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参数时变多面体不确定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研究

邹志强  
【摘要】: 基于模型的“Min-Max”鲁棒控制(RMPC:Robu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虽然有时较保守,但它设计较简单,理论分析较方便,是目前处理参数时变多面体不确定线性系统的一种流行且有效的方法。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这类“Min-Max”鲁棒控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结构,对各个性能指标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它在理论分析和实施性方面的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近期的研究热点主要有:1)更大的渐近稳定初始状态集,以使鲁棒控制策略有更大的适用范围;2)更好的在线优化性能,以使鲁棒控制策略有更好的控制效果;3)较少的在线计算量,以使鲁棒控制策略有良好的可执行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离线“Min-Max”鲁棒控制算法。算法有以下特点:1)构造任意顶点数的多面体集获得比以前更大的渐近稳定正不变集,从而扩大离线“Min-Max”鲁棒控制的渐近稳定初始状态集;2)离线计算一列不同性能上界的渐近稳定多面体正不变集,在线输入由渐近稳定多面体集内的反馈控制加权构成,如此能提高离线“Min-Max”鲁棒控制的在线性能;3)在线计算量仅包括三个线性方程,满足“Min-Max”鲁棒控制的实时性需求。 2、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离线“Quasi-Min-Max”鲁棒控制算法。算法有以下特点:1)在多面体集内设计参数相关反馈控制以获得比以前更大的渐近稳定正不变集,从而扩大离线“Quasi-Min-Max”鲁棒控制的渐近稳定初始状态集;2)在线输入通过有限个线性规划计算。线性规划的个数仅与离线计算的渐近稳定多面体集个数相关,因此可根据在线优化的需求配置离线的多面体集个数,在满足实时性的同时,获得较好的在线性能。 3、在给定反馈增益的前提下,通过构造约束饱和反馈控制,获得了更为宽松的稳定性条件和更大的渐近稳定多面体集。对于单输入系统,如果无约束线性反馈控制在多面体集内渐近稳定,则相同反馈增益的约束饱和反馈控制使多面体集渐近稳定当且仅当存在非线性反馈控制使多面体集渐近稳定。 4、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离线与在线设计相结合的“Min-Max”鲁棒控制算法。离线计算一列不同性能上界的渐近稳定多面体集和相关约束饱和反馈控制,在线实施包含当前状态的“最小”多面体集内的约束饱和反馈控制。如此在不增加离线和在线复杂度的情况下,使离线“Min-Max”鲁棒控制的在线优化性能有明显提升。 5、把平衡点局部区域的非线性系统看作“准”参数时变多面体不确定线性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终端状态不等式约束和终端状态惩罚项的非线性预测控制。该终端状态不等式约束仅要求系统终端状态进入一个渐近稳定椭圆集,而不必是正不变集,这放宽了非线性预测控制在线优化时的终端稳定约束。终端状态惩罚项的权矩阵与系统终端状态相关,随着终端状态的变化而实时调整。如此在保证较好在线性能的同时,使算法的适用范围有了很大的提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德成;姜长洪;;基于波德图分析的鲁棒调节器设计[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2 彭晓红,陈兴林,张福恩;一类非线性不确定动态系统的鲁棒稳定控制器设计及Benchmark问题求解[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5年04期
3 可伟;乔海岩;史震;;基于QFT的导弹姿态稳定回路设计[J];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09年01期
4 安军芳;陈东彦;陈衍峰;;带有非线性扰动的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5 李文林;肖楠;马媛;;一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指数稳定鲁棒H_∞控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张丽;董亚丽;;一类不确定奇异系统的鲁棒控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周义仁;钟彦儒;;基于扰动补偿的伺服系统H_∞优化设计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08期
8 王玉芬;张高民;王中凤;;含非线性扰动的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J];控制工程;2009年S1期
9 郑博;钟宜生;;一类Quanser直升机的鲁棒姿态调节器设计[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方华京;涂健;;l~1鲁棒综合指标控制器的优化设计[J];自动化学报;1991年03期
11 朱培燕;;一种改进的Smith预估系统的H_2鲁棒控制[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2 杨斌虎;杨卫东;陈连贵;;基于结构奇异值μ综合的热轧带钢AGC鲁棒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8年02期
13 毕贞福,刘岩!250002;鲁棒控制与H_∞最优化简述[J];山东电力技术;2000年01期
14 傅剑;杨卫东;李伯群;刘彤;;基于μ综合的热轧动态设定型 AGC 鲁棒控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5 李文强;彭学锋;郑志强;;不确定性无尾飞行器混合灵敏度鲁棒控制器设计[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08期
16 刘胜;徐东昊;;潜器全方位推进器主轴转速H~∞鲁棒控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7 任军;李春文;赵德宗;;基于网络控制系统的感应电动机H_∞鲁棒控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年01期
