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北岸竖井内弯管三维抗震分析

陈一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下结构在水利水电、交通运输、市政建设、军事和人防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大部分地区为地震设防区,随着地下结构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及其安全性评价日益成为工程界关心的重要问题。 南水北调是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解决北方地区缺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在工程用运用了大量地下结构,如何确保这些地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选取其关键性工程之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北岸竖井内的弯管结构为研究对象,根据土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对其进行抗震数值模拟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包括: (1)系统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地下结构抗震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有限差分法模拟土一结构相互作用的原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2)通过ANSYS程序建立结构的三维实体模型,并使用转化程序导入FLAC,解决FLAC对复杂模型建模的不足。 (3)对FLAC进行了二次开发,引入了强度理论对结构进行破坏判别,找出其薄弱环节。针对实体单元只能计算受到的主应力,不能直观有效反映结构破坏的缺点,利用FLAC中的FISH语言编制有关程序(即二次开发),将混凝土强度理论引入计算程序中,以便找出结构的抗震薄弱环节。同时还编制程序使其能够显示结构各处在地震过程中发生的最大响应,从而方便分析。 (4)分别计算了在沿管道横向、轴向正向和轴向负向三个方向输入地震波条件下结构的动力响应,给出了弯管的应力集中部位。并对不同工况的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沿弯管纵向输入地震波时结构的反应较沿弯管横向输入地震波更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第三次向北京输水[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年04期
2 毛武峰;林丽芬;郝鹏飞;;地下结构水浮力滞后作用下的变形研究[J];广东建材;2011年08期
3 张孝武;路志鸣;王修法;;南水北调与新乡市水资源配置[J];河南水利;2002年05期
4 寇利;;上海地区某地源热泵项目管道穿底板防水套管应用研究[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11年04期
5 刘永军;胡会超;李凯;程朋;;工业建筑地下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02期
6 还毅;方秦;柳锦春;张亚栋;杜博;;考虑时空耦联的等效惯性加速度加载的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4期
7 陈秀彬;;《小直径弯管技术条件》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J];发电设备;2011年05期
8 倪镭;唐宏德;曹林放;叶军;;上海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建设回顾与展望[J];华东电力;2011年08期
9 余文其;马春安;庞红伟;;浅谈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公路桥设计[J];河南水利;2000年02期
10 于晓;;南水北调中线石渠边坡预裂爆破成形技术[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1 艾东凤;;南水北调中线挤密砂石桩处理饱和砂土液化工艺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11期
12 劳道邦;魏会敏;;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膨胀土处理措施的分析与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年03期
13 单华廷;李立云;杜修力;;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材料非线性的影响[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14 王文洲;;隧洞无粘结预应力环锚衬砌工艺试验——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1年09期
15 李又明;;高水位地下结构的防水施工措施与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0年05期
16 高晔明;王国伟;王飞;;基于遗传算法的直埋供热弯管的优化设计[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7 石亮亮;张静;王娜;王美懿;顾滨;;某心墙砂砾石坝动力变形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1年08期
18 高莉;;浅谈南水北调左岸排水建筑物的抗震设计[J];河南水利;1998年02期
19 杨萃娜;张妍青;;基于FLAC~(2D)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内江科技;2011年08期
20 李俊峰;崔伦义;;浅谈南水北调漕河渡槽项目渠道衬砌质量控制要点[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世红;崔岩;郭肃清;;地下结构是结构工程的重要领域[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2 徐志英;徐新宁;;地下结构地震动土压力分析[A];第一届华东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0年
3 黄雷;赵青;刘国平;;纤维素纤维在某大型地下结构工程裂缝控制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明年;关宝树;;地下结构是减震结构[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5 崔岩;吴世红;宋二祥;;排水渗流对地下结构外水压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6 张寅;崔岩;吴世红;;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应注意的浮力问题[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7 宋二祥;;地下结构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地下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书“前言”的有关部分(摘引)[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9 丁春林;周文杰;周顺华;;隧道与地下结构施工状态的计算机仿真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10 吴红宇;张明;;预应力技术在鹏润家园地下结构中的应用[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海峰;地下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高峰;地下结构动力分析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3 严松宏;地下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及其动力可靠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李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多尺度生态环境综合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李海晟;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弯管CAD/CAM系统[D];浙江大学;2002年
6 傅磊;散料的流动性及其在弯管中气力输送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7 李彬;地铁地下结构抗震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袁蕾;不规则地铁车站地震反应分析与土结相互作用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张郁;我国现代水市场研究[D];吉林大学;2003年
10 王子辉;饱和两相与单相土互层场地中地铁车站地震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北岸竖井内弯管三维抗震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2 岳庆霞;复杂荷载条件地下结构的可靠性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3 郑伟龙;北京地区地下结构上的浮力作用机理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张国才;坡地地下结构浮力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程爱宝;爆破震动对地下结构顶板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朱彬;城市地下工程结构抗震分析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7 常虹;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孟宪春;多层地铁车站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9 戴皓华;人防地下结构抗震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张国利;逆作法在道排工程地下结构中的工程实践[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齐慧;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已向京供水七千三百万立方米[N];经济日报;2009年
2 记者 赵洪亮;南水北调中线北京市内配套工程开工[N];中国水利报;2009年
3 郑合;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工程建设总结表彰大会召开[N];中国水利报;2008年
4 马庆恒;历史上的怪异兵器[N];中国国防报;2009年
5 记者 石磊;南水北调中线邯石段工程开工[N];河北日报;2010年
6 记者 马德明;南水北调中线河北邯石段昨日开工[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7 记者 魏鹏;南水北调中线邯郸段开工[N];邯郸日报;2010年
8 记者 石坚;南水北调中线局领导莅焦调研[N];焦作日报;2010年
9 记者 马德明;南水北调中线邢台段开工[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赵永平;南水北调中线 2014年有望通水[N];人民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