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技术和平滑层对极紫外多层膜基底粗糙度的影响及表面表征技术研究
【摘要】:多层膜反射镜不仅广泛应用于极紫外太空观察、等离子体诊断和同步辐射应用等领域,而且是下一代极紫外光刻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反射率的高低是多层膜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极紫外波段,由于多层膜表界面粗糙度大小要比波长小很多,同时膜层界面又一定程度上是基底表面的再现,因此,基底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多层膜反射镜的光学性能。目前,具有极小粗糙度的超光滑光学表面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多层膜领域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与此同时,光学基底表面粗糙度的表征和评价也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工作的开展对改善光学薄膜的制备工艺,提高薄膜的光学性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超光滑基底清洗理论和方法,采用擦拭法和超声波清洗方法对硅片和玻璃基底进行清洗,设计了正交实验方法,讨论了溶液温度、清洗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对于超声清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脂棉中某些纤维不可避免地与污染物相互作用导致样品表面擦伤或残留,虽然可以去除一些污染物,但是也随之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而超声清洗后的表面,其粗糙度小于0.2nm,并且表面无污染物。正交实验方法优化了超声清洗工艺,从实验结果看,超声温度对清洗效果有很明显的影响,温度35℃、45℃清洗效果明显优于25℃;而超声时间(10分钟、20分钟)的改变对基底清洗效果没有很明显的影响;在经优化的超声清洗工艺处理后的硅片上制备的周期为6.9nm的Mo/Si多层膜反射率达到54.8%(N=20)。
为减小基底表面粗糙度,在制备多层膜前,可以在基底上先镀制平滑层。本文研究了在制备Mo/Si多层膜前镀制碳平滑层对基底粗糙度的改善情况。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镀膜前后的表面进行表面粗糙度测量,为进一步分析碳平滑层对于镀膜前后基底形貌的影响,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过程中,采用了定域测试方法,通过对同一个区域镀膜前后表面数据的数值处理,可以定量地分析碳平滑层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两个基底上,分别沉积厚度为30nm和50nm的碳单层膜后,在不同扫描范围测试的表面粗糙度均增
|
|
|
|
1 |
刘宏开;罗崇泰;王多书;陈焘;;光学薄膜优化设计——非线性单纯性优化算法的应用[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2 |
刘志宇;曹一鸣;王小辉;卫红;周鸿飞;;常用光学薄膜设计软件功能比较[A];薄膜技术高峰论坛暨广东省真空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3 |
杨帆;沈军;吴广明;周斌;孙骐;;纳米光学薄膜的紫外光处理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4 |
姚兰芳;沈军;汪国庆;吴广明;吴兆丰;王珏;;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制备多孔二氧化硅光学薄膜[A];2004年光学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5 |
刘志国;熊胜明;张云洞;;激光量热法测量红外光学薄膜吸收[A];2004年光学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6 |
洪冬梅;朱震;刘国喜;;激光器使用的光学薄膜[A];2004年光学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7 |
马汶伟;;光学薄膜在照明领域的应用[A];2004年光学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8 |
张殷华;黄伟;张云洞;;光学薄膜附着力测量方法[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
9 |
曹一鸣;王小辉;卫红;刘志宇;盘巍;;常用光学薄膜设计软件功能比较[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
10 |
尤大伟;;制备光学薄膜的离子源技术[A];2008年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十二届电子束离子束学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电子束焊接学术交流会、粒子加速器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离子源学术交流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2008年全国高能束加工技术研讨会、北京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粒子加速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