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西汀治疗在大鼠脑缺血模型所起作用的研究及应用MRI弥散成像ASPECT评分预测心源性卒中脑出血转化
【摘要】:背景和目的:多项研究表明氟西汀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结局,尤其是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是细胞应对低氧环境调控下游基因表达的主要细胞因子,我们的前期研究证明氟西汀可以通过上调HIF-1α表达,促进Netr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下游蛋白的表达。据此我们推测:在大鼠短暂性脑缺血模型中,氟西汀可能通过上述机制促进血管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Sprague-Dawley大鼠,构建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t MCAO),实验分为3组,t MCAO+氟西汀组,t MCAO+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分别在术后24小时给予氟西汀20mg/kg/d或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4周。在第1、2、3、4周行爬梯实验和平衡木实验等行为学检测、焦油紫染色计算梗死体积,免疫印迹法检测HIF-1α、Netrin、VEGF、凋亡蛋白等表达水平,第4周行同步辐射微血管造影。结果:在第3、4周,氟西汀组爬梯试验和平衡木试验评分明显改善(P0.05)。第1、2、3周各组梗死体积无统计学差异,第4周氟西汀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0.05)。从第1-4周,与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HIF-1α表达在各时间点明显上调,其下游Netrin及其受体DCC、VEGF及其受体VEGFR蛋白表达增加,促凋亡蛋白Bax、Bad等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Bcl-x L表达上调,细胞凋亡显著减少。在第4周的同步辐射及微血管染色结果显示氟西汀组新生血管增多。结论:在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中,氟西汀可能通过上调HIF-1α及其下游Netrin、VEGF等表达水平促进血管新生并抑制凋亡,减少梗死体积,改善运动功能。背景和目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已被证明可以应用于MRI成像,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ASPECTS在急性心源性卒中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从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所有符合入组条件的急性前循环心源性卒中住院患者52例。所有患者发病12小时内行头颅CT检查,在发病后的72 h内行头颅MRI扫描,MRI序列包括DWI、MRA及T2*梯度回波序列以识别HT。由一名神经内科医生和一名神经放射科医生分别对头颅CT、MRI DWI行ASPECT评分。结果:52例入组患者中,18例患者(34.6%)有HT,4例患者(7.7%)出现症状性HT。单因素分析显示,HT患者中DWI-ASPECT评分明显低于无HT患者(6±2 vs 7±2,P=0.005),且DWI-ASPECTS 0-7比例明显高于无HT患者(16//18,89%vs 16/34,47%,P=0.008)。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后,DWI-ASPECTS 0-7仍与HT相关[OR 13.23(95%CI 2.20-79.48,P=0.005)]。结论:我们的研究提示MRI DWI ASPECTS可以预测急性心源性卒中后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