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研究

张茂林  
【摘要】: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作为信息反馈、优化配置的有力工具,也越来越成为各汽车企业分销渠道管理的关注焦点。 本文归纳总结了绩效评价、分销渠道绩效评价以及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成果和研究现状,深入探讨了我国汽车分销渠道的特点以及对绩效评价的内在要求,借鉴了战略管理理论、顾客满意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等先进理论,同时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视角,提出全新的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并进一步将其细分为顾客满意绩效、内部运作绩效、经济效益绩效和学习与发展绩效,构建了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体系。本文综合利用了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线性加权法等绩效评价方法,对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体系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后,关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本论文将分为6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绪论,简要说明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围绕本论文的主题,概括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撰写框架。 第2章:明确界定本论文的关键概念:绩效、绩效评价、分销渠道绩效和分销渠道绩效评价对象等,为下文进一步研究汽车分销渠道的绩效评价奠定基础。 第3章: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相关研究综述。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绩效评价、分销渠道绩效评价和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的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归纳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发展趋势,为本文接下来构建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第4章: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体系。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从战略管理理论、顾客满意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汽车分销渠道行业特点对绩效评价的内在要求,构建集分销渠道共性与汽车行业特性相结合的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体系并给出了涉及指标的具体量化方法。 第5章: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方法。对现有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结合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体系的特点,选取了结合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线形加权法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使本文的研究更具可操作性。 第6章: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的实证研究。基于可行性研究的趋势,选取国内2家汽车企业的分销渠道进行实证研究。对本文建立的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进行了验证和优化。 第7章:结论与展望。总结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并指出以本论文研究结论为基础,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论文首次基于制造商的视角,从渠道整体层面对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进行系统研究,丰富了行业性分销渠道管理理论。 论文创造性地将战略管理理论、顾客满意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等综合运用到汽车分销渠道评价与管理研究中,提出了全新的、由顾客满意绩效、内部运作绩效、经济效益绩效和学习与发展绩效四个方面、二十七项指标构成的较为科学、系统的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论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汽车分销渠道绩效评价方法,增强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可操作性,弥补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重指标选择、轻操作方法的缺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戴冠军;谈汽车的使用可靠性与维修[J];汽车技术;1991年11期
2 张肇富;;最适合汽车使用的铝基防振合金[J];轻型汽车技术;1997年01期
3 夏先均;;汽车润滑油脂的使用误区[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Z2期
4 初泽坤;南京NJ2045PAA型汽车使用体会[J];汽车运用;2001年05期
5 王利;杨雄飞;陆匠心;;汽车轻量化用高强度钢板的发展[J];钢铁;2006年09期
6 李蕊;;汽车故障诊断问题的若干探讨[J];民营科技;2011年07期
7 柳长立;汽车使用者的“及时雨”——美国新兴的汽车修理信息咨询业简介[J];汽车与配件;1998年09期
8 姚明;汽车使用中要慎防误区[J];世界汽车;2002年06期
9 张谦;;汽车电子控制网络系统浅析[J];甘肃科技;2006年10期
10 秋霜;;MPV,从哪来,要到哪去?[J];汽车知识;2007年12期
11 王金良;;国内汽车4S店之现状浅谈[J];汽车维修;2008年03期
12 蓝英;;汽车使用新动向—共用汽车系统[J];微型轿车;1998年02期
13 李金学;汽车使用与维修中的误区[J];汽车科技;2004年04期
14 ;“水燃料”汽车:1公升水可跑1小时[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8年07期
15 汪华通;;汽车机械故障原因与诊断技术[J];机电信息;2011年12期
16 郭宽友;;汽车使用中的节油措施[J];公路与汽运;2006年05期
17 夏晓芳;;汽车的替代能源和燃烧技术[J];科技信息;2006年S2期
18 史立伟;张学义;;汽车42V电源系统及其发电机的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年03期
19 盖彦青;;浅析汽车常见故障排除的教学方法[J];商场现代化;2010年33期
20 张肇富;最适合汽车使用的铝基防振合金[J];天津汽车;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启武;;中国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状况和对策[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宋钧;马志义;刘生全;;液化天然气汽车的应用研究[A];'99四川CNG/NGV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李海燕;孟文俊;;绿色汽车的构想[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4 周守则;石功奇;潘复生;;汽车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一届二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5 吴定才;;加强汽车质量信息管理提高汽车使用效能[A];2005年“南骏杯”汽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小莉;;汽车污染的危害与控制[A];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李永昌;;浅谈CNG汽车使用中的几个安全问题[A];重庆汽车摩托车、焊接、涂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8 冯正军;;深化发展汽车绿色维修[A];“2011西部汽车产业·学术论坛”暨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四届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姚方方;;汽车在冬季的使用与保养[A];第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刚;邓杰;;燃气汽车系统安全性研究[A];2001年四川天然气汽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汽车标志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方海峰;面向循环经济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史小辉;汽车悬架弹簧现代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胡侃;车身碰撞安全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史容;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冯建永;汽车机油过滤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机理及制备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7 巨博;自主品牌轿车新产品开发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汪怡平;汽车风窗噪声及风振噪声的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赵敏;机动车安全性能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10 霍娜;轻型客车悬架系统建模及可靠性试验方法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维;基于青年用户用车行为的汽车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褚有亮;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邓前;基于主动安全的汽车自适应前照灯控制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付佳;M汽车延保项目营销方案设计[D];吉林大学;2013年
5 刘博峰;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大众汽车金融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6 周海洋;汽车级芯片封测、失效分析及质量管理[D];天津大学;2012年
7 曹宇;中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张胜利;中牟汽车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杨从蕾;翻译实践报告[D];东华大学;2014年
10 丁帆;汽车召回风险的评价与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建红;京城大堵 汽车低成本惹的祸?[N];中国财经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曾业辉;汽车时代的“软骨”病[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3 新华社记者 常晓华 邹清丽;百姓养车难,政府部门该管管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周海涛;从春节交通畅通看治堵思路[N];科技日报;2011年
5 武跃;东部汽车消费趋向成熟[N];国际商报;2011年
6 王刘芳;北京进入换车高峰期[N];北京日报;2007年
7 海兰;“拥堵”的无车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8 ;破解拥堵的密码——车辆转租[N];经理日报;2009年
9 陈聪;阿富汗禁止汽车使用有色玻璃[N];中国建材报;2010年
10 汪敏 朱婕 王鹏程;到底能容纳多少汽车[N];镇江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