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东海重磁场特征和前新生代地质解释与研究

丁海涛  
【摘要】: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我国浙闽沿海东面,东濒太平洋,南接台湾海峡,北邻南黄海盆地,是我国海洋大陆架含油气远景最好的盆地之一。自70年代以来,地质矿产部、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海洋局、中科院和中国石化等单位在东海陆架盆地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打钻20余口,并在浙东长垣龙井构造带上打出油气,随着东海陆架盆地对外招标的开展和东海油气田的开发,这一地区越来越受到中外石油公司的重视。 目前对于东海的区域地质尤其是东海陆架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盆地类型、坳(凹)陷的形成、发育机制和沉积演化史,以及对于形成东海油气藏的生、储、盖、保等石油地质基本条件,尤其是主要勘探目的层下第三系都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但是对于东海陆架盆地深层下第三系地层的地质结构和沉积特点还不十分清楚,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下第三系以下的中生界及古生界了解更少,这方面研究比较欠缺.近年来刘光鼎院士多次提出并经温家宝总理批示要关注前新生代残留盆地的油气,这已成为国家的一个紧迫问题,因此对前新生代地质问题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选题来源于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中国边缘海的形成演化及重大资源的关键问题”中子课题,重点研究东海陆架盆地的前新生代地质问题,为此广泛收集了各单位对东海陆架盆地的工作成果,对东海陆架盆地的重、磁、地震、热流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对东海陆架盆地的构造演化、沉积环境、围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系统地研究,制定了一套针对东海陆架盆地前新生代地质问题的从重磁场特征着手,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系列。 在技术路线上遵循了刘光鼎院士所倡导的以下原则:以活动论的构造历史观为指导,以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为手段,把握岩石物性与物理—地质模型两个环节,实现地质与地球物理的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正演与反演的结合,并进行多次反馈。 在方法系列上形成了重磁与地震方法的结合、处理与解释的结合、平面与剖面解释的结合、位场处理与图像处理的结合、经典方法与新方法的结合、以及用深部约束浅部、由陆及海的处理解释的方法系列。 通过对东海及周边的布格重力异常以及东海陆架盆地重磁异常的系统处理,利用不同高度延拓的重磁异常以及小波不同阶次的细节和逼近场,开展对不同构造指数三维欧拉反褶积的处理,研究了局部场与区域场,推断了新生代和前新生代的构造特征;通过对不同方向的水平导数计算和应用不同角度立体阴影图的增强处理重点研究了基底断裂,结合地质、钻井和其它物探资料划分了构造单元。 在资料解释中论文突出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解释的思想原则,从建立典型的地质物理模型入手,采用综合模型法和剥离法,从平面和典型剖面两个方面反演了东海陆架盆地的沉积基底的深度和岩性,其中包括完成了两条总长为627km的YD506和D224线的重、磁和地震综合解释剖面,对69693km~2面积的海礁凸起及邻区的试验区进行精细反演得到了重磁力基底深度和基底的视磁化强度和视密度图,推断了该区的沉积基底的深度、岩性和中生界、古生界的厚度。 论文通过物探与地质、由陆及海的推断解释,圈定了新生代沉积基底的断裂,在此基础上综合其它成果作出了沉积基底的构造区划,它不同于前人以中新生代沉积为主要依据的构造区划,突出了基底的岩性与时代,突出了两种不同类型中生界的分布,突出了海陆联系与差异以及南北的差异。 论文最后对以下两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东海陆架中新生代盆地的分布范围,二是东海陆架盆地在前新生代也存在“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并有重点地讨论了南、北块的差异和特点。 本文的这些成果对于深入认识东海陆架盆地的前新生代地质特别是中古生界的分布及其构造演化,对于寻找前新生代残留盆地的油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葛倩;刘敬圃;初凤友;薛佐;刘春秋;;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东海陆架泥质沉积的东亚季风记录[J];海洋科学;2011年07期
2 李军;成飞;;综合物探测井方法在地质找煤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18期
3 吕仁燕;朱茂旭;李铁;杨桂朋;邓霏霏;;东海陆架泥质沉积物中固相Fe形态及其对有机质、Fe、S成岩路径的制约意义[J];地球化学;2011年04期
4 张经;;关于陆-海相互作用的若干问题[J];科学通报;2011年24期
5 吕义清;刘鸿福;;风峁顶沉陷变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J];煤炭技术;2011年08期
6 陈太峰;杨勇;朱乐意;;综合物探超前探测地质异常体的应用[J];江西煤炭科技;2011年03期
7 张春灌;吴仓仓;童庆佳;张亚娟;;Excel在《石油重磁勘探》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8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法智;乔鹏;陆云祥;王勇;;综合物探在水库大坝选址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郝天珧;杨长春;刘洪;宋海斌;江为为;;环渤海地区前新生代油气资源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3 胡卫剑;江为为;郝天珧;徐亚;赵百民;;南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分布综合地球物理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4 郝天珧;徐亚;周立宏;张丽莉;江为为;胥颐;李军;赵百民;王贝贝;袁淑琴;;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宏观分布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以大港地区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5 王怀洪;马宁;吴兴宇;时慧丽;;与煤层关联的矿井水赋存状态探测方法[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6 朱自强;戴亦军;;综合物探在高速公路岩溶探测中的应用[A];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C];2004年
7 郝天珧;黄松;徐亚;李志伟;张丽莉;王家林;Suh Mancheol;Kim Kwangkee;;关于黄海深部构造的地球物理认识[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8 刘光鼎;宋海斌;;中国近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栾锡武;赵一阳;秦蕴珊;高德章;赵金海;;东海陆架热岩石圈厚度计算[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邓韫;郑卓;Jean-Pierre Suc;周力平;李宜垠;;冰期东海陆架上的植被[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七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丁海涛;东海重磁场特征和前新生代地质解释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4年
2 周晓静;东海陆架细颗粒沉积物组成分布特征及其物源指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3 岳延波;渤海湾盆地月海合作区块地震高分辨率处理与解释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陈冰;南海东北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基底的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地质解释[D];同济大学;2004年
5 杨德周;东海陆架黑潮入侵及生态响应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咸智;龙门山前山断裂带综合物探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辛立国;中国东海2万年来海进过程和海进体系域模拟与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索雪松;地质灾害勘查综合物探数据管理与解释系统[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4 王小锋;两家人堆积体三维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5 杨震中;综合物探方法在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王世权;河南省安阳市地震小区划活动断层勘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张彩云;东海陆架悬浮体输送三维数值模拟及模拟结果的可视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张敬;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速率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金娥;我国部分河流、河口及邻近海域中溶解态无机砷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李阳;长江口舟山群岛海域浅部地震地层层序及环境资源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广超;综合物探效果独特[N];中国矿业报;2003年
2 苏晓萌;乘风直入九重霄[N];中煤地质报;2009年
3 见习记者 王发财;新生代农民工:欲求享受到“市民待遇”[N];湖南经济报;2007年
4 陈文生 周冬莉;老挝万象发现丰富钾镁盐[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5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光鼎;中国油气资源的二次创业[N];中国矿业报;2001年
6 水文物测队队长 党委书记 倪新辉;打造水文物探特色 做煤炭建设先行军[N];中煤地质报;2008年
7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光鼎;中国不会再度参展为贫油国[N];中国矿业报;2003年
8 周继红;坚定信心拓市场 措施有力保发展[N];中煤地质报;2009年
9 周继红;求真务实谱新篇[N];中煤地质报;2010年
10 王美功;中国油气资源出路在二次创业[N];人民政协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