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循环平稳信号二维平面表示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周宇  
【摘要】:旋转机械结构复杂,对运转条件要求较高,滚动轴承的任何轻微故障都有可能改变其自身的运转状态,进而牵连到其它部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设备性能下降,甚至产生并发故障。如何提取滚动轴承的微弱故障特征,揭示其早期、微弱、潜在故障及其发生、发展和转移,是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面临的巨大挑战。旋转机械在运转过程中,尤其是在故障状态下,其物理参数具有周期时变的特点,呈现循环平稳特征。从故障的物理本质入手,洞悉故障产生机理,是识别微弱故障特征的关键。 本文以实现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特征提取为目的,针对旋转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具有循环平稳和非高斯的特点,通过研究基于二阶和三阶循环统计量的二维表示方法,有效实现旋转机械早期故障智能预示。研究内容如下: (1)本文首先分析滚动轴承初期故障特点及类型,引入滚动轴承故障信号模型,将其分为确定性信号分量和随机信号分量,研究了其各自频谱特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模型的确定性信号分量的频谱是离散频谱;而随机信号分量的功率谱密度函数是连续频谱。分析表明由于故障冲击周期的不严格确定(轴承转速的波动,滚动体接触角的改变等影响),滚动轴承故障信号频谱中的离散谱线会因此被连续频谱模糊,故障特征频率也就很难从信号的频谱中看到。 (2)根据滚动轴承等旋转机械设备关键部件的(正常/故障)振动信号具有明显的周期时变特征,采用二阶循环统计量理论(谱相关密度函数、谱相干函数)进行信号分析,做基于循环频率—频率二维表示的特征提取技术,在α f平面上有效提取噪声干扰下的早期微弱故障特征。 (3)由于时频分辨率、信号多分量导致的交叉项以及背景噪声的干扰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时频二维表示得到的机械故障特征往往不够直观且对于故障早期诊断可靠性低。针对具有循环平稳特性的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本文研究了基于时间-频率二维信息的特征提取方法。尝试根据其谱相关密度函数与Wigner-Ville分布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长数据序列计算得到循环谱密度重构Wigner-Ville分布。结果证明基于谱相关密度函数的Wigner-Ville分布可以极大削弱噪声对时频图的干扰,并且有很好的时频聚集性。 (4)在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监测过程中,由于微弱损伤激发的能量很小,易于淹没在背景噪声和较强的干扰之中,使得故障信息提取的难度加大,有时采用二阶循环统计量也不能有效地提取故障特征。因此采用的信号分析方法的抗噪性能显得尤为重要。理论上,在保证足够采样数据长度的情况下,高阶循环统计量对于任何高斯与非高斯噪声都是自然免疫的。 高阶循环统计量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最常用的是三阶循环矩、三阶循环累积量、三阶循环矩谱、三阶循环累积量谱。本文重点研究了三阶循环累积量谱。三阶循环累积量谱,也称循环双谱,是含有三个参变量的多维函数。除了利用理论推导之外,用传统的谱分析表述方法很难将循环双谱表述清楚。若完整表述它则需要三根不同的频率轴——循环频率α轴、时延频率f1轴和时延频率f2轴,在传统的三维空间中无法完全表述其面貌。因此,我们研究了基于循环双谱的双频率二维表示的特征提取与智能诊断技术,将低阶循环平稳分析中的切片分析方法引入到高阶循环平稳分析之中。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若选取合适的循环频率所得到的循环双谱的二维表示图谱更有特点。如当α=fn时,所得循环双谱切片图是一个关于中心频率f n成六边形的规则图谱。六边形的顶点与中心频率及故障特征频率之间有特定的关系。可以尝试由此处循环双谱切片进行故障信号特征提取,使高阶循环平稳分析结果更加直观。 由于循环双谱一次切片具有对称性,图谱上重复冗余信息比较多;另外,循环双谱特定频率下的一次切片谱是双频率轴的三维图谱,即便做成等高线图,对于故障特征的展示也不清晰和直接。在证明了循环双谱一次切片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按照传统的双谱的分析方法,对特定循环频率α对应的循环双谱一次切片做进一步的切片,使其成为一个清晰的二维图谱。我们称最后得到的二维图谱为一个循环双谱的二次切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文功,管继生,李永泉;货车无轴箱滚动轴承轮对轴颈拉伤原因及改进建议[J];铁道车辆;1986年01期
2 H.K.Lorsch;A.Kraus;韩才元;;滚动轴承寿命计算的新参数[J];国外内燃机车;1986年11期
3 姚松官;孟起;;用于滚动轴承的简化型Hamrock—Dowson最小膜厚公式[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4 李成刚,余俊,陈继平;基于接触疲劳强度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5 张松鹤 ,张全;采用滚动轴承优化艉管设计[J];造船技术;1993年04期
6 于秀和;KU-1206B型挖掘机推压轴的改装[J];工程机械;1993年01期
7 刘峰;滚动轴承的修理[J];山东农机化;1999年11期
8 王军,林华;基于特征分析的滚动轴承诊断系统[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马复兴 ,田雨德 ,陈盛晴;当您的“机器关节”脏了——谈谈大型滚动轴承的清洗[J];现代零部件;2004年Z1期
10 薛福连;;滚动轴承过早失效问题的解决方法[J];轻工机械;2005年04期
11 刘云松;;浅谈货车滚动轴承清洗流水线的方案设计[J];哈尔滨铁道科技;2005年04期
12 陈龙;夏新涛;孙立明;满维伟;;Pro/ENGINEER环境下的滚动轴承二维图纸生成方法[J];哈尔滨轴承;2005年04期
13 Klaus Findling;;快速性和安全性——正确选择滚动轴承系统可以节约时间和金钱[J];现代制造;2006年26期
14 汪久根;王庆九;章维明;;表面粗糙度对轴承振动的影响[J];轴承;2007年01期
15 陈果;殷国富;王皓辉;周自平;;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优化设计方法[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7年01期
16 燕来荣;;车用滚动轴承失效后的代用[J];轴承;2007年03期
17 郭宝霞;肖淼鑫;;GB/T7811-2007《滚动轴承参数符号》标准介绍[J];轴承;2007年08期
