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电机精确扭矩计算的轮毂电机电动汽车主动安全新方法

刘翔  
【摘要】:采用扭矩响应快速而精确的电动机作为驱动力的来源,电动汽车在动力学控制和主动安全上有着一系列独特的优势。同时,对于电动汽车的车辆动力学控制来说,电机扭矩也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之一。电动汽车,尤其是采用了分布式驱动的电动汽车,选择安装在车轮内的轮毂电机的驱动方案,会导致电机面临一些非常严苛的工作环境,诸如极端的高温、低温和路面振动所带来的加速老化等,这对电机的性能和扭矩计算带来了很大挑战。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对国内市场上有代表性的诸多中央驱动电机和轮毂驱动电机的实验测试发现,在普通工况下,采用电机扭矩与电枢电流成正比的传统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的电机扭矩值;然而,在车辆运行中常会遇到的高温、低温、振动老化等严苛工况下,电机参数会发生变化,采用传统方法则不能得到精确的电机扭矩值。因此,在本文中,采用了Kriging方法来进行电机反电动势的在线计算,在此基础上得到电机的精确扭矩值,使得在电动汽车工作中常会遇到的高温、低温、振动老化等严苛条件下,都能准确得到电机的扭矩值。Kriging预测是一种基于采样点的信息的拟合和估算方法,在本文中,我们将电机的转速和转子的位置作为两个输入参数,电机的反电动势作为输出参数,建立了基于Kriging的反电动势计算模型。然后结合在电机控制中需要测量的三相电流值,计算出电机的精确扭矩。由于Kriging方法对采样点的需求量极少,电机的扭矩计算算法能够快速执行,因而能够在车辆的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MCU)中很方便的运行。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Kriging方法在高温、低温、振动老化等严苛条件下都能得到精确的电机扭矩值,为后续轮毂电机电动汽车新型整车动力学控制和主动安全新方法提供精确的扭矩计算和反馈。本文基于在车辆行驶中的严苛情况下都能够得到的电机快速而精确的扭矩反馈,设计了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和主动安全的新方法,使得电动汽车能够具有更高水平的安全性、更好的操纵性和更强的稳定性。本文中,在综合考虑了车辆和轮胎所受的各种外部阻力的情况下,提出了一个简单可行、高效率的电动汽车防滑控制新方法。这个方法是基于测算和控制一个新定义的参数——TA,即驱动电机的扭矩和车轮的角加速度两者之间的比值。这两个参数对于驱动电机来说,都可以通过非常简便的方法在电机控制的过程中获得,减少了所需的硬件,降低了成本。在考虑了车辆和轮胎所受的外部阻力的情况下,本文中把防滑过程分为加速和减速两种工况,分别证明了在这两种情况下车轮的滑移率和新提出的参数TA之间的单调关系。根据这个单调关系,就可以在防滑控制中用TA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滑移率方法。本文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进行了电动汽车TA方法控制方法的仿真,并且在配备四轮独立驱动轮毂电机的电动汽车上进行了实车测试。仿真和实验的结果都表明,参数化的TA方法可以有效的在防滑控制上代替传统的滑移率方法,实现良好的防滑控制效果。同时,由于电机扭矩和车轮角加速度是轮毂电机电动汽车车轮上最直接的输入和输出,因而该方法更加接近问题的本质,也有利于拓展到四个车轮上进行整车侧向动力学主动安全新方法的设计。基于电机有着快速而精确的扭矩响应这一重要特性和新提出的表征车轮运行状态的新参数TA,本文设计和讨论了适用于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的新型防侧翻控制的指数化方法——TAI方法,解决了传统防侧翻控制方法中各个车轮所承受的垂向载荷难以通过低成本的方法准确获取的问题。本文采用三层的电动汽车控制结构来进行基于TAI指数的高效防侧翻控制,并就其可行性、控制效果等与传统控制方案进行了比较。利用作者的研究团队共同开发的电动汽车动力学仿真模型进行了TAI指数化防侧翻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采用TAI方法进行侧翻检测的可行性。在本文的实验中,采用了作者的研究团队设计和制造的配备有四个轮毂电机进行驱动的模块化电动汽车实验平台,并将车辆参数和性能数据导入到具有工业界应用标准的车辆动力学分析软件CarSim中,用来进行危险性较高的侧翻实验。实验结果同样表明,新提出的TAI方法能够很好的实现车辆侧倾角的监测和侧翻的控制,减少了所需硬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安全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刘云;周友富;安菁;;基于专利共引的电动汽车核心技术领域分析[J];情报学报;2013年03期
2 志豪;;我省将成世界电动汽车基地[J];广东交通;2010年02期
3 周琳;;摩纳哥纯电动赛车闪亮世博会[J];广东交通;2010年04期
4 过学迅;黄妙华;;世界电动汽车发展走向[J];国际学术动态;2003年05期
5 ;2030年电动汽车铝需求量或达1000万吨/年[J];铸造工程;2019年03期
6 ;到2025年 电动汽车对稀土的需求将增长350%[J];稀土信息;2019年12期
7 邱雨;;国际电联明确提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三个使用频段[J];中国无线电;2019年11期
8 袁忠;;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J];时代汽车;2019年18期
9 石小飞;;我国电动汽车现状面面观[J];河南电力;2018年12期
10 赖茂松;;电动汽车充电桩集中式电能规划技术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8年24期
11 郑罗芳;;未雨绸缪 布局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J];中国物业管理;2018年11期
12 韩平军;张昉;朱思成;;电动汽车充电桩设计智能优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年22期
13 ;大众2019年在德推出共享电动汽车业务 目标全球市场[J];电动自行车;2018年09期
14 曹东东;;第十届电动汽车标准法规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J];中国汽车;2018年12期
15 吴冬梅;邢茜;;电动汽车起火问题分析与应对[J];汽车工程师;2018年12期
16 张光磊;钟颖强;;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年35期
17 李佳树;;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网络发展与布局[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9年01期
