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场致发射电推力器工作性能及其发射机理研究

段君毅  
【摘要】:传统的化学推进比冲低、质量大、结构复杂,极大地限制了它在微小卫星上的应用。基于液态金属离子源的场致发射电推力器是一种静电式电推力器,具有推力小、比冲高、效率高等优点,可应用于微小卫星的姿态控制、定位控制、航天器电位控制、轨道转移和提升、轨道修正、阻力补偿等任务。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场致发射电推力器实验样机,并对这一新型电推力器进行了实验及理论研究。 研制了包括控制系统、电源系统及推力器本体在内的针型铟场致发射电推力器实验样机,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场致发射电推力器的工作性能。该样机实现了推力器的发射极到吸极垂直距离、工作电压等参数可调。在推力器关键部件制作上,采用微细电化学方法加工顶点半径2-5μm的发射针,并进行表面粗化、超声及化学清洗以及浸润处理,制备出FEEP用发射极。建立了包括发射电流、电压检测、微推力测量的实验平台。针对场致发射电推力器推力小(0.01mN)的特点,采用薄悬臂梁对场致发射电推力器的推力进行了测量。 场致发射电推力器的发射系统是推力器的核心,而发射极顶点附近的电场强度是影响FEEP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改进的动态流柱模型出发,详细描述了以半椭球取代半球作为发射极顶点的形状表达,并基于该模型与吸极尺寸关系,运用基于增长网格划分的有限差分法对极间的电场强度进行了计算,得出发射初期的极间电场主要受到发射极顶点半径的影响,而吸极到发射极的距离以及吸极内半径对电场强度影响较小的结论。 本文将场致发射电推力器的运行划分为液态金属的发射和补充两个并行的过程,通过对这两个过程的理论建模及详细描述,提出了场致发射电推力器运行过程中液态金属发射与补充平衡的稳定工作状态,即液态金属通过场蒸发作用发射出去的速率与液态金属不断流向顶点的速率相等。进一步研究了维持稳定发射的最小发射电流状态,并且发现,延长推力器寿命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将推力器运行在最小发射电流状态,并根据稳定状态的平衡条件,初步获得了最小发射电流的估算模型。在研制场致发射电推力器实验样机及其测试平台上开展了大量实验,主要包括样机原理验证实验,性能测试实验以及最小发射电流模型验证实验等。在验证了FEEP原理样机正确性的基础上,开展了FEEP样机的伏安发射特性测试,验证了推力器的设计参数如工作电压、发射电流、发射针顶点半径、发射极到吸极垂直距离等与伏安特性的关系,与此同时还进行了伏安特性与性能参数如推力、质量效率、比冲等的关系实验,验证了性能模型的合理性。对场致发射电推力器的最小发射电流状态进行了实验验证。 针对场致发射电推力器的工作性能及发射机理进行了理论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针型场致发射电推力器实验样机符合设计目标:推力小于2μN,比冲高达7500s,质量效率达95%,实验结果与性能模型结果一致。当发射极尖端的液态金属发射与补充相平衡时,针型场致发射电推力器运行在稳定发射状态,稳定发射在满足温度条件时存在电流阈值范围,即最小发射电流及临界发射电流,即0.4~15μA之间(200℃)。最小发射电流的存在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场致发射电推力器稳定发射条件的合理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毛根旺,韩先伟,杨涓,黄晓砥,何洪庆;微波电热推力器启动与稳定过程的实验观测[J];宇航学报;2000年S1期
2 陈茂林;毛根旺;;电推力器流动模拟中的电子处理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7期
3 钱中;王平阳;杜朝辉;;稀薄等离子体羽流稳态流动粒子模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贺武生;毛根旺;陈茂林;孙安邦;;电推力器等离子体喷流对航天器通讯电磁波信号衰减效应[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6期
5 一林;;电火箭登上应用舞台[J];航空知识;1998年05期
6 钱中;王平阳;杜朝辉;康小录;;稳态等离子体推力器羽流数值模拟[J];固体火箭技术;2008年05期
7 ;从束之高阁到趋之若鹜[J];太空探索;2002年12期
8 周云;;美国离子推力器研制近况[J];中国航天;1982年12期
9 汤海滨,刘宇,赵宝瑞,李晶;一种电推力器用小推力测量系统[J];推进技术;2001年02期
10 朱毅麟;欧洲将发射第1个月球探测器[J];国际太空;2003年08期
11 黄良甫;电推进系统发展概况与趋势[J];真空与低温;2005年01期
12 盛兆玄;冯玉军;徐卓;孙新利;;铁电阴极用于小功率电推力器[J];火箭推进;2008年02期
13 钱中;康小录;王平阳;杜朝辉;;霍尔推力器等离子体羽流粒子模拟[J];上海航天;2009年04期
14 ;知识资料窗[J];中国航天;1994年12期
15 边炳秀;魏延明;;电推进系统在静止轨道卫星平台上应用的关键技术[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08年01期
16 张连俊;高温超导体开关器件理论分析[J];电子器件;1997年04期
17 雷青松;CVD金刚石膜场致发射的机理[J];真空与低温;2003年02期
18 何洪,杨屹,冯可芹,林慧敏;基于电场作用高致密WC的燃烧合成[J];工具技术;2004年11期
19 仲雪飞,樊兆雯,尹涵春,王保平;常开型后栅极场致发射显示板工作特性的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2004年06期
