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高级智能故障诊断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
电网的安全运行越来越依赖于对各种信息的有效分析和处理。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尤其是大面积复杂故障后,仅依靠来自SCADA系统和微机保护间隔单元的保护、开关接点的变位数字量信息,调度员难以做出准确判断。而来自继电保护和故障录波器的信息越来越成为事故分析和系统恢复的重要依据。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系统异常时的故障类型、故障位置、故障相别、故障前后的相量、保护及开关动作事件、事件时序(SOE)等;对来自多个厂站的保护和录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可使调度中心迅速掌握电网真实故障情况,以及继电保护、开关和重合闸的动作行为,这对调度员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恢复系统供电创造了条件,同时有助于继电保护人员和调度员利用故障数据进行事后分析。
本文充分利用高压/超高压电网中故障录波器记录的原始海量故障录波数据,及录波数据中的暂态信号,借助新的数学方法如小波、神经元网络、时态逻辑技术等,对传统电网故障诊断中的系列算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提出了基于信号奇异性检测原理的故障录波数据自适应小波去噪压缩新算法,详细分析各尺度上小波系数奇异点的匹配搜索过程和最大尺度层数自适应阈值选取方法;通过故障录波信号频率与采样率的关系,来确定最大小波分解层数n,然后在该分解层数上进行噪声白化检验,并对某一个信号奇异点进行奇异性指数计算,以确定出小波最优分解层数;论文还系统阐述了基于小波模极大值的信号重构算法。通过大量真实故障录波数据编程仿真,验证了算法的高效性。
◆在子站端,提出了基于二进小波和信号奇异性检测原理的数据预处理和故障初步诊断新方案,通过二进小波准确提取电网故障发生时刻,以解决录波器启动记录时标存在的误差问题,故障时刻提取误差率不超过0.6ms。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理论的故障选线和选相新思想,为全网实时或准实时故障诊断创造了条件。
◆在主站端,提出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和故障电流量的故障类型识别新算法,利用bior3.1提升小波和RBPNN网络构造了新的小波神经网络故障类型识别模型,应用bior3.1提升小波对故障前一个周波和故障后两个周波的电流量进行分解,将分解到的(0~375)Hz频率段的小波系数输入到神经网络。通过ATP仿真测试,选线准确率达100%,证明了该模型的高效性。
◆提出一种新的系统振荡与故障信号识别方法:利用双正交小波包和连续复小波,分别提取故障信号小波系数局部模极大值、不同频段小波系数变化率、电流小波系数幅值变化趋势以及电流与电压小波系数相角差作为新判据,根据各判据的特点与适用性,运用模糊集合理论,分别给予各判据不同的隶属度,最后给出振荡与故障识别综合判据,大量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提出了基于时态逻辑技术的全网故障诊断新思想,其核心是利用全网故障线路及与故障线路相关的模拟量信息准确提取和校核开关量信息。利用线性时态逻辑技术,建立了故障诊断演绎模型,根据全网保护配置信息和配合关系,利用模拟量信息分层和保护分级诊断思想,诊断出保护、开关和重合闸动作行为,形成故障简报,供调度员参考决策。通过仿真测试,故障准确识别率较高,基本解决了传统基于数字量信息故障诊断存在的缺陷。
为验证各功能模块集成运行性能,运用MATLAB的GUI编程功能,开发了故障信息处理系统仿真验证系统软件,即DEMO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分模块的形式验证了系统各算法的有效性,并实现软件的可视化和自动化。同时,为了验证基于时态逻辑技术的主站故障诊断模块,本文基于CLIPS平台建立了电网故障诊断模型,实现故障诊断推理智能化。
|
|
|
|
1 |
黄天戍,汪阳,吴迪,孙夫雄;基于第二代小波变换的电力系统故障录波数据压缩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年03期 |
2 |
汪云亮;卜乐平;;应用小波变换进行压缩中分解层次的一种确定方法[J];舰船电子工程;2006年02期 |
3 |
户现标;王琰;任世卿;;一种新的自适应多阈值小波去噪算法[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4 |
萧汉武;广东220kV电网DGL—1A/B微机型故障录波屏运行小结[J];广东电力;1994年01期 |
5 |
王锟;杨立耀;;小波阈值去噪在导引头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年02期 |
6 |
乐全明,郁惟镛,柏传军,费铭薇,杜俊红;基于提升算法的电力系统故障录波数据压缩新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5期 |
7 |
朱继梅;小波变换及其工程应用(连载) 第二讲 小波系数的性质及变换算法[J];振动与冲击;1996年03期 |
8 |
黄险峰,钱路江,付立军;电力系统故障录波信号压缩[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年11期 |
9 |
管德清;蒋欣;;基于转角模态小波变换的连续梁损伤识别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0 |
赵凤贤;闫钿;孙丽颖;;基于暂态零序无功功率的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选线[J];继电器;2007年S1期 |
11 |
管德清;黄燕;;基于应变模态小波变换的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10年02期 |
12 |
杨梅;陶维青;;基于小波变换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6年03期 |
13 |
许建平;张长江;;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新算法[J];计算机时代;2009年05期 |
14 |
王俊英;朱目成;;基于小波变换的脉冲涡流信号除噪[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08期 |
15 |
徐雪倩;张凤生;;基于中值滤波和小波变换的织物图像预处理[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1年01期 |
16 |
雷国伟;舒强;游荣义;;基于CNN和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3期 |
17 |
陈晨;徐大海;程庆华;;基于小波变换的拉曼光谱去噪处理[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6年04期 |
18 |
刘权;吴陈;;基于小波变换的边缘保留图像滤波法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9 |
翁晓光;王惠南;李虹;陶玲;李韪韬;;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磁共振图像去噪新算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
20 |
柏子游,程正兴,虞烈;基于小波变换的铁谱图象数据压缩[J];润滑与密封;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