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用于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生物吸附剂的初步研究

朱波  
【摘要】: 本文通过柠檬酸化学改性大豆秸秆制备出一种对重金属离子有着较好吸附性能的生物吸附剂。研究了该生物吸附剂对Cu(II)的吸附性能,并深入分析了吸附作用时间、Cu(II)溶液pH、Cu(II)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并通过数据拟合得出了该生物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此外,通过对该生物吸附剂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特征的观测,提出了可能的吸附机理。 柠檬酸酐与大豆秆纤维发生脂化反应,为大豆秆结构上提供了羧基功能团,该功能团对吸附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扫面电镜和氮吸附测试,发现改性过程保留了原材料的植物多孔结构。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得知改性过程为大豆秆成功的添加了羧基功能团。 通过ICP测试得出相关吸附数据,研究了该生物吸附剂对Cu(II)的吸附性能。该生物吸附剂吸附容量随着pH的增大而增加,当pH值由5增至6时,吸附容量选速增大,并在pH=6时达到最大吸附容量。另外,吸附容量随Cu(II)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Cu(II)的去除率却随Cu(II)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该生物吸附剂在起始的10分钟内吸附速度很快,之后渐渐变缓,对于化学处理后的大豆秆吸附剂,到达吸附平衡只需1小时,而未化学处理的吸附剂需4小时才能达到吸附平衡。 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很好地拟合了该生物吸附剂对Cu(II)的吸附数据,相关系数都在0.90以上。分析表明碱洗柠檬酸改性大豆秆吸附剂(CA-BWSS)相比其他大豆秆吸附剂具有最好的吸附性能。使用Langmuir模型得出CA-BWSS的吸附能力为0.77 mmol g~(-1)或48.81 mg g~(-1)。 通过对比不同处理方法后的大豆秆吸附剂的对Cu(II)的吸附性能,柠檬酸改性后的吸附剂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实验表明柠檬酸改性大豆秆吸附剂是一种具有可比性的植物纤维性生物吸附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姜烛;张宝善;胡海霞;;霉菌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8年07期
2 李志东;宋旭鹭;梁伟;张洪林;蒋林时;邱峰;;啤酒酵母吸附重金属离子镉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6年06期
3 蔡佳亮;黄艺;郑维爽;;生物吸附剂对废水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过程和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4 孙玉寒;周飞;王钦钦;任芸芸;;食用菌菌糠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李琛;;藻类在含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电镀与精饰;2011年02期
6 张建梅,钮因安,孙林娟,陆新序;东京根霉对水中重金属离子铜、镍吸附的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陈思嘉;郑文杰;杨芳;;蓝藻对重金属的生物吸附研究进展[J];海洋环境科学;2006年04期
8 李洪强;刘成伦;徐龙君;;微生物吸附剂及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材料保护;2006年11期
9 张亚娟;;黑根霉菌对重金属废水的生物吸附及其固定化技术[J];环保科技;2009年03期
10 秦益民;陈洁;宋静;李翠翠;马利伟;马伟军;周云;朱巍敏;;改性海带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5期
11 刘云国;冯宝莹;樊霆;潘翠;彭立君;;真菌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2 周洪英;杨超喜;;pH和离子强度对海藻吸附Pb~(2+)的影响研究[J];广州化工;2011年08期
13 杨静静;栾兴社;;用酵母菌吸附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研究现状[J];化工科技;2011年04期
14 江军;;利用未处理咖啡壳作为清除水溶液中重金属的生物吸附剂[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8年04期
15 张云;杨柳青;李晓丽;王耀龙;李彦锋;;生物吸附剂处理含镍废水的吸附参数和机理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0年11期
16 严素定;;废水重金属的生物吸附研究进展[J];上海化工;2007年06期
17 胡霜;曾光明;黄丹莲;冯冲凌;彭丹;;黄孢原毛平革菌与重金属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高技术通讯;2008年10期
18 昝逢宇;霍守亮;席北斗;赵秀兰;;啤酒酵母吸附去除水中Cd~(2+)的影响因素[J];化工进展;2010年02期
19 孟庆娟;刘建平;戚秀云;张颖;;啤酒酵母生物吸附剂的应用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20 张永亮;张浩江;谢水波;唐东山;陈珊;王水云;;藻类吸附重金属的研究进展[J];铀矿冶;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袁;蒋平;刘可柯;程胜高;;改性膨润土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应用前景[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令狐文生;徐江锋;徐景华;;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离子迁移规律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高敏;薛宝龙;高龙成;;含硫聚电解质的合成及在水处理应用[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邵颖;徐伟民;芮春芳;;羧甲基交联壳聚糖树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及树脂再生研究初探[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常玉芬;宁桂玲;林源;;一种球状高分子聚合物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分离作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6 袁亚仙;姚建林;马君银;顾仁敖;;重金属离子的电化学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7 沈敏;杜平;薛爱芳;李胜清;陈浩;;交联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柱预富集—GFAAS测定痕量铅、镉、铜的研究[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一届分析化学专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丽娟;刘树深;葛会林;;四种重金属离子对明亮发光杆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9 吴爱华;于广河;孔小禹;冉庆凯;赵亚娟;;高分子纳米吸附剂在环境水污染控制中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王艳红;任茂明;孙津生;;趋磁性细菌的培养及其在污水处理方面应用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传递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灵芝;黑藻生物吸附剂吸附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郭祥峰;亲水性萘酰亚胺阳离子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任月明;铜离子印迹磁性生物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郑蕾;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吸附重金属效能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姜爱莉;柄海鞘的生理能量学及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王春峰;利用粉煤灰合成沸石技术与吸附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艳;黄土对典型重金属离子吸附解吸特性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赵晓伟;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吴小宁;分散支撑液膜中重金属离子的传输与分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冯宁川;橘子皮化学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行为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雪贤;球衣菌吸附重金属离子工艺条件及其机理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祁玉芬;趋磁细菌吸附水相中重金属离子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朱波;用于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生物吸附剂的初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刘益浩;斜生栅藻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施红;生物吸附法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梁莎;橘子皮生物吸附剂化学改性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肖彩梅;化学改性柿子生物吸附剂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周芸;啤酒酵母对水中重金的吸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9 李靖;非活体藻类生物吸附及海带生物吸附剂的初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赵芳玉;临江三级硅藻土吸附重金属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超级沙”可高效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N];科技日报;2011年
2 记者 宗文雯;快速测水中重金属离子[N];苏州日报;2009年
3 曹明明;重金属离子检测不容忽视[N];中国纺织报;2005年
4 王继成;不惜重金“治污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5 史红霞;金川集团污水处理站扩能改造工程实现双过半[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6 杭春燕;植物修复:神奇的土壤“改良术”[N];新华日报;2005年
7 ;电镀业让人欢喜让人忧[N];西安日报;2004年
8 菏泽学院化学化工系 黄英雄;几种污水处理的材质[N];菏泽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李文峰 通讯员 周建成;株冶年减少新水用量200万吨[N];湖南日报;2010年
10 梁赟;金川公司污水处理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