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经不同静脉留置PICC导管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⑴描述新生儿经不同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穿刺、维护、并发症情况;⑵描述新生儿PICC专科护士对置管静脉的选择、导管维护过程的认识和体验。方法采用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第一部分为量性研究,使用PICC静疗小组调查问卷、新生儿PICC导管调查问卷对上海市三家三级甲等医院21名新生儿PICC专科护士及284名置管新生儿展开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SS进行。第二部分为质性研究,运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12名新生儿PICC专科护士进行一对一访谈,深入了解新生儿PICC专科护士对PICC导管穿刺及置管过程的认识和体验,剖析新生儿PICC专科护士经不同穿刺静脉置管的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⑴量性研究结果:284名置管PICC的新生儿中87.3%为首次置管,置管部位上肢多于下肢;穿刺静脉以贵要静脉置管率最高(36.3%);置管时间16~62(36.19±8.24)min;穿刺次数1~7(3.75±1.05)次/人;导管外露长度0~4(1.41±0.94)cm;新生儿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2%;其中有10名新生儿的PICC为非计划性拔管。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置管前日龄、置管前体重、特殊药物使用、肠外营养持续时间、是否为首次置入、置管部位、置管静脉穿刺次数、维护时间有关。在置管及维护方面,经颞浅静脉及腘静脉置入PICC的平均置管时间较长,经贵要静脉置管时间相对减少;经腘静脉、颞浅静脉组穿刺次数多于大隐静脉、贵要静脉组。经贵要静脉置管PICC组的平均维护时间少于股静脉、腘静脉和头静脉组。经颈静脉置管PICC的新生儿的继发性异位、渗液风险高于经贵要静脉、腋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及腘静脉的新生儿,与颞浅静脉相比,经腋静脉置管PICC的并发症风险明显降低。此外,相较于职称为主管护师(N4)的专科护士而言,职称为护师(N3)的专科护士更多的选择经腋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小隐静脉置管;相较于儿科工作年限小于8年的护士,儿科工作年限大于15年的PICC专科护士更倾向于选择贵要静脉置管;PICC工作年限大于8年的专科护士相较于工作年限小于4年专科护士较少选择颞浅静脉、颈静脉。⑵质性研究结果:新生儿PICC专科护士认识到置管及穿刺过程对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影响的重要性,能通过反思和经验总结提升专业水平,但缺乏循证与决策思维,此外,多重角色冲突、害怕挑战等心理会影响其专业表现,他们渴望通过多学科合作提升专科能力。结论1.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2%,与新生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置管日龄、置管体重以及TPN持续时间有关、是否为首次置入等多种因素有关。2.出生胎龄、置管日龄与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出生胎龄越小,置管日龄越小的患儿其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更高。3.新生儿经颞浅静脉及腘静脉置入PICC导管延长其置管时间及维护时间,增加穿刺次数;经贵要静脉置管PICC能减少新生儿导管的维护时间。4.经颈静脉置管PICC的新生儿其继发性异位、渗液风险较高。5.职称、儿科工作年限、PICC工作年限影响新生儿PICC专科护士对于置管静脉的选择。6.新生儿PICC专科护士通过专科培训及工作经验认识到置管及维护过程对于护理结局的重要影响,但个体决策差异明显且缺乏循证证据支持,渴望更便捷的专科合作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