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色素万寿菊psy双边界载体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和SSR-PCR体系的优化

杨帆  
【摘要】: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不仅是重要的园林花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花是提取叶黄素的优质材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色素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为材料,根据gus基因瞬时表达的情况,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以万寿菊下胚轴为外植体的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分子标记和PCR技术,对色素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的SSR-PCR体系进行优化,同时构建叶黄素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psy的双边界表达载体,为获得高叶黄素含量的万寿菊转基因品种奠定基础,本研究结果如下: (1)建立了色素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遗传转化体系。 根据gus基因瞬时表达的情况,优化了遗传转化条件,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遗传转化的最佳条件为:外植体为下胚轴,预培养2d,农杆菌浓度OD600=1.0,1/2MS0悬浮,1/2MS0悬浮液和共培养培养基中AS浓度为100μmol/L,侵染采用80W、5min的超声波处理后,黑暗共培养2 d。 (2)构建了叶黄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psy的双边界载体。 提取万寿菊花总RNA,RT-PCR获得cDNA,根据GenBank中万寿菊psy的编码序列设计特异引物,PCR扩增psy将其连接到双边界载体上,从而得到了植物表达载体,并采用“冻融法”将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EHA105菌株中。 (3)对色素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的SSR-PCR体系进行优化。 以色素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为材料,通过对SSR-PCR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因素dNTPs、引物及模板DNA进行最优条件筛选,建立了适合于色素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的SSR-PCR反应体系:2.5μl10×buffer、40 ng模板DNA、2μl 10μM/μl引物、1.0 U Taq酶、1.2μl2.5mM/μl dNTP,ddH2O补足体系至25μl;PCR循环程序为:94℃预变性2 min; 38个循环(94℃变性30 s、56℃退火30 s、72℃延伸1min),72℃延伸10 min。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小蕊;张明生;曹然;;发根农杆菌A4菌株诱导三分三毛状根的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1年02期
2 易自力;陈智勇;蒋建雄;苏晶;储成才;;多年生黑麦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转化植株的获得[J];草业学报;2006年04期
3 姜清彬;仲崇禄;张勇;黄桂华;Clandine FRANCHE;;木麻黄科植物共生基因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9年02期
4 王微;杨晓伶;杨婧;程舟;朱云国;李珊;;根癌农杆菌介导大花蕙兰遗传转化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1年01期
5 赵勤;;根癌农杆菌介导烟草K326遗传转化体系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6 唐俊;张富生;廖志华;;基于草甘膦筛选的菘蓝转化体系的建立[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3期
7 李立芹;;根癌农杆菌介导番茄‘白果强丰’遗传转化体系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0期
8 刘冰;林毓娥;李玲;黄河勋;粱肇均;王瑞;;黄瓜转基因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9 郑回勇,郑金贵,许明,刘峰,赵伊英;胡萝卜再生体系及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广西农业科学;2002年05期
10 张彬;赵明;高志强;丁在松;石云鹭;方立锋;;农杆菌介导春小麦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研究[J];核农学报;2007年02期
11 刘小琳;王继峰;胡晓艳;刘艳昆;熊军波;康俊梅;杨青川;;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中国草地学报;2007年02期
12 陈晓玲;秦华明;周玲艳;潘少英;罗翠欢;梁红;;以潮霉素为筛选标记猕猴桃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J];北方园艺;2008年01期
13 丁建刚;胡定慧;;农杆菌介导的莴笋遗传转化体系初步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14 陈磊;庞晓虹;刘宏宇;;西瓜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9年02期
15 狄建军;张树军;魏永春;;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16 常乐;夏宜平;孙晓杰;;石蒜属植物再生体系与鳞茎花卉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J];华北农学报;2009年S2期
17 李文兰;高永华;李华英;;罗汉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分子植物育种;2010年05期
18 辛翠花;郭江波;黄三文;屈冬玉;;马铃薯Desiree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J];中国蔬菜;2011年06期
19 贾宇臣;王利;陈琦;李连国;李巧玲;刘德虎;;花生子叶节外植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4期
20 张边江;陈全战;周泉澄;华春;;白三叶遗传转化体系的探讨[J];西南农业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张俊红;王涛涛;李汉霞;叶志彪;;茄子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刘丽锋;张俊红;古勤生;李汉霞;叶志彪;;甜瓜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杨志武;王永清;刘娟;严娟;陶炼;杜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枇杷花药胚遗传转化体系研究[A];第五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刘庆昌;翟红;高尚;何绍贞;;甘薯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转基因植株的生产[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邸宏;周羽;王振华;;以成熟种子为受体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建立[A];第二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齐一伯;徐夙;韩玉珍;;农杆菌介导的蓝猪耳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缪为;李名扬;;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A];重庆市遗传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纪念孟德尔规律再发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徐春波;王勇;赵海霞;李兴酉;;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A];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刘毅;刘伟;戴荣四;林瑞庆;宋慧群;朱兴全;;SSR-PCR对日本血吸虫遗传变异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肖扬;李黎;吴茜;边银丙;;香菇SSR-PCR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初步应用[A];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阳;小麦条锈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任文彬;淡紫拟青霉E2-4生防效果分析及其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3 侯艳华;四株海洋放线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4 赵军良;基因工程改良大白菜的抗虫抗病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5 王冬梅;毛白杨花芽分化规律与开花调控的分子基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赵飞;小菊锌指蛋白基因的表达分析及耐盐差异蛋白的分离鉴定[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朱海生;草莓乙烯受体反义基因遗传转化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8 李雪;多年生黑麦草基因转化与抗旱性遗传改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仝铸;柑橘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杨莉;金柑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帆;色素万寿菊psy双边界载体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和SSR-PCR体系的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纪丽丽;杨树基因枪多基因共转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
3 孙丽萍;番茄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番茄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4 董凤丽;96-Ⅱ喜树组织培养及其转CMO基因遗传转化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樊晓莉;日本结缕草植株再生体系优化及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6 周连霞;Mn-SOD基因转化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智博;构建反义双价TuMV-Nib和LFY基因植物表达载体转春大白菜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8 陈亚兰;马铃薯反义PPO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转基因植株PPO活性、同工酶的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9 马颖;麝香百合叶片再生和SOD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10 谷会涛;磨盘柿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与遗传转化的初步探索[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叶晓阳;北大荒种业生物实验室多项领先[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2 记者 邓步来 实习生 叶晓音 通讯员 秦小红;西南农业大学 棉花抗黄萎病研究取得重大成果[N];重庆日报;2002年
3 王淮林 实习生 陈姝;植物生物技术应为研发重点[N];深圳商报;2004年
4 铁铮;转基因花卉新品种选育项目启动[N];农资导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