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虚拟现实在核电站主控室仿真设计中的应用

杨永木  
【摘要】: 虚拟现实技术由于其逼真性,在仿真领域被广泛应用。核电站的虚拟现实也逐渐从简单的情景漫游的纯教学软件,初步向设计、科研方向发展。出现了虚拟维修、虚拟运行、虚拟事故环境等方面的模拟应用。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的目的是用虚拟现实与实时动态参数仿真相结合的手段,在同一个虚拟的核电站主控室场景内,实现从情景漫游、操作模拟、到运行参数的实时显示,以多种模式的有效集成,模拟核电站主控室的真实场景和模拟核电站的运行,从而实现核电站主控室的全范围虚拟仿真。 论文以为秦山二期核电站主控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核电站主控室的仪表特点及主要仿真要素,分别对场景仿真与仪表仿真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实现核电站主控室的全范围虚拟仿真的主要关键计技术。利用EON Studio构建了核电站主控室虚拟场景;使用GL Studio对核电站仪表进行了仿真设计,开发了基于GL Studio的主控室仪表和旋钮等部件的通用代码模块,并重点讨论了场景仿真与仪表仿真交互设计问题;最后,利用VC开发了虚拟场景与虚拟仪表仿真的通信接口,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核电站主控室虚拟仿真系统,实现了主控室虚拟仪表与仿真模拟器的动态交互。本研究拓宽了核电站仿真的范围,为核设施的培训、教学、科研提供了一种非常逼真的工具与平台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任德曦,胡泊;核电站安全分析方法与安全评价标准初探[J];人类工效学;1996年03期
2 闫淑敏;法国核电站安全再评估[J];国外核新闻;2000年09期
3 熊飞;王顺德;鲁强;;日本核电站在地震中的破坏及应对核泄漏的方法措施[J];生命与灾害;2011年04期
4 马武松;;日本核泄漏事件背景下的中国核电[J];中国科技产业;2011年04期
5 田牧;日本地震后审查核电站安全标准[J];国外核新闻;1995年04期
6 ;核电站的安全性[J];环境;2005年10期
7 ;核电站的质量保证[J];环境;2007年02期
8 秦诒纶;;核电知识介绍(续完) 第三讲 核电站的安全设计和安全性[J];吉林电力;1987年02期
9 ;专家认为我国核电站安全可控[J];科技传播;2011年05期
10 蓝彧祥;;日本核安全措施的现状[J];世界科学;1991年08期
11 任德曦,胡泊;核电站安全分析方法与安全评价标准初探[J];人类工效学;1996年05期
12 ;日本反思核电站安全[J];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6年02期
13 朱维和;;世界核能现状和发展趋势[J];大自然探索;1982年02期
14 虞镇国;;核电站安全性的探讨[J];能源工程;1990年04期
15 ;两网和五大发电公司简讯[J];电力建设;2005年06期
16 李玉成;进一步强化核电站安全管理[J];辐射防护通讯;2000年01期
17 ;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核电上充泵在重庆研制成功[J];中国机械工程;2010年02期
18 戴立操;肖东生;;核电站安全相关的组织因素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7期
19 闫淑敏;东欧国家核电站安全概况[J];国外核新闻;2001年05期
20 杜祥琬;;安全核电,人类文明进步之果[J];中国核工业;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平;李磊;张新立;;浅议核电站的防火及其技术手段[A];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陆秀生;李利;;在运核电站技术改进管理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3册)[C];2009年
3 李晔;;核电站人因失误分析及控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3册)[C];2009年
4 王曼琳;夏治强;;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的环境危害与思考[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5 王天运;任辉启;张力军;刘国强;;爆炸地冲击作用下某核电站安全壳的破坏形式[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6 黄卫刚;景建国;张晓明;李少平;;电站继电器老化及可靠性分析[A];2005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暨“车辆与工程装备质量与可靠性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张士杰;吴宜灿;刘萍;王海涛;胡丽琴;李亚洲;麻晓敏;;基于网络的核电站PSA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研究[A];第十二届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陆炜伟;;在役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数字化改造项目安装和调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3册)[C];2009年
9 刘文学;陈士强;彭敏俊;;核电站主冷却剂系统在线预测仿真研究[A];中国核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国才;;核电站安全壳结构设计概要[A];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东生;基于核电站安全的组织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雷翠萍;核与辐射认知和风险沟通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3 张衡;核电站应激环境下鲁棒感知网络的多冗余结构优化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施希;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接入电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方涛;核电站数字化控制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许彧青;核电站主控室后备盘台人机界面建模及其优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付强;1000MW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水力设计与结构可靠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8 王芳;基于云架构的风险监测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郑华文;核电站松动件定位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游磊;基于振动分析的核电冷却剂泵故障诊断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正宇;基于人员绩效理论的泰山第三核电站人员绩效管理与持续改进[D];复旦大学;2010年
2 申伽奇;我国核电站专业化运营管理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逯凤森;L核电站履行环境责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锐强;核电站管道流固耦合应力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薛静;对核电站的安全、选址问题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杨冬;T核电站一号机组第三次大修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哲;核电站环氧树脂涂层老化机理及寿命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黄鸿志;A核电站日常维修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冯雪;辽宁红沿河核电站900兆瓦压水堆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周泽伦;基于事故预防的核电站场地安全规划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昌海;德国核电站存废之争[N];中国石化报;2010年
2 记者 王佑;专家称国内新一代核电站安全设施需改进[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3 邬智茂;重庆通用再获福清核电站离心制冷机组订单[N];中国工业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周飞飞;摸清“地质”,为工程安全奠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5 本报驻德国记者 刘华新;利益驱动下的核电站存废之争[N];人民日报;2010年
6 杨孝文;下一代核电站安全吗?[N];北京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周猛 周峰 特约记者 郝成涛 特约通讯员 李晓峰;核电站安全,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N];解放军报;2011年
8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安全核电 人类文明进步之果[N];光明日报;2011年
9 武鹏;我国核电站安全级数字化仪控技术获重大突破[N];中国工业报;2010年
10 孙诚;台湾激辩核电站安全[N];国防时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