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浦东新区水资源环境管理控制系统研究

张政  
【摘要】: 本文深入分析了浦东新区水资源环境管理现状,针对浦东新区平原感潮河网水资源的特点,以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为目标,提出了环境管理控制的合理组织架构,建立了水资源环境管理控制系统,包括防汛监控指挥系统、水文水环境管理信息支持系统、海塘管理系统、河道管理系统、水闸自动控制系统、计划用水管理系统、排水泵站自动监控系统、水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系统8个子系统。 浦东新区属强人工调控的平原感潮河网地区,开展如此复杂河网系统的水文、水动力和水质模拟,在国内尚属首次,在国际上亦不多见。本文依据浦东新区近年来开展的600多条段的河道普查、3次持续7天的大规模调水试验、全区水污染源调查、水文水质监测网建设、泵站排水水文水质同步监测等工作的基础数据资料,针对浦东新区平原感潮河网地区复杂的水文、水质特点,应用MIKE11模型为水资源环境管理提供支撑,将研究、技术、管理应用于浦东的水资源环境控制与管理,并通过实践得到验证。 论文通过对几种水环境数学模型的综合比较,根据浦东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实际情况,选用MIKE11模型建立了浦东新区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水文、水动力和水质模型。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MIKE11河流模型系统的水文模型(NAM)建立了全区流域范围(包括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地区)的集总式水文模型;(2)利用MIKE11的水动力模型(HD)建立了浦东新区平原感潮河网水动力模型;充分考虑了平原河网强人工调控的特点,利用水工构筑物操作模块(SO)对河网范围内的20余闸门、骨干河道10余座市政泵站以及支流翻水泵站进行了合理地模拟;选择2003年9月新区综合调水期间的水文资料对河网水动力模型进行了全面地率定;(3)依据浦东新区的污染现状和特点,选用MIKE11(BOD_5-NH_3-N-DO)耦合水质模型,建立了河网动态水质模型,以COD_(Cr)作为线性衰减项由对流扩散(AD)模块进行计算;选择2003年9月浦东新区综合调水期间的水质资料进行了主要水质参数的率定。 论文分别从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三个方面选择实例进行应用研究,验证浦东新区水资源环境管理控制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选择2003年9月新区综合调水期间的水文资料对河网水动力模型及水质模型进行了全面地率定,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当吻合,调水期间主要站位水位平均误差小于5cm,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主要站位污染物浓度平均相对误差一般小于20%;(2)从水资源角度选择的新区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水资源优化调度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水工程的合理、科学的调度运行,浦东新区主要河道水质提高1~2个等级是可以实现的;(3)从水环境角度选择的世博规划区截污治污方案水质预测分析实例结果表明,在世博会举办期间,白莲泾(世博会河段)水质会明显改善,主要水质指标基本可以满足景观用水要求。并建议利用世博会场地的建设,白莲泾地区以及附近河道应该进行综合整治,将白莲泾水闸西移至黄浦江河口,并拆除春塘河,中汾泾等内河水闸,打通涵管式河道和断头浜,增加河道蓄水量,使水流更畅,加大水体置换能力;(4)从水安全角度选择的系统在新区防汛中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对“防台”应对策略进行的模拟计算结果很好地反映了所采取的措施对水系水位、流量的影响;与未采取防汛措施的计算结果相比较,采取防汛措施下出现漫堤的地方比未采取措施减少57.9%,说明该应对策略是有效的,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可应用于今后的防汛预报中。 论文提出为进一步改善新区河网综合调水效果,并考虑到浦东新区景观、航运等功能要求,建议今后日常的引排水内河控制水位可控制在2.5米~2.9米之间,进行合理河网调整,以尽快形成浦东新区“四横四纵”的引排水骨干河道格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唐华国;;现场总线技术及控制系统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09期
2 周莉;焦洋;;地源热泵空调控制系统研究[J];科技传播;2011年17期
3 樊睿;;关于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4 双志;李力;张敏;;利用LabVIEW的海底采矿车行走控制系统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1年06期
5 胡啸;秦斌;李冬;胡桐宁;;基于FSM的紧凑型回旋加速器控制系统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1年14期
6 来俊鹏;;基于STC89C52和L298的智能循迹小车控制系统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张毅俊;李志军;沈一雄;;卧式纸张拉力检测仪的微机控制系统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0期
8 王磊;李木国;王静;王晓亮;;基于EtherCAT协议现场级实时以太网控制系统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年07期
9 杨延军;李博;;标校系统两轴电视跟踪转台伺服控制系统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1年07期
10 杨晓红;郭育华;;异步电机软启动控制系统研究[J];变频器世界;2011年08期
11 姜云峰;管啸天;霍江涛;栗少云;;基于太阳能电池的移动机器人能源自治控制系统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2 廖彦剑;罗洪艳;;近头区域自动追踪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1年08期
13 袁昌盛;李永泽;谭健;;微扑翼飞行器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研究进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07期
14 周宇恒;;基于模糊控制的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研究[J];科技广场;2011年06期
