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燃料设计的压燃式发动机低温预混合燃烧模式研究

韩东  
【摘要】:传统柴油机低温燃烧模式通过使用大量的废气再循环(EGR),显著降低了柴油机缸内的局部燃烧温度,能够同时抑制氮氧化物(NOx)和碳烟的生成,从而解决了传统柴油机燃烧模式中这两种排放物此消彼长的难题。然而,大量EGR的使用造成缸内燃烧质量恶化,燃烧效率下降,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等不完全燃烧产物显著增加。本文基于燃料设计理论,通过商用汽油柴油燃料配比来调整缸内混合气的形成过程,增加了低温燃烧模式中的预混合程度,从而降低了传统低温燃烧模式对大量EGR的依赖,在较宽负荷范围内实现了高效率超低排放的低温预混合燃烧模式。 本文在一个定容喷雾装置上对汽油柴油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向柴油中添加汽油,混合燃料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等物理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其贯穿距和喷雾锥角等喷雾特性发生变化。而且随着汽油比例的增加,喷雾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显著下降,并且小粒径液滴在液滴分布中的比例上升,表明向柴油中添加汽油可以使喷雾场更加均匀,有助于油气混合过程。 为了了解燃料设计对混合气着火过程的影响,本文在一台快速压缩机上对汽油和柴油类燃料(正庚烷)的混合燃料的着火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整燃料组分、压缩比、燃空当量比和CO2浓度等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燃料的峰值压力、压力升高率、着火延迟期等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向柴油类燃料中添加汽油成分可以有效地延长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期,并且降低燃烧过程中的压力升高率。 本文在一台单缸压燃式发动机上,研究了基于燃料设计的低温预混合燃烧模式的着火、燃烧以及排放物的基本规律。着重阐述了使用不同比例的汽油柴油混合燃料的低温预混合燃烧模式中NOx和碳烟排放降低对EGR的依赖性。其结果表明基于燃料设计的低温预混合燃烧模式能够在较低的EGR水平下实现NOx和碳烟的同时降低,从而验证了此种新型燃烧模式的有效性。当使用含有40%汽油含量的汽油柴油混合燃料时,在13.5%的进气氧浓度条件下即可实现NOx和碳烟排放同时降低,避免了大量EGR的使用。此外,在此低温预混合燃烧模式中,通过改变进气压力、燃油喷射压力和EGR率等发动机运转参数,研究了不完全燃烧产物HC和CO排放的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HC排放量主要和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期相关,而CO排放量则主要受到缸内的燃油空气比例的影响。 详细讨论了不同汽油柴油混合比例的燃料在喷油时刻变化的情况下低温预混合燃烧模式的着火时刻、燃烧过程等相关参数,以及它们对各种气体排放物和碳烟排放的影响,并对排放水平与燃烧过程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体排放水平和燃烧相位相关性较强,变化的燃料成分对碳烟排放的影响较大。 针对传统低温预混合燃烧模式只能应用于中小负荷的局限性,本文进一步通过进气增压配合EGR的策略拓展了此低温预混合燃烧模式应用范围。进气压力的升高使得汽油柴油混合燃料的低温预混合燃烧的运转范围向更高的负荷水平平移。与此同时,增加的EGR率可以降低NOx排放,将汽油柴油混合燃料的低温预混合燃烧模式向小负荷拓展。在试验的负荷范围内,发动机燃烧效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避免了在传统低温燃烧模式中的燃烧恶化现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方葛文;陆瑞松;;柴油机电子控制喷油系统的数值模拟计算[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993年03期
2 乔信起,宋永臣,高希彦,陈家骅,张立梅,程勇,吴波;高速柴油机喷油过程的测试研究[J];内燃机工程;1995年02期
3 肖合林,侯献军,颜伏伍;降低柴油机排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催化还原系统的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4年03期
4 潘余;刘卫东;梁剑寒;王振国;;超声速燃烧室燃烧压力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年01期
5 刘诚诚;彭忆强;马永富;;天然气发动机电控单元原型的研制[J];车用发动机;2010年05期
6 福田信毅;董尧清;;电子式燃料喷射装置[J];国外内燃机车;1982年07期
7 梁荣光;広安博之;;柴油机喷雾平均粒径的模拟计算[J];内燃机工程;1993年03期
8 熊翔辉;工作气缸数可变的BMW型发动机[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983年01期
9 崔永春;;以多种形式向冲压-火箭补燃室供油的实验研究[J];飞航导弹;1987年05期
10 杨英;;缝隙喷射的喷射角对二维超声速混合流场的影响[J];飞航导弹;2007年04期
11 肖隐利;宋文艳;赵志;;超声速气流中喷射角度对射流混合特性的影响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年04期
12 刘菊艳;;超燃冲压发动机推进系统的燃料横向喷注模型[J];飞航导弹;1991年10期
13 罗福强;转速突增时柴油机喷油过程动态特性的测量分析[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14 乔信起,张光德,黄震,方俊华,宋钧,王岩;柴油机燃用二甲醚喷射与燃烧的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4年01期
15 杨德胜,高希彦,张松涛,周文彬,何旭,刘瑞祥;柴油机TR燃烧系统实现低温预混合燃烧的研究(英文)[J];内燃机学报;2005年04期
16 ;英普科公司推出新型气体燃料喷射器[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0年06期
17 刘育民,杨长林;一种高效率的内燃机燃烧模式[J];内燃机学报;1994年02期
18 贾萍稳,刘亚峰,杨旭,崔山,张欣;喷射系统计算机模拟及运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19 毕小平;预混合燃烧现象学紊流火焰速度模型[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0年01期
