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循环平稳声场的非共形面近场声全息理论与实验研究

张海滨  
【摘要】: 声源识别技术是实现噪声控制的首要步骤,实现噪声源的可视化将会加深对声源的位置以及声场物理本质的理解。在众多的声成像技术中,近场声全息(Near field acoustic holography, NAH)以其极高的分辨率成为分析声场分布的重要选择。NAH方法通过在紧靠声源的全息测量面上测量声压,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声场信息,从而实现高分辨率的声场重建。NAH技术已经由最初的仅适用于平面、圆柱面和球面等简单外形的声源,发展到适用于任意外形的声源。通过建立源面和全息面之间的空间变换关系,由全息面声压重建源面的声场,实现了声压分布,表面法向振速,声强向量场分布等。NAH技术在汽车NVH,噪声源定位,结构振动模态分析方面有很大的应用。NAH近三十年来深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发展很快,但是主要围绕平稳声场展开研究,对于非平稳声场的NAH研究鲜有涉及。 在工程中,有一类特殊的非平稳信号——循环平稳(Cyclostationary)信号,例如内燃机、滚动轴承等旋转机械产生的辐射声场具有明显的循环平稳特性。随着对循环平稳信号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循环统计量理论已经开始应用于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领域,目前研究的比较透彻的是二阶循环统计量。循环谱密度具有对循环平稳信号的解调能力,通过非线性变换和循环因子的共同作用,可以获取循环平稳信号中的周期成分,将调制信息直接解调到循环频率轴上。通过循环统计量理论分析,可以将循环平稳信号的信息可以同时表现在以频率和循环频率为变量的循环谱密度三维图上,并可以在合适的循环频率下获取剖面图,这将会提供比普通频谱更多的信息。 用传统NAH技术分析循环平稳声场时,无法充分考虑和利用循环平稳信号的周期时变特征,将不可避免地忽视了某些频率成分上的能量随时间变化方面的信息。目前的研究工作,已将NAH方法应用到循环平稳场的研究,其主要工作成果是提出循环平稳近场声全息概念(CYNAH: Cyclostationary NAH),实现了平面循环平稳声源的全息重建,其全息图显示了声信号中反映系统特性的调制信息的能量分布状况。循环平稳信息的全息重建,对于了解声场形成的机理,揭示声源的物理特性有很大的帮助。在实际工程中,绝大多数的声源都不具有规则外形,为了能将该方法推广到能分析任意外形的声源,势必要结合新的方法使之能适应任意外形声源的要求。 本文在平面CYNAH理论和循环平稳信号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边界元法、波叠加法和Helmholtz方程最小二乘法,发展了适合于任意外形声源的CYNAH方法。这三种方法使得CYNAH方法扩大了应用的声源范围,使之更加适合于工程实际。本文建立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循环平稳声场近场声全息的变换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影响声场重建误差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No. 10674096)的资助。本文采用理论建模、数字仿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路线,以二阶循环统计量作为声场重建的物理量,研究了适用于循环平稳声场这类特殊的非平稳声场的近场声全息理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综述近场声全息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按照NAH方法所基于的不同数值方法分类阐述。对全息面数据采集技术、重建算法研究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鉴于目前NAH技术多数是对于平稳声场的研究现状,在平面循环平稳近场声全息(Cyclostationary near field acoustic holography, CYNAH)技术上进一步提出适用于任意外形声源的CYNAH方法,并简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2)提出基于边界元法(BEM: Boundary Element method)的CYNAH方法,详细地推导了适用于循环平稳声源的改进Helmholz方程。和普通的边界元法NAH方法相比较,基于边界元法的CYNAH方法采用声压和法向速度的循环谱密度代替频谱和功率谱密度作为声场重建的物理量,CYNAH全息图反映了声场中各点声压和法向速度的循环谱密度分布;通过数值仿真,详细分析了重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背景噪声、声源外形尺寸、全息面形状及其与重建面的相对位置等。 (3)提出基于波叠加法(Wave Superposition Algorithm, WSA)的CYNAH方法,假设外部声场由声源内部的一系列循环平稳等效源激励产生,在获取了等效源和参考源的互循环谱密度后,就可以重建整个声场中任意位置和参考源之间的互循环谱密度,然后根据循环谱理论得到循环谱密度的空间分布。用数值仿真算例,分析了该方法的适用对象和影响重建的因素。 (4)提出基于Helmholtz方程最小二乘法(Helmholtz Equation Least Square, HELS)的CYNAH方法,假设各阶分量的权重系数按循环平稳规律做变化。通过最小二乘法获取最佳的展开项数和权重系数循环谱密度,从而实现在整个声场中的循环谱密度重建,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并对影响因素作了对比分析。 (5)将三种适用于任意外形声源的CYNAH方法以及影响重建的因素汇总在一起,比较三种方法的优劣,为方法的实际运用提供指导。 (6)实验验证了循环平稳近场声全息技术的有关理论分析。实验在半消声室内完成,实验对象为一个矩形音箱和一个十二面体球声源,用循环平稳信号驱动扬声器发声,形成循环平稳声场。在声源附近布置位置固定的传声器,用二维数控扫描架完成了声压的步进扫描测量,用32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声压信号,然后用三种方法分析同一声源,进行声场重建研究和对比分析,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博;杨德森;;基于矢量阵测量的局部近场全息技术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08期
2 朱海鹏;朱海潮;匡贡献;陈志敏;;近场声全息测量阵架的设计与分析[J];声学技术;2011年03期
3 时洁;杨德森;时胜国;;基于组合阵列的水下特征线谱近场定位方法[J];电子学报;2011年06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郑旭;;平面近场声全息中各参数的设定与实验[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胡博;杨德森;孙玉;;采用振速测量的统计最优柱面近场声全息技术[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禹建;;近场声全息技术中k域变换的数据平滑处理方法研究[A];2011'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毕传兴;陈心昭;陈剑;;基于等效源法的声场分离技术及其在近场声全息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万泉;蒋伟康;;有关循环平稳近场声全息的重建参数的若干确定准则[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安俊英;徐海亭;郑震宇;;近场声全息法测量斜入射材料的反射特性[A];2007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吕伟国;储昭坦;邓可教;谢富科;;基于统计最优平面近场声全息理论的运动声源识别方法[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肜淼;刘扬;胡其望;商德江;;近场声全息法测量声反射系数试验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李凌志;冯涛;尹铫;刘克;;近场声全息中复声压的频谱校正[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10 毕传兴;陈心昭;陈剑;;基于等效源法的声场分离技术及其在近场声全息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海滨;循环平稳声场的非共形面近场声全息理论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胡博;基于矢量阵近场声全息技术的噪声源识别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徐亮;Patch近场声全息及近场声全息分辨率增强方法[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贾文强;基于局部近场声全息的机械噪声源特征提取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陈达亮;发动机整车匹配中的振动噪声识别与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毕传兴;基于分布源边界点法的近场声全息理论与实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典;近场声全息主要误差原因分析及参数优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袁艳;基于分布源边界点法的局部近场声全息理论与实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李磊;利用声成像技术识别噪声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王健;封闭空间内近场声全息变换算法及实现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孙玉;基于声全息技术的噪声源识别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谢富科;基于近场声全息的运动车辆噪声源识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若愚;半空间柱面声全息及可视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金文超;复杂结构声源水下半空间识别与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9 赵一朵;水下声场连续扫描声全息声源识别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肜淼;水中兵器声隐身材料全向声反射系数测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吴长锋;此时“无声”胜“有声”[N];科技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