检测技术在斜拉索上的应用[J];金属制品;2020年03期
10 沈达佳;胡志坚;李杨;;近场爆炸时斜拉索抗爆性能分析[J];振动与冲击;2020年21期
11 刘博;郑军;刘仁杰;;浅析斜拉索施工及修复[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年03期
12 刘小兵;陈帅;郑云飞;刘庆宽;马文勇;;斜拉索风雨激振试验新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振动与冲击;2017年15期
13 符旭晨,周岱,吴筑海;斜拉索的风振与减振[J];振动与冲击;2004年03期
14 吴建城,方联民;钱塘江三桥斜拉索施工工艺[J];湖南交通科技;1997年01期
15 刘进;冯文平;潘霜;邓尧;;斜拉桥中斜拉索的施工技术分析及管理措施[J];居舍;2020年10期
16 陈冬剑;毕伟;胡云天;;斜拉索风雨振影响参数的理论研究[J];结构工程师;2020年03期
17 徐懋刚;;跨海斜拉索大桥自爬行机器人研究及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9年21期
18 刘庆宽;郑云飞;赵善博;马文勇;刘小兵;陈进杰;;螺旋线参数对斜拉索风雨振抑振效果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6年10期
19 李寿英;钟卫;陈政清;;缠绕螺旋线斜拉索气动性能的数值模拟[J];振动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林;孙利民;;用于阻尼器试验的斜拉索等效模型建模[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2 谢子洋;李遇春;吴南方;;斜拉索参数振动稳定性能量分析及实验验证[A];第2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7年
3 谢伟东;连新增;;清河斜拉桥斜拉索安装工艺[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熊健民;余启志;余天庆;;斜拉索粘性阻尼器最佳阻尼系数的研究[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志辉;;荆州长江公路大桥斜拉索挂索工艺[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康厚军;蔡云鹏;郭铁丁;;斜拉索数量对斜拉桥共振问题的影响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摘要集[C];2021年
7 郑舟军;白洪海;周志明;王翔;;基于雷达形变测量的斜拉索检测技术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1年
8 田岱松;;单索面非等跨偏载斜拉桥斜拉索快速拆换技术[A];2020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20年
9 颜威;邓建;;大跨度异形钢箱梁+斜拉索连廊施工技术[A];2020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20年
10 白雨润;赵善博;刘庆宽;刘小兵;马文勇;;螺旋线参数对斜拉索风雨振抑制效果的影响[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4年
11 刘耀武;李传平;;斜拉索振动浅析[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2 胡可;;斜拉索力学特性及精确定位计算方法[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3 魏建东;刘山洪;赵人达;;斜拉索线型的延拓法分析与设计[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14 李金海;;桥梁斜拉索单模态振动的混沌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15 张武剑;王波;杨金保;柴小鹏;;端部位移激励下斜拉索的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A];全国斜拉桥关键技术论文集(2012)[C];2012年
16 金平;陆剑峰;;建筑结构用特种拉索的研制与开发[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7 覃虹;廖海黎;何向东;;斜拉索抗风雨振动气动措施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8 梁鹏;肖汝诚;;斜拉索分析理论及特性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9 梅葵花;吕志涛;;CFRP拉索斜拉桥的静力特性分析[A];第三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0 黄小明;;关于斜拉索大桥变形监测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的探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数字区域建设与地理空间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海俊;斜拉索振动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2 冯博;大吨位FRP拉索锚固体系及长期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9年
3 吴敬宇;碳纤维拉索锚固体系及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4 郑云飞;表面状态对斜拉索气动力和风致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8年
5 靳其宝;集成对称聚光系统对太阳的定向跟踪与振动控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赵杏;FRP拉索疲劳损伤演化规律和寿命可控设计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7 李薇;斜拉索风雨激振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王剑;斜拉索风雨激振数值模拟与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9 郭铁能;空间柔性结构振动拉索控制[D];清华大学;2007年
