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局部粘结退化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及变形分析

夏成建  
【摘要】:近年的工程调查表明,已有建筑因耐久性问题发生破坏的情况越来越多,其中钢筋锈蚀引起的破坏非常普遍。目前,钢筋锈蚀导致的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退化(特别是局部粘结退化)对构件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本文以受拉纵筋局部粘结退化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为研究对象,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8101)“含氯环境下混凝土中钢筋开始腐蚀条件的试验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机编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对比已有实验数据,对受拉纵筋局部粘结退化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及变形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1.局部粘结退化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研究:分析了局部无粘结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机理,明确了锈蚀引起的粘结退化使截面上钢筋与混凝土应变不协调是影响局部粘结退化梁抗弯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从局部无粘结梁的整体变形协调条件出发,推导了局部无粘结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而提出了局部粘结退化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与现有实验资料对比,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局部无粘结梁及局部粘结退化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2.局部粘结退化钢筋混凝土梁变形研究:深入分析了完好梁的裂缝开展模式及开裂后钢筋与混凝土的受力情况,揭示了局部粘结退化对钢筋混凝土梁变形的影响机制。以创立完好梁变形计算模型为突破口,建立了局部无粘结梁的变形计算模型,提出了局部粘结退化梁的变形计算模型。通过与现有实验资料对比,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局部无粘结梁及局部粘结退化梁变形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3.为保证本文计算方法及模型的可操作性,利用C#语言实现了全部计算工作的计算机处理,通过加入交互式前处理界面保证了程序的友好性,最终整合完成实用工具软件——局部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及变形计算软件bate1.0。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谓钧;;钢筋混凝土梁配筋图绘图子程序的设计[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1期
2 王乐明;轻型钢筋混凝土矿井支架梁的试制研究[J];中国建材;1962年11期
3 张苏俊;王恩军;;对受剪破坏钢筋混凝土梁的补强[J];扬州工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4 阎西康,王铁成,张玉敏;盐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试验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裴勇;梁高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强度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5年13期
6 吴永辉;钢筋混凝土梁的碳纤维加固[J];建筑工人;2005年05期
7 王歆;模糊动态罚函数法及其在钢筋混凝土梁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5年09期
8 赵亚平,王书茂,焦群英,魏文军,黄立明;自由钢筋混凝土梁固有频率理论解[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5年04期
9 马月平,霍达;模糊动态罚函数遗传算法及其在钢筋混凝土梁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科学;2005年06期
10 苏荣华;王婷;裴忠强;;ANSYS对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动力分析[J];山西建筑;2005年24期
11 顾艳阳;吴晓东;;体外预应力加固低强度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试验分析[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12 蔺新艳;曹双寅;张雷顺;;碳纤维加固具有初始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梁弯曲裂缝特性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13 刘纯洁;;粘FRP加固RC梁变形性能研究综述[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14 吴泽仪;J.-L. Clément;C. Boulay;J.-L. Tailhan;;用CFRP加固预裂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特征的研究(英文)[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5 李日洪;;公路桥梁钢筋混凝土梁体裂缝的处理[J];四川建材;2007年04期
16 赵亚敏;殷勇;;钢筋混凝土梁开裂有限元模拟及损伤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36期
17 郭智力;;公路桥梁钢筋混凝土梁体裂缝的处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年02期
18 梅利芳;;碳纤维加固受剪构件的试验研究[J];河南建材;2008年02期
19 陈丹丹;刘炎海;邹力;;一期荷载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J];河南建材;2008年02期
20 戴卓;周军海;;PKPM软件中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端弯矩调幅系数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小岗;江见鲸;王际芝;沈赤;;钢筋混凝土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4)[C];1989年
2 张炎圣;陆新征;江见鲸;;钢筋混凝土梁落锤实验有限元模拟与分析[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谢靖中;李国强;江欢成;王国俭;;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均质材料本构等效[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4 罗竟宁;顾慧娟;;钢筋混凝土梁粘钢补强试验研究[A];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适用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1年
5 许平;姚谏;;钢筋混凝土梁表层嵌贴FRP抗剪加固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夏;李晨光;刘航;;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阎西康;赵少伟;王铁成;;腐蚀后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8 王秀哲;吴二军;;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延性评估[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9 周献祥;王咏梅;;位移控制的钢筋混凝土梁允许跨高比计算公式[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10 曲慧;;钢管混凝土柱-RC梁连接节点的一些问题探讨[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海涛;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抗震性能试验及其基于变形性能的参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平;配置HRB500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及理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3 赵菲;外包GFRP板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赵卫国;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桥的病害分析与受损后承载能力计算[D];长安大学;2007年
5 于磊;大尺寸钢筋混凝土梁受剪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朱红兵;公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疲劳试验与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戎贤;高强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8 李艳艳;配置500MPa钢筋的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孟一;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卜良桃;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RC梁的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成建;局部粘结退化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及变形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马继成;受损钢筋混凝土梁式桥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郭智峰;钢管约束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4 宋嘉文;荷载和氯离子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性能退化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燕伟;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宽度的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6 李岩岩;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力与破坏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7 邹兰林;RC梁的碳纤维板抗弯加固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8 李超群;钢筋混凝土梁抗火性能及加固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王冠;基于B3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梁徐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吕景宏;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性能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宏;浅析钢筋混凝土梁裂缝成因及处理方法[N];晋中日报;2011年
2 ;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的女学者[N];黑龙江日报;2004年
3 通讯员 蒋方槐 李连明 徐进;向莆铁路三江镇特大桥架通[N];人民铁道;2010年
4 记者卜松竹;黄埔军校将大修迎80岁生日[N];广州日报;2003年
5 本报驻陕记者 韩宏 通讯员 骆驼;穿越时间隧道走进西汉[N];文汇报;2003年
6 袁仁标;袁仁祥;科技创造铁路桥施工新速度[N];中国建设报;2003年
7 记者 杨捷 通讯员 武建 实习生 周黎阳;科学压缩工期全力疏堵保畅[N];长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陈媛媛;重庆轻轨:“铁鞋”换“胶鞋”[N];中国环境报;2004年
9 力健 鲍红梅;城市建设的幕后精锐[N];中国企业报;2002年
10 杨莎 本报记者 蒋颖;滨江路景观带“五一”前全线简易通车[N];丹东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