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百年奥运建筑

任磊  
【摘要】:通过一个世纪的实践和价值的积聚,现代奥运建筑成为世界体育和建筑发展历程上的奇葩。奥林匹克精神对体育、文化和可持续发展三元核心的重视,在奥运建筑上镌刻下了不同于一般体育建筑的的印记。奥运建筑的百年历程集中反映了现代体育、文化、科技、经济各方面的成就,也记载了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但奥运会在世界各地的城市每四年举办一次,所以无可避免的,建筑的这种表现是具有阶段性和地域性的,对其发展特点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点之上。因此本文着眼于对历届夏季奥运会建筑纵向的发展历程和横向的个体特点相结合的研究,从历时性演化变迁的个体特点出发对奥运建筑的发展脉络进行整体的梳理和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田野,赵弘;建筑科技彰显科技奥运[J];建设科技;2003年07期
2 马重芳,刘中良,吴延鹏,陈永昌;北京能源结构调整与奥运建筑节能[J];建设科技;2004年05期
3 梅季魁 ,姚亚雄 ,梅晓冰;奥运建筑与结构[J];建筑学报;2003年02期
4 汪正章;;奥运建筑“蒙特利尔现象”说明了什么[J];中华建设;2005年08期
5 李华东;新世纪中国建筑的印记——北京奥运建筑设计综述[J];世界建筑;2004年04期
6 李湘洲;悉尼奥运建筑的启示[J];建材工业信息;2002年03期
7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J];安全;2007年10期
8 冯果川;;奥运布景与意识形态位移[J];建筑师;2008年03期
9 孙佳媚;张玉坤;隋杰礼;周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J];建筑技术;2008年01期
10 王丹;Iwan Bann;;多孔与透明——三座奥运建筑的表皮策略[J];建筑知识;2008年05期
11 马涛;;一样的行走,不一样的脚步[J];城市建筑;2008年12期
12 赵炳时;;亚特兰大奥运建筑巡礼[J];世界建筑;1996年04期
13 许铁铖;李东;吴晓敏;王晓华;;奥运对北京城市区域及形态的影响[J];建筑师;2008年03期
14 喻洪岩;;绿色建筑——城市的森林[J];辽宁建材;2008年10期
15 廖含文;;伦敦2012年奥运会场馆建设综述[J];城市建筑;2007年11期
16 任磊;陈晓恬;;大跨空间结构技术在奥运建筑中的运用[J];华中建筑;2008年01期
17 石慧斌;李晋奎;金迪锋;秦毅;;北京奥运会射击馆决赛馆声学设计[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8年05期
18 倪静;;感悟安藤忠雄,探索中国青年建筑师创作之路[J];工程与建设;2010年01期
19 钱锋;刘彬;;奥运建筑的赛后旅游开发研究[J];新建筑;2010年04期
20 汪正章;;奥运之后看奥运建筑[J];书摘;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肇元;钱七虎;范立础;赵国藩;王梦恕;吕志涛;刘建航;杨秀敏;陈厚群;施仲衡;董石麟;;关于奥运建筑等大型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标准的几点建议[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发展方向——论述与建议[C];2005年
2 ;关于奥运主要场馆设计的具体建议和意见——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发展方向——论述与建议[C];2005年
3 薛志峰;;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综合介绍[A];首届中国制冷空调工程节能应用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蔡益燕;;序言[A];2008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同继锋;;绿色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评价体系[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一)[C];2009年
6 雷丹;董靓;;绿色建筑评估与探索[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前言[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光军;鞠洪磊;;基于CASBEE方法对带绿化屋顶的房间与普通房间的综合评价[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9 金磊;;科技期刊与“主办城市”的文化影响力传播[A];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磊;百年奥运建筑[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闫潇;绿色建筑及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2 廉芬;国内外绿色办公建筑评价体系对比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3 张伟;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博;奥运建筑留下宽容的力量[N];首都建设报;2008年
2 李五洲;奥运建筑我有话说[N];市场报;2001年
3 曹俊杰;奥运建筑加速中国建筑师国际化[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安福秀薛原;奥运建筑彰显人文理念[N];人民日报;2007年
5 武翩翩;奥运文学作品《觉建筑》获好评[N];文艺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蒋秀娟实习生 王婉;奥运建筑走向民用还有多远?[N];科技日报;2008年
7 陈戎;不仅仅关乎奥运[N];光明日报;2008年
8 冯新生;奥运建筑之美:北京魅力世界语言[N];中国旅游报;2008年
9 罗庭万;“水电城”居民乘专列到北京呼吸“奥运风”[N];人民铁道;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宪;工业题材的创新之作[N];工人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