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目的的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研究
【摘要】:在当今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背景下,景观专业及其教育的生态化发展已成为现实的态势。但关于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的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针对实践层面的研究尤其缺乏,难以应对实际的需要。因此,本论文希望通过对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实践框架的研究探讨,推动生态教育在中国景观专业的开展,并籍此促进中国景观专业及其教育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以实现中国景观专业教育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尽早接轨。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通过历史研究和理论推衍,明确了景观专业及其教育的生态化发展趋向,指出了景观专业生态教育对此所应发挥的作用及必须面对的挑战,对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的基本构成和发展阶段进行了理论界定,并通过文献研究归纳总结了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的研究现状。
2.通过对国际上景观专业教育水平领先的6所院校的专业教育和专业生态教育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归纳出代表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景观专业教育及生态教育实践的基本特征,作为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实践的直接参照。
3.通过对中国的3类共8个景观规划设计单位的专业人员结构和业务情况、以及2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专业院校的专业教育和专业生态教育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了中国景观专业教育和专业生态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了中国景观专业教育和专业生态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以把握现实的实践基础,为今后的改进指明方向。
4.通过对相关教育研究成果的调查汇总,了解了景观专业教育、生态教育等相关教育领域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作为景观专业生态教育实践的有效借鉴。
5.在总结归纳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景观专业教育及生态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准确的阶段定位,明确了后续目标,并提出了生态化变革的办法,形成了建议性的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实践框架。
|
|
|
|
1 |
段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析——以东莞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为例[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
2 |
尚嘉;;论我国大学校长的教育家角色期待[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3期 |
3 |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若干矛盾的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
|
|
|
|
1 |
黄安琪;;“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
2 |
赵宏;;师者五思[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3 |
邓建林;;充分的尊重——人性化教育实践中的点滴体会[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
4 |
罗海兵;;匡互生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
5 |
畅红琴;;李道纯的教育哲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
6 |
杨梅;;以学定教:一种教育的科学发展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
7 |
曹青阳;;毛泽东同志教育实践的若干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
8 |
陶汝信;;和风细雨 巧妙疏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
9 |
郭文峰;;不来改变我,但来修改我[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
10 |
萧俊杰;;李先念在新四军第五师的教育实践初探[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