10 逯鹏;斜拉索风雨激振的数值模拟及基于滑移理论的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1 李伟义;斜拉索风雨振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2 付美艳;涅克拉索夫的诗歌创作与民间文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13 任洪鹏;基于风雨两相流的斜拉索风雨激振的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4 李志江;碳素纤维复合材料(CFRP)斜拉索非线性振动特性和参数激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5 李暾;拉索风雨激振理论模型研究及其振动特性分析[D];湖南大学;2013年
16 袁建明;在役拉索金属截面积测量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7 关健;斜拉索风雨激振理论模型及参数化分析[D];天津大学;2018年
18 瞿越兴(CU VIET HUNG);基于多种阻尼器的斜拉索减振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19 程鹏;斜拉索风雨激振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0 朱保兵;拉索振动主动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唐艳;斜拉索风雨激励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2 林伟达;斜拉索雨振及其制振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詹英杰;斜拉索—阻尼器系统振动控制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付英;基础激励下桥梁斜拉索振动分析与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黄道斌;碳纤维拉索的温度效应及车撞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9年
6 王际帅;摩擦耗能式自复位拉索的试验测试及减震性能分析研究[D];东南大学;2019年
7 郜辉;惯容-阻尼减振系统对斜拉索振动控制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8 蔡翔;独塔钢箱梁斜拉桥易损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9 蔡龙;调谐惯质电磁阻尼器的理论模型及其斜拉索减振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10 孙敏杰;基于被动波动方法的足尺拉索断丝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11 闵祥威;斜椭圆截面仿生斜拉索模型气动力与尾流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12 王琦;基于小波包分析与神经网络的拉索损伤识别方法[D];福州大学;2018年
13 陈立;并行拉索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14 孙一飞;斜拉索外形对气动稳定性影响的试验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9年
15 毛善明;斜拉索在风—车荷载及覆冰作用下的腐蚀疲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16 曾宪谦;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斜拉索相关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年
17 朱子昂;平行钢丝拉索在荷载与电化学腐蚀耦合作用下的损伤机理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18 代乾冰克;服役环境下拉索破损安全可靠度评估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19 黄成;拉索腐蚀损伤对斜拉桥结构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20 尹辉铭;基于空间相关性的拉索群状态评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刘华;俞正声会见意大利参议长格拉索[N];人民日报;2015年
2 记者 柏松;罗马尼亚布拉索夫州访问团继续在淮考察[N];淮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杨洪伦;全球最大车用拉索企业入驻长春[N];长春日报;2008年
4 记者 梁为 实习生 陈晓 通讯员 覃泽明;白沙大桥新斜拉索更换完毕[N];广西日报;2006年
5 ;全球最大车用拉索制造企业入驻长春高新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6 ;格拉索:天价年薪惹了祸[N];财会信报;2006年
7 陈晓刚;美最大养老基金要求格拉索下台[N];中国证券报;2003年
8 记者 赵明昊;李克强会见意大利参议长格拉索[N];人民日报;2015年
9 记者 吴乐珺 史克栋 韩秉宸;李克强会见意大利参议长格拉索[N];人民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陈宜飚;纽交所前主席格拉索“罪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11 陈晓刚;格拉索事件又起波澜[N];中国证券报;2003年
12 记者 李川;肖怀远会见意大利参议长格拉索一行[N];天津日报;2015年
13 ;透明度:诚信建设的有效途径[N];期货日报;2003年
14 本报记者 刘仁慧;从格拉索辞职看董事会治理难题[N];财经时报;2003年
15 本报记者 郭蕾;【格拉索】慷慨的代价[N];证券时报;2003年
16 本报记者 张孔生;扬州又添一座斜拉索大桥[N];扬州日报;2011年
17 通讯员 王磊 武立康 记者 童云;国产斜拉索用钢首次打破进口产品垄断[N];中国冶金报;2005年
18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王勇;“八爪鱼医生”爬上高空桥索[N];湖北日报;2022年
19 本报记者 张孔生;扬州又添一斜拉索大桥[N];扬州日报;2011年
20 记者 蔡晓丹 陈史 通讯员 夏露;主桥首对斜拉索成功挂设[N];汕头日报;202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