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求根,张育民,全书进,刘喜杰;焉耆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J];矿物岩石;2003年03期 |
2 |
刘顺生,谭凯旋,G.A.Wagner,R.Jonckheere;阿尔泰哈巴河岩体的裂变径迹年龄及热历史[J];核技术;2002年07期 |
3 |
张峰,刘铁庚,张凤祥;用裂变径迹法研究白云鄂博主矿的成矿年龄[J];地质地球化学;1996年02期 |
4 |
杨丽贞,周府生;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岩基发现新成员[J];广西地质;1999年03期 |
5 |
郑家欣;裂变径迹年龄在断裂构造形迹中的应用[J];地震地质;1988年03期 |
6 |
王世成,康铁笙,冯石;磷灰石裂变经迹在地质时期退火规律的研究[J];地质科学;1992年S1期 |
7 |
张岳桥;广西十万大山前陆冲断推覆构造[J];现代地质;1999年02期 |
8 |
周祖翼,RDonelick;基于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数据的时间-温度历史的多元动力学模拟[J];石油实验地质;2001年01期 |
9 |
邓希光,陈志刚,李献华,刘敦一;桂东南地区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SHRIMP锆石U-Pb定年[J];地质论评;2004年04期 |
10 |
施小斌;丘学林;刘海龄;储著银;夏斌;;滇西临沧花岗岩基新生代剥蚀冷却的裂变径迹证据[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
11 |
傅中平,黄巧;十万大山旅游环境现状及资源开发建议[J];广西地质;2002年01期 |
12 |
郭随平,王良书,施央申,沈修志,施小斌,熊振,王捷,周光甲;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沉积盆地的热史[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13 |
覃勇荣;十万大山与相邻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J];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2期 |
14 |
王世成;磷灰石裂变径迹在地质热历史研究中的应用[J];物理;1998年04期 |
15 |
李倩;协调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来自十万大山生态环境的考察报告[J];广西林业;1999年04期 |
16 |
赵亚辉,张春光;广西十万大山地区的鱼类区系及其动物地理学分析[J];生物多样性;2001年04期 |
17 |
周祖翼,廖宗廷,杨凤丽,傅强;裂变径迹分析及其在沉积盆地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01年03期 |
18 |
史建南,姜建群;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大民屯凹陷的古地温[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6期 |
19 |
郑俊章,陈焕疆;十万大山盆地演化的动力学[J];地学前缘;1995年04期 |
20 |
尹祚华,雷富民,黄乘明,李汉华;广西十万大山地区鸟类区系考察初报[J];动物学杂志;2003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