18 李冬梅;傅攀;张大吉;;时延相关解调法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7年11期
19 任得余;张志华;曹永辉;周晓阳;;球轴承接触角的测量方法[J];轴承;2007年12期
20 安宗文;纪明;黄建龙;;基于BP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J];新技术新工艺;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惠群;闻邦椿;王德友;杨积东;;滚动轴承-转子-定子系统的碰摩故障分析[A];2003大型发电机组振动和转子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冯明时;胥永刚;马海龙;高立新;;滚动轴承微弱特征的非线性增强与解调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鹏;;滚动轴承的模糊疲劳可靠性计算[A];模糊数学和系统成果会论文集[C];1991年
4 朱泉;;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实用技巧[A];第十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苏钢;姚成宝;;高温鼓风机轴承故障分析与诊断[A];第十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李健宝;彭涛;;基于EMD与相关性分析的滚动轴承智能故障诊断[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张俊杰;;陶瓷材料在滚动轴承上的应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刘健海;温诗铸;;滚动轴承乏油计算模型[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9 蔡素然;李国仁;邵凤常;;工业机器人薄壁轴承启动摩擦力矩[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10 谢荣华;罗贵火;;航空用高速滚动轴承失效分析[A];第八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宇;基于循环平稳信号二维平面表示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董绍江;基于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空间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涂文兵;滚动轴承打滑动力学模型及振动噪声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陈仁祥;振动谱表征空间滚动轴承寿命状态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刘永斌;基于非线性信号分析的滚动轴承状态监测诊断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吴昊;滚动轴承动特性及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潘玉娜;滚动轴承的性能退化特征提取及评估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冯栋彦;高精度跟踪架通用轴系匹配及消差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9 隋文涛;滚动轴承表面损伤故障的特征提取与诊断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唐云冰;航空发动机高速滚动轴承力学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浩;基于声发射技术的货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肖洁;基于Walsh变换的滚动轴承典型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3 黄辉;基于SOPC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系统研究和开发[D];中北大学;2010年
4 赵长生;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增强方法与状态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梁志红;基于DSP6000的列车滚动轴承的故障在线诊断[D];大连交通大学;2005年
6 袁方;基于1(1/2)维谱熵与支持向量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7 杜秋华;形态滤波解调在滚动轴承损伤类缺陷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李少军;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多参数融合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靳习永;滚动轴承设计与计算系统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常映辉;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理论计算与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增军;施福乐看中中国滚动轴承市场[N];中国汽车报;2004年
2 ;制造滚动轴承实体保持架的高铝锌基合金材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3 洛阳轴承研究所总工程师 杨晓蔚;我国滚动轴承与国外有哪些差距[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4 周俊 宋爱华;山东泰安滚动轴承碳钢球联盟标准成功立项[N];中国质量报;2010年
5 刘伊婷;滚动轴承实物质量合格率94.6%[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郭志坚;滚动轴承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94.6%[N];中国工业报;2008年
7 杨一;滚动轴承行业标准及技术升级交流会拟在京举办[N];中国建材报;2007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孙烈根;依靠技术创新 不断开拓市场[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9 理想;LMGU下半环外套圈双列调心滚动轴承的特点[N];中国建材报;2011年
10 机 讯;轴承企业如何开拓国外市场[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