20 缪雪龙;王先勇;俞建达;洪建海;郑金保;房志红;黄震;乔信起;贾文佐;;超多喷孔喷油嘴喷雾特性试验研究[J];现代车用动力;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周星;陈文军;叶春雷;沈武;周长银;;浅探柴油机的喷油与燃烧[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舶维修理论与应用论文集第七集(2004年度)[C];2004年
2 詹玉龙;万碧玉;胡以怀;李纪军;;大型集装箱船舶轮机模拟器主机非标定工况仿真建模的研究及实现[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机电分册)[C];1999年
3 贺芳;孙海云;方涛;;电磁喷射法着火延迟期测定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梁剑寒;孙明波;潘余;;超燃冲压发动机凹腔火焰结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费立森;徐胜利;黄生洪;;超声速气流中闭式凹槽结构参数对流场特征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胡光初;薛丽萍;倪侃;Negendra Dittakavi;赵宏武;邓少春;Ramji Kamakoti;王勇;甘加业;曹福军;李少辉;傅艳丽;王征;李庆定;郭力军;范晓晨;高丹;盖珊珊;;ASTE-P:亚音速到高超音速航天飞行器的气动-热-伺服-弹性-推进建模和仿真的集成可变保真度软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7 曹玉吉;张世英;张宏;高双林;朱杰堂;;基于反应流的台阶高度对超音速燃烧室性能影响研究[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向先宏;王成鹏;杨永阳;田旭昂;程克明;;考虑激波串的超声速燃烧流场分析模型[A];第三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文集[C];2010年
9 董志平;咸涛;;浅谈矿山车辆噪声污染分析及控制措施[A];第十六届六省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强;张新宇;;燃烧释热规律对超燃冲压模型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东;基于燃料设计的压燃式发动机低温预混合燃烧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吴君华;增压二甲醚发动机燃烧和排放控制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吉丽斌;基于燃料设计与管理的复合HCCI燃烧的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雄;满足低排放法规的两气门电控柴油机燃烧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刘戈;基于代表性互动小火焰(RIF)模型的内燃机喷雾燃烧大涡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肖广飞;氧化剂设计改善内燃机燃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张晓;新型二甲醚共轨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潘余;超燃冲压发动机多凹腔燃烧室燃烧与流动过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刘晨;复杂燃烧流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侯军兴;二甲醚—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喷射及发动机燃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魁春;柴油机预混合燃烧模式的着火相位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立群;VM R425DOHC柴油机低温预混合燃烧仿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单玉梅;二甲醚发动机电控燃料喷射系统控制器的研制[D];西华大学;2010年
4 周阳春;柴油机喷雾和预混合燃烧过程的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5 白庆华;LPG汽车发动机闭环电子喷射控制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6 李德刚;柴油机预混合燃烧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高原;Jetta CNG发动机冷起动控制策略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杨洪磊;双燃料喷嘴设计与燃烧流场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杨河洲;NA20S型汽油机电控系统的设计及优化匹配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刘勇;燃气发动机电控技术仿真平台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岳琳;环保又节能[N];中国汽车报;2000年
2 杨再舜;2006年轻客需求呈多功能化[N];中国商报;2005年
3 张可喜;21世纪的汽车主题 智能 环保 便捷[N];中国贸易报;2001年
4 乐国星;尾气排放新标引发车市震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朱钦;宝马豪赌替代能源市场[N];南方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翼;上柴配海格让用户“傻了”[N];机电商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薇薇;创新: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必由之路[N];经济日报;2006年
8 焦红敏 编译;汽车和制造设备领域成为传感器新兴市场[N];中国电子报;2004年
9 乐绍延;日本汽车驶进“亚洲战略”[N];国际商报;2003年
10 洪亮;智能 节能 环保 汽车业发展新方向[N];华夏时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