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优异种质评价
【摘要】:薄荷为唇形科薄荷属中的一类重要植物,其所含的薄荷精油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日化产品领域。本研究对所收集的薄荷品种资源分别从叶片性状,生物量、精油产量、精油成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同时利用化学和分子标(?)(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d chloroplast DNA)分别对其进行化学多样性和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薄荷叶片性状及精油产量评价。对薄荷叶片性状变异分析表明,除叶长宽比的变异系数较低外,其余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35%以上,其中M×gracilis-01的叶片重量最大为0.15g,M. aquatica-01的叶长宽比最大为2.5,M. spicata-06的叶面积最大为7.8cm2,M.spicata-02的油腺数量最多为8475个。对精油含量、鲜草产量和精油产量变异分析表明,除鲜草产量的变异系数较低外,精油含量和精油产量的变异系数均在50%以上,其中M. spicata-08的鲜草亩产量最高为1467.4kg,M.canadensis-02的精油含量和精油亩产量最高分别为0.92%和10.3kg。相关性分析显示叶面积与精油产量、精油含量和叶长宽比之间显著正相关,与油腺数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精油产量与精油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对薄荷精油产量进行综合评价显示精油亩产量在6.0kg以上的薄荷资源有M. canadensis-02等10种。结果表明所收集的薄荷品种在叶片性状和精油产量方面存在丰富的变异,在一些重要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2.薄荷精油成分研究及评价。精油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薄荷精油成分呈现多样性,其中相对含量在5.0%以上有menthol等27种精油成分。不同花期精油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精油成分相对含量在不同花期存在差异性变化,其中globulol等7种精油成分相对含量在初花期最高。menthol等16种精油成分相对含量在盛花期最高。limonene等4种精油成分相对含量在末花期最高。脱落酸处理对薄荷精油成分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经脱落酸处理后menthofuran含量显著提高导致精油品质下降。脱落酸处理后的薄荷精油主成分相对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薄荷精油各主成分相对含量间存在动态平衡,变化规律符合线性方程menthol=74.787-1.044×menthone-0.705×menthofuran-0.796×pulegonec脱落酸处理后的薄荷精油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ABA处理会显著影响薄荷精油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精油成分在不同薄荷资源间存在差异性,这些差异是影响精油品质的主要因素,依据精油成分评价,具有生产高品质薄荷精油潜力的种质资源有M. spicata-08等10种。
3.薄荷资源chloroplast DNA亲缘关系分析。所收集的薄荷品种资源共产生了两个主要的聚类,聚类I包括M. spicata-M. suaveolens-M. longifolia-M.×gracilis-M. arvensis-M×piperita等薄荷群体,聚类II包括M. aquatica-M. xpiperita-M.×piperita等薄荷群体。其中聚类1分为3个亚组:①M. spicata-M. longifolia、②M. spicata-M. suaveolens和③M.arvensis-M. xgracilis,聚类11分为2个亚组:①M. canadensis-M.aquatica和②M.×piperita。结果表明,亲缘关系相近的薄荷群体聚为同一类,同时本研究结果清晰的反映了母本与其后代之间的亲缘关系。
4.薄荷资源精油化学型分析。M. spicata群体精油包含2个化学型:limonene-carvone型和1,8-cineole-piperitenone oxide型。M.arvensis-01群体精油的化学型为limonene-carvone-piperitenone oxide型。M. aquatica群体精油包含4种化学型:①menthone-menthol-pulegone型、②Hnalool-linalyl acetate型、③limenone-carvone型、④1,8-cineole-globulol型。M×piperit群体精油含有2种化学型:high menthone-low menthol型和low menthone-high menthol型。M. longifolia群体精油含有2种化学型:limonene-carvone型和piperitone-isocaryophyllene oxide-piperitenone oxide型。M. suaveolens群体精油化学型为:piperitenone oxide型。M. canadensis群体精油含有两种化学型:menthol-menthyl acetate型和menthone-menthol型。Mxgracilis群体精油的化学型为limonene-carvone型。M. pulegium L群体精油的化学型为menthone-pulegone-menthofuran型。结果表明,所收集的薄荷品种精油存在丰富的化学多样性。精油化学型与cpDNA标记相关性分析表明,薄荷品种精油化学型分析结果与cpDNA标记聚类结果具有紧密的相关性,说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
5.薄荷资源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8份薄荷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0.44-0.91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6。聚类分析结果将28个薄荷品种分为7个主要的聚类,分别为①M.spicata-M.suaveolens,②M×piperit,③M.aquatica-Mxgracilis,④M.spicata-M. longifolia,⑤M.aquatica,⑥M.canadensis-M.arvensis和⑦M.spicata-M.longifolia。结果表明所收集的薄荷品种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
|
|
1 |
高聪芬,张兴;砂地柏精油的熏蒸杀虫活性初探[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2 |
张燕君,古佛政;互叶白千层精油的组分及抗菌作用[J];广东林业科技;1998年02期 |
3 |
刘学文,徐汉虹,鞠荣,邓业成,张志祥;植物精油在农药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4年02期 |
4 |
薛敦渊;陈宁;李兆琳;陈耀祖;;苦水玫瑰鲜花香气成分研究[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9年04期 |
5 |
杨淑娟,万树青,蒋志胜,尚稚珍;猪毛蒿精油光活化抑制稗草生长及作用机理[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6 |
冯学环;蒋红云;何伟志;张燕宁;;7种精油对甜菜夜蛾的拒食活性[J];农药;2010年07期 |
7 |
戴洽水,施小芳,黄儒珠,袁湘宁,池庭飞,郑祥云,吴当鉴;福建野生芳香植物精油的理化性质(Ⅰ)[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
8 |
孙丽艳,王守宗,杨炳才;肋果沙棘贮存过程中精油的变化[J];林业科学研究;1991年02期 |
9 |
徐汉虹,赵善欢,朱亮锋,陆碧瑶;齿叶黄皮精油的杀虫作用与有效成分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10 |
王红星,郭燕群,张,陈美环;芳香型植物精油抑菌效果的测定和比较[J];中国饲料;1996年06期 |
11 |
曹福祥,罗全陵,王志德,王安生,黄友华;九嶷香杉精油的化学成分[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12 |
刘文哲,张泓,胡正海;吴茱萸果实分泌囊发育和精油产生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J];植物学报;1998年05期 |
13 |
周维纯,姜紫荣;雪岭云杉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精油化学组成的研究(英文)[J];林产化学与工业;1998年03期 |
14 |
侯华民,张兴;植物精油杀虫活性的研究进展[J];世界农业;2001年04期 |
15 |
张宏志,管正学,王建立;贵州生姜精油化学成分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1年04期 |
16 |
谢怡孙,袁梦仙,李保同,汤丽梅;蒌蒿精油的杀虫活性与化学成分研究[J];江西植保;2001年04期 |
17 |
李鹏翔;主要植物香料及精油种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年01期 |
18 |
李扬苹,何霞红,朱有勇,杨之为;7种精油对香荚兰根腐病尖镰孢菌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0期 |
19 |
莫小路,严振,王玉生,汪小根;广藿香精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J];中药材;2004年11期 |
20 |
吴雪平;李明;;天葵化学成分及其对菜青虫生物活性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