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烟囱结构在竖向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
【摘要】: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一般认为这是由水平、竖向及扭转地震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对工程抗震的研究,长期是遵循水平地震力起主要作用的观点。然而,震害现象和地震记录显示,在一些地震中竖向地震作用很大,对结构体系的破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结构竖向地震反应是抗震设计可靠性的重要保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本文列出了大量认为与竖向地震有关的震害实例,研究了竖向地震波的幅值、频谱和反应谱,对高耸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和地震响应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
本文使用ANSYS建立高耸烟囱结构的计算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对影响结构竖向动力特性的一些参数进行分析,给出烟囱结构竖向振动周期的近似计算公式;选取了两条天然地震波El-Centro波和Taft波,对结构进行竖向地震时程分析,将时程法得到的结果与反应谱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本文讨论竖向与水平地震动共同作用下高耸烟囱结构地震响应的分析方法,采用ANSYS计算烟囱结构在竖向地震和水平地震共同作用下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动力时程分析,分析高耸烟囱结构在竖向和水平地震共同作用下抗震性能,研究竖向地震动对结构水平抗震性能的影响。
|
|
|
|
1 |
高正中;竖向力推翻日本抗震规范[J];四川建筑;1996年03期 |
2 |
于志德;;弹性桩考虑竖向力影响的计算[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
3 |
郭诚谦;宋敬衖;;论土石坝稳定分析的瑞典圆弧法与毕肖普简化法之差异[J];水利水电技术;2007年09期 |
4 |
董清华;;桩位偏差引起桩基竖向力的变化分析[J];建筑结构;2005年12期 |
5 |
胡小弟,孙立军,胡德亮;非均布水平及竖向力下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4年01期 |
6 |
王进;杨涛;;承台底单桩竖向力计算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5期 |
7 |
王俊伟;闸体稳定计算程序[J];吉林水利;1994年10期 |
8 |
汪庆中;;某塔式起重机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探讨[J];建筑安全;2007年09期 |
9 |
刘长祥;;非拱情况下碎块体地基中竖向力分布的试验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
10 |
刘云云,陈竹昌;水平力作用下嵌岩桩桩顶内力分布的模型试验[J];岩土力学;1998年02期 |
11 |
黄树峰;多功能构造柱在砖混房屋中的应用与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00年02期 |
12 |
吕擎峰,殷宗泽,王叔华,姬凤玲;拟静力法边坡稳定分析的改进[J];岩土力学;2005年S1期 |
13 |
段旭松;;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浅析[J];工业建筑;2010年S1期 |
14 |
庄金平;蔡雪峰;;直角扣件钢管节点抗滑本构关系研究[J];施工技术;2011年05期 |
15 |
周凌远,强士中,张强;宁波招宝山大桥加固重建工程新旧混凝土共同受力模型试验研究[J];桥梁建设;2001年03期 |
16 |
李化军,李青,胡进民;外荷竖向力对被动曲桩性状影响的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3年02期 |
17 |
刘金荣;;CRCP路面板在地基脱空条件下的荷载传递研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年07期 |
18 |
荣强;程文瀼;;并联隔震体系的自适应保护特性[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1期 |
19 |
葛贝德;李玉顺;吴岩;韩添石;;钢竹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2期 |
20 |
巫祖烈;常国强;周兵;;常规方法计算桥墩盖梁扭矩的合理性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