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汽车用钢与铝合金电阻点焊机理研究

崇玉良  
【摘要】:随着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成为整个汽车工业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材料轻量化成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作为汽车轻量化材料中最主要的两类材料,由高强度钢板和铝合金钢组成的钢-铝一体化车身结构是实现车身框架结构轻量化和高强度的重要途径。在汽车工业中,电阻点焊是主要的连接技术,由于钢和铝之间的导电、导热等物理性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易形成极脆金属间化合物,使得难以形成质优、稳定的点焊接头。因此,开展高强度钢板与铝合金异种材料点焊工艺机理研究,具有重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对高强钢与铝合金电阻点焊的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钢-铝异种金属电阻点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DP590双相钢和6061铝合金采用中频逆变电阻焊机及工频交流电阻焊机,基于SORPAS软件对DP590双相钢和6061铝合金建立了点焊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点焊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及钢-铝电阻点焊接头形成机理,阐述了钢-铝点焊接头形成的三个阶段及熔核特点;对点焊接头进行宏观和微观金相分析,发现点焊过程是熔融成液态的铝合金在钢-铝界面处向高强钢的润湿铺展并扩散,其本质是属于熔-钎焊接头。 本文设计并进行了一系列不同的焊接参数下的点焊试验和力学分析,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当焊接电流在8.3kA~9.7kA之间变化时,焊接接头强度逐步增加并达到最高后趋于稳定,但当焊接电流超过9.7kA之后,焊接热输入过大而引起铝侧液态金属强烈飞溅,使点焊接头强度降低。 通过本文研究中频逆变伺服电阻点焊机和工频交流气动电阻点焊机对DP590双相钢和6061铝合金点焊参数对熔核直径的影响规律,在焊接载荷不变的条件下,熔核直径随焊接热输入的增加而增加,当熔核直径增大到一定值以后,继续增大焊接电流熔核直径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但会使熔核组织过热、晶粒也会变得粗大而且也产生飞溅,对焊接接头性能有不利影响。 本文分析了焊接电源对焊接接头的影响,采用中频逆变与工频交流点焊得到试样的正拉强度和拉剪强度随电流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拉剪强度约提高10%,正拉强度约提高15%。通过与铝-铝同种材料点焊的比较,钢-铝点焊接头的拉剪强度已经超过铝合金同种材料点焊强度,达到了较好的力学强度,但正拉强度较低。 本文对点焊接头的界面处成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铝在向钢中扩散过程中当铝原子百分比达到40%时便形成钢铝晶间化合物,造成此区域没有实现致密性连接,形成焊接接头最薄弱区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方平,黄石生,林一松,吴祥淼;电阻点焊过程智能控制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05期
2 曹彪,黄增好,黄志明,曾敏;逆变电阻点焊多参数单片机测试系统[J];机械与电子;2004年10期
3 杨黎峰 ,赵熹华 ,曹海鹏;电阻点焊过程数值模拟关键技术研究与进展[J];航天制造技术;2004年02期
4 王春生,赵熹华,张得红,汤勇平,黄柏初;点焊熔核形成过程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的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1999年02期
5 顾春艳,张奕黄;一种采用恒压法的电阻点焊控制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王宸煜,赵熹华,黄金河;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点焊工艺参数选择和质量预测[J];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年01期
7 常保华,都东,ZhouYNorman,LumIvan;铝合金电阻点焊中电极点蚀对焊接质量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8 曹彪,姜以宏,王建一;点焊熔核形成过程的有限元模型[J];机械工程学报;1995年02期
9 肖海舟;机械咬接法在发动机铝罩生产中的应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1996年12期
10 方平,熊丽云,林一松,黄石生;点焊电流有效值神经网络实时计算方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11 ;汽车车身修复知识自检题(六)[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8年06期
12 田雪艳;武佩;陈彦宏;韩宝生;;带有联结件的电阻点焊新工艺试验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3 马跃洲,种玉宝,梁卫东,陈剑虹;电阻点焊熔核尺寸的RBF网络模型[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4 高勇;黎峰;;数值模拟技术在白车身电阻点焊中的运用[J];现代零部件;2009年05期
15 郝丽萍,李朝光;Ti-15-3 钛合金点焊工艺及性能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1998年02期
16 韩凤武,王洪亮;多层及非等厚不锈钢板点焊工艺研究[J];机车车辆工艺;2004年04期
17 周岚;钟毓宁;王志伟;;电阻点焊质量监控技术现状的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8 方平;谭庆;刘泽民;;基于DSP电阻点焊模糊控制器[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9 王金良;;轿车白车身点焊质量保证[J];现代零部件;2009年12期
20 齐力;;用于汽车车身装配的单面电阻点焊[J];现代焊接;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然锋;杜宜乐;李臣阳;石红信;张柯柯;;铝合金与不锈钢电阻点焊接头组织与性能[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郑文;王敏;程轩挺;雷鸣;;超高强度热成形钢电阻点焊的数值模拟[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邹家生;王涛;许祥平;;镀锌钢板电阻点焊涂层电极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宝清;单平;廉金瑞;;铝合金电阻点焊预压阶段工件间接触行为的研究[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1年
5 杨柳;程轩挺;孙游;吴嘉元;王敏;;超高强热成形钢板电阻点焊接头性能[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李海宾;陈铠;肖荣诗;陈树君;;热成形硼钢激光焊接与电阻点焊接头性能对比研究[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沈洁;林浩磊;张延松;王培中;;CAE技术在汽车车身高强钢电阻点焊中的应用[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兴全;张永强;王威;贾松青;章军;;多脉冲电阻点焊对镀锌高强汽车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崇玉良;孔谅;王敏;;DP590高强钢与Al6061铝合金中频电阻点焊性能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王亚荣;冯吉才;张忠典;;镁合金电阻点焊内部喷溅原因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先锋;基于电极振动的电阻点焊质量监测方法与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张鹏;双相钢电阻点焊性能特征与焊接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韩敬华;铝合金电阻点焊分形接触电阻及对质量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文静;电阻点焊质量监测智能化及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沈琦;高强钢磁控电阻点焊机理与工艺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张伟华;铝合金/高强钢异种金属电阻点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罗爱辉;电阻点焊电极热流耦合分析与对流换热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张小云;双相钢点焊熔核界面撕裂失效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郎波;AZ31B镁合金电阻点焊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罗震;铝合金电阻点焊过程质量检测及控制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中频逆变电阻点焊电源的研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2 范亚楠;电阻点焊电流参数信息监测及分析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付扬帆;车身电阻点焊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4 韩广超;基于无线网络的电阻点焊参数监测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余文捷;波控晶体管式电阻点焊电源的研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得胜;汽车用钢的激光搭接焊与电阻点焊的对比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陈军;汽车用双相钢板电阻点焊工艺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8 崇玉良;汽车用钢与铝合金电阻点焊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张冬冬;电阻点焊参数的优化与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10 李伟;轿车白车身的电阻点焊质量监测系统设计的研究[D];沈阳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静安 盛春磊;轨道交通 铝材应用新亮点[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罗忠河;钢筋焊接网——钢筋技术的发展方向[N];中国冶金报;2004年
3 记者 李文峰 通讯员 韩军 王黎;“南车株机”打造高品质不锈钢地铁车体[N];湖南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赵伟;两厢海马阐释“好看好开好用”[N];中国质量报;2008年
5 高宏适;汽车用新型热镀锌润滑钢板[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