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的耐酸耐铝性研究
【摘要】:
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其茎叶和子实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高。紫花苜蓿根系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还可以减少地表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地都非常重视紫花苜蓿的推广种植。但是紫花苜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方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中,酸性土壤自然分布的品种很少。
本研究以紫花苜蓿WL525(Medicago cv.WLNo.525)为试验材料,研究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在酸和Al3+胁迫下的形态和生理反应,结果表明:酸胁迫下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在pH为6~7的中性环境中苜蓿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显著高于pH 3、4、5处理,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与pH呈负相关。苜蓿幼苗在pH6的环境中生长正常,当pH5时,幼苗的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显著低于pH为6~7处理下的幼苗。同时随着酸胁迫的增加,苜蓿幼苗的生长严重减缓,新叶的抽出和扩展受到明显抑制,叶片黄化枯萎加剧,幼苗株高受到显著抑制。紫花苜蓿在酸胁迫和Al3+胁迫下,有明显的脯氨酸积累现象,并且Al3+胁迫下,根中脯氨酸积累的幅度大于茎,说明随着Al3+胁迫程度的增加,紫花苜蓿产生更多的游离脯氨酸来缓解这种不利条件。
|
|
|
|
1 |
张彩峡;呼天明;;低温弱光对苗期紫花苜蓿根颈生理特性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0年05期 |
2 |
闫雯;张兴兴;安渊;;二种生长调节剂对紫花苜蓿铝胁迫和恢复生长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1年02期 |
3 |
夏卓盛;吴跃明;李新伟;李进军;李海庆;;紫花苜蓿铝胁迫抑制消减文库的构建和初步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7年05期 |
4 |
李文丽;;铝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
5 |
张丽辉;赵骥民;;Na_2CO_3胁迫下不同PGPR对紫花苜蓿幼苗生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
6 |
肖驰平,何光源;不同浓度铝胁迫对小麦成熟胚再生植株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生物技术;2005年04期 |
7 |
张争艳;刘鹏;徐根娣;沈利英;;铝对大豆叶片水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7年04期 |
8 |
苟本富;;铝胁迫对蚕豆幼苗生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
9 |
刘鹏,YangY.S.,徐根娣,朱申龙;铝胁迫对大豆幼苗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年04期 |
10 |
张永锋;梁正伟;隋丽;崔彦如;;盐碱胁迫对苗期紫花苜蓿生理特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9年04期 |
11 |
张艳馥;袁成志;刘宝;李波;潘林;;铝胁迫对3种东北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J];种子;2009年07期 |
12 |
王学文;蔺彩虹;李小峰;王文军;唐学军;史茂才;李彩霞;;NaHCO_3胁迫对大叶紫花苜蓿生理特征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7年02期 |
13 |
乌艳红;米福贵;李志明;栾守泉;娜日苏;杨秀芳;吕宁;;紫花苜蓿铝激活苹果酸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与亚细胞定位[J];华北农学报;2011年01期 |
14 |
;中国草地学报2010年第1~6(总第172~178)期目次[J];中国草地学报;2010年06期 |
15 |
王芳,刘鹏,范章月;铝胁迫下荞麦根系生理特性的变化[J];浙江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
16 |
苏丽明,黄建龙;紫花苜蓿引种栽培试验的研究[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1年01期 |
17 |
王祺,王永斌;荒漠绿洲区紫花苜蓿生产技术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2年02期 |
18 |
柴洪生,郭宪,王宏;紫花苜蓿拌种“富思德”根瘤菌剂的效果[J];内蒙古草业;2005年01期 |
19 |
张令进;朱树森;;无棣紫花苜蓿[J];农业知识;1997年09期 |
20 |
张美玉!221700;果园种植紫花苜蓿[J];林业科技通讯;2001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