18 金宪哲;吴森堂;;基于随机鲁棒分析的输出反馈特征结构配置[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9 李艳辉;王常虹;高会军;;神经网络在鲁棒镇定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8期
20 赵敏华,杨宜康,黄永宣;鲁棒控制在储冰空调系统的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林坤;樊绍胜;;基于闭环增益成形的风力发电转速鲁棒控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路平立;刘向东;;基于参数依赖Lyapunov函数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控制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何希勤;刘远;黄胜绢;;一类带非线性扰动的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4 董文杰;贾英民;;H_2/H_∞混合控制的凸最优化设计[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5 张永春;霍伟;;串并联微动机器人的鲁棒控制[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叶庆凯;;鲁棒控制工具箱的研制[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7 韩京清;张文革;高志强;;模型配置自抗扰控制器[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8 李响;郝继飞;苗见阳;;MIMO系统的广义误差反馈控制[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徐道义;钟守铭;;大系统分散控制与鲁棒控制的几个结果[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刘建军;何玉敖;;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s)的结构振动鲁棒控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志强;参数时变多面体不确定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黄自元;扫描探针显微镜智能自动化策略研究及应用[D];上海大学;2004年
3 丰保民;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轨迹规划与轨迹跟踪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常胜;半挂汽车列车动态特性分析与鲁棒控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蓝益鹏;永磁直线电机伺服系统鲁棒控制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6 刘大亮;一种球形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分析与控制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7 赵新华;水下超高速航行体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丛佩超;空间机械臂抓取目标的碰撞前构型规划与控制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冯伟;超小型无人直升机飞行姿态的鲁棒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10 张建海;标准神经网络模型鲁棒稳定性分析及其在非线性系统鲁棒控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波;Delta算子系统的鲁棒控制[D];燕山大学;2002年
2 吕青;一类不确定模糊随机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艳妍;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4 池维超;三轴气浮台的鲁棒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莹;新型汽车主动悬架系统及其鲁棒控制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6 卜劭华;液压伺服驱动位置系统的鲁棒控制[D];燕山大学;2002年
7 秦岭;具有区域极点约束的不确定系统鲁棒控制[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8 邹治军;基于模糊控制的Smith预估器的改进研究和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9 李勇;基于观测器的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模糊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许巍丽;全方位移动机器人鲁棒控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冯作文 通讯员 李叶;兰州石化自主开发汽油在线优化调和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9年
2 张传晓 孙凯文;PX反应过程实现在线优化[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李大庆;我国油品生产迈入自动调和新阶段[N];科技日报;2008年
4 陈可;鲁棒控制理论及航天应用成果丰硕[N];科技日报;2006年
5 姜恩 记者 张丽辉;燕山大学关新平教授获2006年度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N];河北日报;2007年
6 李建伟;补齐短板:产业升级的有效选择[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我校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介绍[N];新清华;2005年
8 付丽丽;李泽飞:从院所中来,到企业中去[N];科技日报;2008年
9 ;我校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奖成果简介[N];新清华;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素艳;丹青难写是精神[N];秦皇岛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