20 彭俊彪;程兰;赖国洪;曹镛;;放电处理高分子薄膜场致发射阴极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则东;张剑锋;柏树;杨生胜;;电推进羽流污染物分析[A];第三届空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彭凯;刘大刚;;电磁粒子模拟软件中场致发射模型的应用与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3 李俊涛;雷威;;纳米碳管场致发射结构的研究[A];江苏省真空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徐幸梓;王必本;张兵;张力;曾丁丁;;碳纳米管在X射线管中的应用[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关辉;朱长纯;罗援;;全硅化场致发射冷阴极真空微电子二极管实验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6 狄云松;张晓兵;雷威;崔云康;王琦龙;高峰;;在传统热阴极上实现场致发射大电流的研究[A];第六届华东三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圆;周爱军;;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A];全国飞机与船舶通信导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0年
8 陈绍凤;夏善红;赵湛;白强;;真空微电子压力传感器的研制[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鲲;朱长纯;邓宁;李玉魁;刘卫华;;户外用高亮度碳纳米管三极发光管的研究[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10 张鲲;朱长纯;李玉魁;刘卫华;;广告牌用碳纳米管像素管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君毅;场致发射电推力器工作性能及其发射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鸿;霍尔推力器寿命周期内电子近壁传导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芳;过驱动水面航行器的控制分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陈淑霞;金/镍催化下碳纳米管生长与场发射特性[D];吉林大学;2006年
5 郭平生;碳纳米材料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及其场发射显示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屹;基于场激发的Fe-Ti-C三元系燃烧行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王小菊;单晶六硼化镧场发射阵列阴极及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林震;水基火箭推进系统空间性能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宗占国;1.3GHz单Cell大晶粒铌超导射频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8年
10 王莉莉;基于碳纳米材料的场发射光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宁泊;磁聚焦影响霍尔推力器壁面腐蚀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刘维维;低频振荡对束聚焦型霍尔推力器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申;动力定位推力系统水动力干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吴金生;基于LabVIEW的朗缪尔探针等离子体诊断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秦金彪;基于STK的卫星姿态控制仿真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洪才浩;场致负离子及机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田时开;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及场发射特性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8 宋伟;聚苯胺的热解及其场致发射性能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9 纪林海;场发射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王云峰;应用于场发射显示器的纳米硅薄膜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甘肃 刘家灿 胡静波;延长胆管寿命的有效措施[N];电子报;2002年
2 记者 高建进;世界最大场致发射显示器研制成功[N];光明日报;2000年
3 ;纳米碳管场致发射平板显示器件[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4 易水;计算机专业时文选读(803)[N];计算机世界;2000年
5 毛黎;世界最小纳米收音机问世[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