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研究
【摘要】: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侧向弯曲伴有椎体旋转的三维脊柱畸形。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在脊柱侧凸发病中所占比例最高,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病与矫形治疗的生物力学机理及矫形治疗方案一直以来为医工界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论文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课题结合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力学虚拟人”和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研究”,通过建立侧凸脊柱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来分析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脊柱侧凸的力学矫正提供可靠的数值分析平台,为矫形支具设计提供理论研究支撑,并为医患交流提供数字窗口。
本研究拟通过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的CT数据,基于CT数据获得脊柱组织的轮廓曲线,利用CAD/CAE软件进行三维几何建模,构建AIS患者的胸椎T1-T12、腰椎L1-L5及骶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本模型与参考文献进行对比计算,证明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对侧凸脊柱进行三维仿真,基于患者脊柱CT图像,参照对应冷冻切片图像信息,采用医学图像处理手段,获取其轮廓曲线,建立一个包括胸椎T1-T12、腰椎L1-L5及骶骨整体三维几何模型,为后
|
|
|
|
1 |
;第一次中、日、美生物力学会议将于明年五月在武汉市召开[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1982年01期 |
2 |
;消息[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1988年05期 |
3 |
张智勇,李春艳;腰椎损伤的生物力学原理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4 |
尹东!530021南宁,唐天驷,白崇恩!530021南宁,杨惠林,王以进;短节段钉钩结合脊柱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
5 |
陶祖莱;组织工程中的生物力学问题[J];医用生物力学;2000年02期 |
6 |
韩利华,王全平,李靖,刘建,李晓娟;卵巢切除大鼠皮质骨骨密度与生物力学特性分析(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18期 |
7 |
罗卓荆,李明全,雷伟,王全平,李新奎,陶惠人,任占良,苏波;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退变的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年02期 |
8 |
程立明,蔡道章,陈仲强,郭昭庆,齐强;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变节段分布及其生物力学变化:57例临床资料及10年国内文献数据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5期 |
9 |
管国平,赵剑,赵敦炎,王以进;三种颈椎前路钉板系统在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中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
10 |
徐格,许建中;满足脊柱、椎间隙及神经根生物学需求的腰椎间融合器[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2期 |
11 |
夏赣民,陈金龙,计欣华;数字标记点相关法在脊柱生物力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
12 |
徐永胜;吕龙;;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模型髋臼力学变化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
13 |
张晓明;李祥;龚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的临床力学分析与应用[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
14 |
郑诚功;;骨科生物力学的发展现况[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02期 |
15 |
袁峰;杨惠林;张志明;王以进;郭开今;龚维成;施伟;;枢椎交叉椎板螺钉新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生物力学比较[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6 |
黄文华;崔筱平;;人体损伤撞击设备的研制及脊柱撞击伤模型的制备[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
17 |
苗军;刘春蓉;夏群;张继东;金鸿宾;;胫骨骨折大鼠失神经支配条件下骨折愈合过程中最大载荷及静态骨计量学参数变化(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5期 |
18 |
胡勇;谢辉;杨述华;;人工寰齿关节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07年05期 |
19 |
刘雅克;徐华;;股骨头坏死范围与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后股骨颈骨折的相关性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
20 |
张晓艳;吕婴;王邦康;;微型支抗种植体即刻负载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