15 于树林;梅涛;李冰;孙少明;;柔性仿生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J];自动化与仪表;2011年06期
16 徐世杰;邢继峰;彭利坤;;基于模糊理论的船舶减摇鳍控制系统研究[J];船舶;2011年03期
17 郭智源;韩建;张西鹏;张彦龙;;基于STM32的PID和PWM温度控制系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6期
18 刘栋材;申远;钟俊;齐向东;于海利;竺长安;;大型衍射光栅刻划机控制系统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19 赵文;;基于WorldFIP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1年08期
20 郝连钢;杨勇;;基于PCC的核级柴油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光辉;张进春;赵连臣;朱志勇;;自动抽吸采油装置控制系统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九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克宽;张建护;刘明珠;赵兵杰;;基于可变增益PID的多轴焊接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建志;;靶场中心控制系统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4 沈健;张金英;李长春;;基于VxD技术的液压疲劳试验机数字控制系统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5 刘彬;郝晓辰;李海滨;;水泥生料配料控制系统研究[A];水泥生料质量控制应用技术研讨会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郝晓辰;庞海雁;宋俊平;;基于PLC的水泥生料配料控制系统研究[A];水泥生料质量控制应用技术研讨会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谭仁力;;云景林纸抽凝式汽轮机经济真空控制系统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8 谭仁力;;云景林纸抽凝式汽轮机经济真空控制系统研究[A];节能减排与造纸工业技术创新——第十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11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赵锐;高兵权;肖胜美;刘凤良;郑贵省;杜磊;;车辆冷媒回收加注中心全自动计算机控制系统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10 付睿;黄一帆;李林;;光学飞行模拟器环型图像显示装置控制系统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政;浦东新区水资源环境管理控制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张宇蕊;绩效导向下的政府财务管理控制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刘志新;研抛大型自由曲面微小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庞珽;混合动力汽车双机械端口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俊;基于快速控制原型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周建华;微型拍翅式飞行机器人翅运动及控制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7 王涌;电除尘器顶部振打控制系统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8 刘清;船舶操纵运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赵黎平;近地卫星自主轨道确定和控制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10 施小成;ROV工作母船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平;全液压空箱堆高机控制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王俊;穿梭车控制系统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3 高伟;数控冲床送料机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明垒;地层变形模拟试验平台控制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涂淑荣;某堆栈单元的结构与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徐大健;某高速供弹装置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少伟;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智能药房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苏东风;睡眠呼吸机的模糊PID控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万花;液压机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10 邓志宇;中凸变椭圆活塞车削控制系统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发光仝建刚;NGN中资源控制系统研究最新进展[N];人民邮电;2007年
2 唐湘岳通讯员 江静;湖南商学院在经济舞台上扮亮丽角色[N];光明日报;2007年
3 张晓健;二重技术创新“硕果满枝头”[N];中国冶金报;2007年
4 茆琛 李平;我国磁流变悬挂控制系统取得核心技术突破[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吴立群;挖掘潜力 携手明天[N];无锡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刘晶菁 王冀 徐长平;北京欧Ⅲ提前实施引发诸多问题[N];中国汽车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付毅飞;温旭辉:爱好文学的女首席[N];科技日报;2007年
8 记者 杨朝晖;高科技让地铁远离火灾[N];科技日报;2008年
9 陈玲;中国实验室吹响创新号角[N];中国质量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陈果 通讯员  卢绍琨;广州市政科研投入超八千万元[N];广东建设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