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趋化因子CXCL9及其受体CXCR3在肝纤维化损伤中的基因表达变化研究

李一  
【摘要】:肝脏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发生炎症刺激及坏死时,肝脏中的胶原蛋白、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细胞外基质的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纤维化,重者经过反复持续的炎症和坏死影响,纤维不断增生,伴有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即发展为肝硬化。肝纤维化是病毒性肝炎等各种慢性肝病导致肝癌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仅限于在肝硬化末期的肝移植。因此确定肝纤维化的产生和发展机制,以及如何逆转纤维化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细胞因子功能的趋化分子,在许多组织中起着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在急慢性肝病中,趋化因子一般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在肝脏组织的渗入,以间接的方式参与损伤反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趋化因子也可以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和星状细胞等肝脏宿主细胞,参与炎症和纤维化损伤应答;同时,针对基因敲除动物的研究也表明,单独的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也能对肝脏的毒性损伤与炎症反应产生影响。 本文通过建立肝纤维化损伤和恢复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肝脏组织阶段性的病理与血清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检验模型质量,并研究CXCL9及其受体CXCR3在肝脏纤维化损伤与恢复中的表达变化。最后尝试对CXCR3-/-小鼠建立部分肝脏切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做好铺垫。 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的方法进行。大鼠按照2ml/kg剂量,腹腔注射四氯化碳与橄榄油1:1的混合溶剂,每周注射2次。2周后改为1ml/kg剂量,直至造模成功;对照组仅注射溶剂。在预先设置的若干时间点,部分实验组动物停止注射四氯化碳,令其进入自恢复阶段。同时处死动物,采集血样与肝脏组织标本,用于血清学与组织学分析、定量PCR检测。 随着四氯化碳反复多次注射,肝脏纤维化损伤程度也随之加深,越来越多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在造模的第12周,肝组织纤维化比例达到40%。在肝脏造模的自恢复阶段初期,细胞增殖明显,以期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来重塑肝组织结构,随后肝脏胶原纤维的比例也慢慢降低至8%。在肝脏纤维化造模过程中,CXCL9及其受体CXCR_3在损伤初期就有表达,并在纤维化程度最严重的阶段达到高峰;建立了稳定的CXCR_3-/-小鼠部分肝脏切除模型,总结了手术流程和关键控制点,为后续进一步研究CXCL9和CXCR_3在肝脏损伤中表达规律做好了铺垫。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傅琪琳;冯琴;彭景华;刘成海;胡义扬;;瘦素与肝纤维化[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年04期
2 M.Y.Go;A.T.Ahuja;谢素素;;T_(1ρ) MR能敏感地评估肝纤维化:大鼠胆管结扎模型的实验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年04期
3 王燕;刘浩;;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早期肝硬化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7期
4 蒋良君;阳学风;;RNA干扰技术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年07期
5 陈志平;;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肝纤维化32例[J];福建中医药;2011年02期
6 罗雯;阳学风;;环氧合酶-2与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4期
7 陈国中;徐珊;张永生;朱飞叶;;肝纤维化中医病机与治疗的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11年06期
8 毛小荣;;bFGF在肝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1年03期
9 何汶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肝纤维化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13期
10 梁东红;莫凤鸣;韦德新;;180例肝纤维化患者临床检验血清学检测指标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27期
11 路伟;李亚萍;高占华;吴韶飞;;中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11年08期
12 姚佳燕;钟碧慧;晁康;陈旻湖;;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的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年08期
13 刘鸣昊;薛博瑜;;近5年来肝纤维化中医证治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8期
14 张丽娟;张跃新;石光英;;肝纤维化指数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08年02期
15 张冬艳;薛雁山;;肝纤维化与磁共振扩散成像ADC值的相关性研究现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年04期
16 陈国中;徐珊;张永生;朱飞叶;;肝纤维化相关病名探讨[J];江西中医药;2011年04期
17 谢碧红;杨觉民;吴引伟;;化纤复肝方对慢性肝炎患者MMP-1、TIMP-1及其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8期
18 李杰;陈茂伟;周怡;邹俊;李黎;;乙肝肝纤维化血清标记物筛选的初步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5期
19 郭锐芳;杨少奇;;NF-κB在肝脏纤维化中的作用[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09年02期
20 郭巧德;陈海聪;李小军;胡灵敏;;益气养肝通络方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40例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俊红;王继;;不同中医治法逆转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瑞雯;高爱梅;汪晖;;小檗碱对免疫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研究[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慕永平;小川智弘;河田则文;;蛋氨酸·胆碱诱导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细胞凋亡机制研究[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程明亮;李宏;姚玉梅;;丹芍化纤胶囊对猪血清免疫性肝纤维化肝中氧化及抗氧化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叶国荣;舒建昌;;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A];广东省肝脏病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程井军;曾佑祥;孙雅祥;柯冬桂;熊建玲;;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30例[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严福华;;MR弥散加权成像和MR巨噬细胞成像在肝纤维化炎症分级中的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肖定璋;;肝纤维化细胞模型的建立[A];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免疫与肿瘤防治综合交叉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缪锡民;;肝纤维化发生机制及治疗对策[A];2005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刘克洲;;肝纤维化治疗若干研究进展[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暨慢性乙型肝炎诊治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红;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特点和慢肝消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段志军;肝纤维化形成中MMP-1、TIMP-1表达及益气软肝方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3年
3 强晖;肝纤维化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4 毕红征;RF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朱冰;抗纤Ⅰ号方药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6 彭彦辉;中药和硒对慢性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7 翁红雷;干扰素-γ抗肝纤维化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吴晓玲;红景天甙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9 段颖华;合俞会配穴法治疗肝纤维化的探讨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刘文滨;反义TIMP-1表达质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影响的体外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一;趋化因子CXCL9及其受体CXCR3在肝纤维化损伤中的基因表达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邢陆;加味越鞠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
3 阎文昭;肝组织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水平与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4 陆亚琴;地龙2号抑制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基础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5 冯璇;复方归芪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薛苗;CTGF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对大鼠肝纤维化逆转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7 黄亚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桃核参术汤的干预作用[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尹旭;海鞘醇类似物LQC-X6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郑力搏;PTEN在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和自发逆转肝组织中的动态表达及其与在体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李成泰;悦肝胶囊Ⅱ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防治作用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玲 张引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治乙肝要关注肝纤维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记者 马艳红;解放军302医院:建立国内首家肝纤维化无创诊疗中心[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教授 谢渭芬 整理 王根华;阻断肝纤维化发展的链条[N];健康报;2010年
4 徐琪忠 王根华;长征医院研究揭示肝纤维化发病机制[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阎红 丛丹江 付维利;6种方法治疗肝纤维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科主任医师 蔡皓东;肝纤维化是可逆转的[N];保健时报;2010年
7 记者 衣晓峰;肝纤维化形成机制有新发现[N];健康报;2011年
8 记者 李天舒;通过血液精确诊断肝纤维化成可能[N];健康报;2011年
9 胡德荣;肝纤维化研究多步推进[N];健康报;2004年
10 ;什么是肝纤维化[N];健康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