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历元解算的GPS定向技术研究
【摘要】: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能够全天候地向全球范围内具有适当接收设备的用户提供精确、连续的三维位置和速度信息,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利用GPS载波相位技术来测量载体的姿态已经成为了GPS应用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门方向,该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交通工具的定向、以及飞行器或舰船的姿态测量上。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集中于GPS精确定向技术原理的研究和实现,具体内容如下:
1.系统论述了GPS的基本原理,对利用TOF的伪距定位原理、载波相位差分姿态测量原理、导航电文信息等内容进行了介绍;讨论了GPS测量误差、测量精度等要点。
2.深入探讨了利用GPS进行测量的三维姿态角定义、基线姿态角与载体姿态角的几何关系;并对各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载体三维姿态角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与推导。
3.查阅了国内外利用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进行方位解算方法。简要介绍了确定整周模糊度的一般流程与经典方法。提出基于双差解析的模糊度搜索方法来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方法,利用载波相位的双差观测量,根据组成双差的两颗卫星的相对位置矢量结合载体基线长度可以精确测量的特点,来计算双差整周模糊度的可能值。然后对由不同的卫星之间构成的双差载波相位方程的解析解取交集,从而完成定向功能。
4.根据提出的双差解析的模糊度函数搜索方法原理,在VB环境下编写了GPS卫星数据采集与卫星位置解算界面。并编写Matlab程序,利用GPS卫星的双差载波相位作为观测量,实现以双差解析的模糊度搜索方法作为基线姿态角真值的搜索策略,在双差模糊度候选解的剔除的判断标准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与比较。
5.利用所提出的算法,开展了GPS单基线姿态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基线长为2米左右的情况下,使用单历元数据解算载体航向角,其测量精度在0.15°左右。针对实验结果以及算法性能,对定向精度、算法的计算量、以及初始化时间等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其可用性和可行性。
|
|
|
|
1 |
陈树新,王永生,陆旭明;白化处理对快速确定GPS整周模糊度算法的研究[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
2 |
刘海颖,王惠南;平均场退火算法在GPS姿态确定中的应用(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4年03期 |
3 |
许国昌,李洪涛,王广运;在坐标和模糊度域中进行整周模糊度搜索[J];全球定位系统;2000年03期 |
4 |
赵伟,万德均,刘建业,袁信;GP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在航快速算法研究[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4年01期 |
5 |
邱卫宁,陈永奇;用载波相位宽巷组合高精度确定大数值变形[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10期 |
6 |
范胜林,胡国辉,林雪原,袁信;GPS定位定向系统的研制[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06期 |
7 |
刘立龙,刘基余,李光成;一种适合单频GPS动态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方法[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年01期 |
8 |
王先全;吴敏;董淳;庄秋慧;;双GPS定位定向系统[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9 |
金丽宏;;整周模糊度的一种半参数解算方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0 |
李欣;伊斌;;GPS精确定位中解算整周模糊度方法的研究[J];科技风;2009年04期 |
11 |
袁洪,王一举,宁百齐,万卫星;一种短基线DGPS定位中初始化整周模糊度的新方法(英文)[J];测绘学报;2003年01期 |
12 |
范胜林;袁信;;基于整数高斯变换的整周模糊度快速求解算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3年S4期 |
13 |
肖学斌;;双频GPS数据处理中的周跳检测和模糊度解算[J];测绘科技情报;2000年01期 |
14 |
常传文;茅文深;;DPSO算法在导航卫星姿态测量中的应用[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1年03期 |
15 |
刘石泉;GPS基线处理的优化技术[J];地矿测绘;1998年04期 |
16 |
刘立龙,刘基余,李光成;单频GPS整周模糊度动态快速求解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10期 |
17 |
胡国辉,范胜林,袁信;GPS定位定向系统的研究[J];宇航学报;2000年04期 |
18 |
逯亮清,胡小平;利用几何约束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1年01期 |
19 |
王俊江;;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J];新疆有色金属;2007年01期 |
20 |
史琳;黄晓放;;GPS测姿中两种算法的比较与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