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研究

王哲  
【摘要】: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侧向弯曲伴有椎体旋转的三维脊柱畸形。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在脊柱侧凸发病中所占比例最高,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病与矫形治疗的生物力学机理及矫形治疗方案一直以来为医工界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论文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课题结合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力学虚拟人”和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研究”,通过建立侧凸脊柱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来分析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脊柱侧凸的力学矫正提供可靠的数值分析平台,为矫形支具设计提供理论研究支撑,并为医患交流提供数字窗口。 本研究拟通过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的CT数据,基于CT数据获得脊柱组织的轮廓曲线,利用CAD/CAE软件进行三维几何建模,构建AIS患者的胸椎T1-T12、腰椎L1-L5及骶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本模型与参考文献进行对比计算,证明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对侧凸脊柱进行三维仿真,基于患者脊柱CT图像,参照对应冷冻切片图像信息,采用医学图像处理手段,获取其轮廓曲线,建立一个包括胸椎T1-T12、腰椎L1-L5及骶骨整体三维几何模型,为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第一次中、日、美生物力学会议将于明年五月在武汉市召开[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1982年01期
2 ;消息[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1988年05期
3 张智勇,李春艳;腰椎损伤的生物力学原理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尹东!530021南宁,唐天驷,白崇恩!530021南宁,杨惠林,王以进;短节段钉钩结合脊柱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5 陶祖莱;组织工程中的生物力学问题[J];医用生物力学;2000年02期
6 韩利华,王全平,李靖,刘建,李晓娟;卵巢切除大鼠皮质骨骨密度与生物力学特性分析(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18期
7 罗卓荆,李明全,雷伟,王全平,李新奎,陶惠人,任占良,苏波;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退变的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年02期
8 程立明,蔡道章,陈仲强,郭昭庆,齐强;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变节段分布及其生物力学变化:57例临床资料及10年国内文献数据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5期
9 管国平,赵剑,赵敦炎,王以进;三种颈椎前路钉板系统在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中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10 徐格,许建中;满足脊柱、椎间隙及神经根生物学需求的腰椎间融合器[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2期
11 夏赣民,陈金龙,计欣华;数字标记点相关法在脊柱生物力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12 徐永胜;吕龙;;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模型髋臼力学变化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13 张晓明;李祥;龚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的临床力学分析与应用[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14 郑诚功;;骨科生物力学的发展现况[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02期
15 袁峰;杨惠林;张志明;王以进;郭开今;龚维成;施伟;;枢椎交叉椎板螺钉新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生物力学比较[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6 黄文华;崔筱平;;人体损伤撞击设备的研制及脊柱撞击伤模型的制备[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17 苗军;刘春蓉;夏群;张继东;金鸿宾;;胫骨骨折大鼠失神经支配条件下骨折愈合过程中最大载荷及静态骨计量学参数变化(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5期
18 胡勇;谢辉;杨述华;;人工寰齿关节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07年05期
19 刘雅克;徐华;;股骨头坏死范围与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后股骨颈骨折的相关性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20 张晓艳;吕婴;王邦康;;微型支抗种植体即刻负载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金田;;跳远“两跳式”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论证及其实践运用[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2 余嘉;张明;;高跟鞋对足部的生物力学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张晓菁;黄品同;寇红菊;李世岩;;立普妥对颈动脉斑块生物力学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斌;汤锦波;谭军;倪锋;司逸;;缝合端张力对修复后屈肌腱抗张强度的影响[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5 黄继锋;徐永年;赵卫东;樊继宏;钟世镇;;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水平部分不同程度的切除对尺骨载荷功能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骨科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讲义汇编[C];2005年
6 范宗禄;王楚怀;;肌肉能量技术在下腰痛治疗中的应用[A];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社会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苏佳灿;张春才;王家林;许硕贵;禹宝庆;纪方;;肱骨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其记忆生物力学意义[A];2008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毕大卫;孙长乐;祖罡;;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股骨-假体界面应力分析与临床应用[A];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董萼良;迟佳囡;武子靖;付广龙;蔡浩;;肱骨髁间骨折双钢板固定方法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于海洋;杜传诗;巢永烈;郑弟泽;;三型瓷贴面的三维有限元分析[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维波;中医经络的生物力学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1998年
2 姚啸生;动力性内固定DPF的研制及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陈强;挥鞭样损伤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4 陈秉智;计算骨力学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陆晴友;人工髋关节优选专家系统的初步研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6 赵德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重建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7 梁秋发;颈椎病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8 王瑞;椎体成形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9 展磊;股骨头坏死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其与治疗方法选择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庞智晖;股骨头前外侧柱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预后和保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毅;新型双向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梁伟;神经组织工程修复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相关基础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石勰;摇椅弓矫治机理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4 阮建伟;寰枢椎融合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5 王立;近排腕骨切除术和部分腕骨融合术对腕关节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6 梁磊;桁架结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初步探讨[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7 李朝顶;脊柱椎弓根内固定器械(TSF)治疗胸腰段骨折及腰椎滑脱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应用[D];苏州大学;2004年
8 金福德;兔眶距增宽症矫正术对眶周皮肤软组织影响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9 刘勇;腓骨短缩对胫距关节生物力学接触特性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10 周伊顗;三维建模与有限元分析在眼科和骨科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甘勃;樊瑜波:科学“交叉”[N];大众科技报;2011年
2 冯海波;“中国数字人男1号”在此诞生[N];广东科技报;2007年
3 任效良;科大科研成果填补国际空白[N];北方经济时报;2007年
4 戴丽昕;人生如棋 落子无悔[N];上海科技报;2008年
5 韩李云;银刀飞舞寄深情[N];科技日报;2009年
6 王美宽;运动品牌重视核心竞争力塑造[N];中国服饰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垠;解决医学难题需搭建学科交叉“互联网”[N];大众科技报;2009年
8 周丹;临床离不开医学工程学[N];健康报;2006年
9 航院;清华教师在干细胞世系分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N];新清华;2011年
10 周立武;颈椎病久治不愈原因探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