18 万恩泽;;电动汽车发展之我见[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丽华;祝军华;;电动汽车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对策研究[A];2016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董淑量;;电动汽车火灾成因及预防探讨分析[A];2016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3 孙娟;;关于电动汽车的火灾预防[A];2016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4 王猛;孙泽昌;;电动汽车驱制动能耗特性研究[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藪本政男;開道力;脇坂岳顕;久保田猛;鈴木規之;李军锋;;油电混合/电动汽车驱动马达用硅钢片[A];2016国产高性能电工钢生产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6 王园园;刘树鑫;曹云东;;电动汽车用直流接触器电磁系统仿真研究[A];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7年
7 杨世春;曹耀光;李明;崔海港;;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技术实现途径[A];201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硕;高大威;周晓敏;;低速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性能研究[A];201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刘转民;傅明慧;;电动汽车高压直流电系统绝缘监测装置研制[A];201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云贵;;典型电动汽车学习与新能源汽车发展[A];第七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状态估计与力矩矢量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缪鸿志;技术融合情况下共享出行系统的建模与优化[D];吉林大学;2019年
3 刘翔;基于电机精确扭矩计算的轮毂电机电动汽车主动安全新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4 潘龙;基于充电选择行为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5 赵蒙;基于时空网络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综合调度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王峰;电动汽车用复合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设计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7 张子琦;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降能耗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8 许少伦;配电网内电动汽车群体优化调度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9 詹晓晖;电动汽车对区域配电网的影响评估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10 孙中豪;基于信息物理融合计算的电动汽车能源优化管理[D];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壮;基于数据驱动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2 张飞龙;电动汽车电机驱动和V2G一体化技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3 钟颖;电动汽车参与电网阻塞调整的充电选择决策方法[D];湘潭大学;2019年
4 麻秀;智能电网中基于V2G模式的电动汽车充馈电策略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5 张志豪;基于V2G技术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度的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6 刘垚;《电动汽车:前景与挑战》(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湘潭大学;2019年
7 张成卫;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系统设计及有源滤波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8 胡继荣;JX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智能化服务平台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9 吴自贤;增程式电动汽车APU控制策略的设计与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10 陈海峰;电动汽车驾驶台感性设计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冰洁 王之康;天津工业大学:为电动汽车插上“隐形翅膀”[N];中国科学报;2017年
2 游勇 记者 曾艳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N];赣南日报;2019年
3 林程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电动汽车 中国领航[N];中国科学报;2017年
4 核试验技术、分析化学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裕生;关注电动汽车发展又五年[N];中国科学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王静;电动汽车朝理想行进[N];中国科学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刘丹;电动车,我们顺势而为[N];科学时报;2010年
7 谢子聪;商业模式决定电动汽车未来[N];科学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潘锋;为发展高性能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提供科技支撑[N];科学时报;2011年
9 谢子聪 本报记者 刘丹 采访整理;中国电动汽车:警惕“后电池危机”爆发[N];科学时报;2011年
10 丁佳;电动汽车何时才能“飙”起来[N];科学时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